贠嗣家杰 王超
渭南初级中学,陕西渭南,714099
摘要: 新媒体为非遗传承提供了技术方面的支撑,在华阴老腔进校园已成共识的基础上,追求深层次的理解和寻找到新的出路,这就要求借现代观念演绎传统戏曲,在传统戏曲中采用新思维,追踪的目标是利用现代媒介形成传承的有效路径,在三位一体化的运作中达到现实意义上的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研究团队;新思维;三位一体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老腔唱腔的传承与创新实践探究(S202010723062)
一、华阴老腔进校园的设想与实践
华阴老腔同其他地方性戏曲一样都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与保护具体到华阴老腔已经形成规模化和系统化的传承方式,最有标识特征的是华阴市式成立了“老腔艺术保护发展中心”,在此之后老腔不但结束了封闭式的家族传承模式,突破了狭小思维观念的小农意识,将老腔置于国家层面来考虑,而且在演出风格上做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去掉亮子,艺人变成演员,借用现代电声光,寻找到和流行演唱结合的新途径,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和强烈的社会反映。正是借助这股强劲的发展势头,渭南师范学院部分从事音乐学校教育,关注戏曲艺术前景的教师团队申请了一个基础科研项目,把注意力集中到中小学校,以老腔进校园作为实践研究的主课题,研究的对象是老腔戏曲进小学课堂,研究的主体是大学生团队以及部分带队老师,借助大学拥有的科研实力,加强研究的纵深性和广博性,研究的客体是华阴老腔在新媒体下的嬗变,当然是保持原有特色基础上的演进,由此形成研究的宏观框架和研究目的,争取能在力所能及的范畴内形成有参考价值的可行性报告。
在已拟定完毕研究计划的前提下,开始实践就成为任务完成的先决条件。在征得相关部门和校方认同与支持之后,选择渭南初级中学作为课题研究的实践对象.具体的步骤是这样安排的,挑选初级中学二到三为音乐教师作为联络人和计划实施的主要操控者,对于他们的行动给出明确地指令和任务,这些将会以项目计划书的形式下达。作为达到指标的回馈是实践教学时数要纳入正常的教学工作量当中,年度评奖和晋升职称都要计入量化积分当中。
从2019年9月开始,这项课题就开始实施。
二、新媒体与新思维
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促使应用技术的快速更替,在信息化已经到来的今天,非遗传承采用新的媒介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因为它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它呈现的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将这些宽泛概念具体化解说就是数字化,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由于技术的发展往往置于观念形成之前,必然就造成已有认知和现有实情的差距,接受和反对的悖论,所以要使得新媒体数字化能被认同就必然变更现有的认知观念,用新的思维逐渐取代原有的认知模式。仅有老腔的传承与保护而言,就不能仅限于口传心授、一对一的传帮带,不是把目光局限在能看到眼前的本子,能看得见的人事物。而要以模拟式的思维通过电脑,通过汇总并以模块图画的方式呈现出来。
简而言之就是要把老腔进校园、进课堂采用数字的样式,按照预设的项目细则打印出来,以图画表格或视频短片具象呈现,便于操作、统计和分析,并最终为目的的达到提高应有的支撑。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有一个切肤之痛在于植入新的思维方式确实需要一个时间不能过长而又必须有所见效的方法。新思维需要有明确的认识变革,它不但是对事物本质属性,更应该是价值观的突破。就老腔传承而言,它不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掌握,还有制度规则程序的完善,更需要在文化属性高度上的确定。老腔源自民间,形成于长期的历史长河当中,蕴含着对武力解决问题的普世心态。展现崇尚力量和阳刚之气、呈现厮杀与拼搏、再现战马的嘶鸣、号角的催动的战场成为理解老腔的关键。理解文化就要把这股豪迈粗狂所包含的英雄之气、壮士之魂通过舞台表演出来。对于传统意义上的争斗,在探讨中要能够抽象化理解,或宽泛化的看待。这不但需要大学的研究机构准确的把握,更需要把这种气势在老腔的初中课堂上讲出、唱出来。
3.三位一体化
在现代化浪潮被冲击得支离破碎的戏曲体系中,企求保存传统的文化模式,保留老腔艺术,就必须寻求新的集合点,打造新的运动路径。而整合可资源对于在新媒体关照下拯救老腔就成为一种选择。可以整合资源有三个方面,华阴老腔、研究团队和初级中学。三者体现为上、中、下游的链条的有机联系,又表现为以中游为主的统筹协调。各自扮演的角色是以华阴老腔班底为核心,以大学音乐艺术研究机构为依托,以初中音乐教学为实践对象。角色任务不同,目的指向又相同。一个必然的分工是华阴老腔既是出发点又是回归的原点,研究机构是集结的枢纽也是伸展与升华的核心,初中则是终端的亮点也是延续的开始。三者互为因果,任意一端的缺失都会造成整个系统运转的停滞或瘫痪。而能将三者有效链接的是研究机构,其具有的天然优势在于有一定的研究资金,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占据信息资源的制高点,具有处理理论到实践的操控能力,对于大量数据有处理的手段,上可以联络老腔艺人,对政府政策有直接的沟通渠道,下可以深入初中学校,教育教学熟稔于胸,育人策略社会需要把握到位。这是一个可以向两个方式辐射的一个关键点。华阴老腔在这样系统中,单向中下流输出技能、技巧和原始版本,起到有形物质和无形观念的输出;研究团队集合各类信息、资源,制定出切合初中音乐教学能够实施的计划、方案,以及各类参数,通过媒介传递给它的接受者。作为下流的初级中学绝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必须依据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作出灵活的调整和变通,以确保中学生在心理、观念和认知上的接受与喜欢,在行动与动作上的步调一致,从而实现目标任务的完成。
参考文献
[1]张珂嘉.华阴老腔的传播策略与传统地方戏曲的传承[J].青年记者,2019(05):83-84.
[2]成哲,巨峰,张浩壮.华阴老腔传承现状与保护策略研究[J].今传媒,2018,26(05):175-176.
[3]冯晓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融入艺术设计课程的探索.大众文艺, 2018 (20) .
[4]于强福.多元文化背景下华阴老腔的传承与发展[J].中国戏剧,2016(12):63-65.
[5]姚松奇,陈晓.数字化背景下“非遗文化进校园”的传承教育创新研究[J].萍乡学院学报,2018,35(05):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