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100周年红色教育对高职西点专业教学改革的初探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第10期   作者:刘鑫鑫
[导读] 高职西点专业作为近年来高职的又一新兴热门专业
        刘鑫鑫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浙江省 杭州市 311231
        摘要:高职西点专业作为近年来高职的又一新兴热门专业,其课程设置偏重技术而缺少职业素养教育,不仅不利于学生职涯的可持续发展,还容易让学生自身的成长缺失正确的引导,从而影响学生毕业后的方方面面。本文从高职西点专业教学的改革必要性着手,通过分析红色教育对其改革的促进,对建党百年红色教育下高职西点专业教学的改革提出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西点专业;教学改革;红色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渐提升。我国甜品市场的打开让西点从高职烹饪专业中的一个分支内容变成了独立开展的一门学科、专业,各个高职院校纷纷通过建设优良的教学环境、设施,引进优质的师资、合作企业来突显自身的优势,以期借助这一热门专业的开设完善特色办学。然而在激烈的教学实力竞争下,鲜少有院校注重德育教育,导致西点专业课程弊端越来越明显。在这建党100周年的特别时期里,党建教育(红色教育)让国内各阶段素质教育有了开展的方向,西点专业也可就此机会从党红色教育中获得一些借鉴,以令自身的教学改革更加顺畅。
        一、高职西点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虽然西点专业属于近年来的新兴热门专业,但由于各个院校的关注点都放在提升招生筹码上,引进设备、提高师资知名度、与知名西点企业建立合作等让该专业的思想素养教育逐渐式微,导致该专业的教学问题也渐渐突显。首先学生在学习西点理论时会接触到许多西方文化思想、生活价值观,这会令其价值观点出现混淆,如不适当导入适用于我国社会发展的价值思想,则可对学生的职涯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次高职学生学习使用技术也需要建立对应的职业道德意识,否则即便培养出技术型人才,一旦人才缺乏社会责任意识、职业道德,也不会为社会的发展而贡献力量。当前西点专业的教学对德育教育的融合不足,学生服务意识淡薄,对于其未来的成长与发展而言无疑是一个隐患。最后高职学生受社会评判影响普遍缺乏自信,在学习中不敢发表想法,只是复制教师的操作,不能锻炼其创新精神,而这对一个西点专业的学生而言是致命的,在美食供应日新月异的今天,如没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则其西点制作生涯必然受限[1]。以上便是高职西点专业教学当前的主要问题。
        除此之外,随着党建100周年的到来,我国经济的发展也迈入了新的阶段,国家发展的艰巨重任落到了一代又一代接班人的手里,各专业、领域的人才也都需要相应时代的号召,从强化职业道德,提升自身使命感开展的角度着手设计学习、成长计划,以通过自身的发展助力社会向前迈进。西点专业虽然围绕西方甜点零食的制作展开教学,但其在国内经济市场的份额占比仍不可小觑,各院校应当借助这一优势,深化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进而实现知识/技能向社会应用的转变,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二、红色教育对高职西点专业教学改革的启发
        1.加强爱国教育
        建党百年的背景下,红色教育的开展几乎渗透到了社会上的各个领域,对每一个学习、工作岗位上的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红色教育中包含爱国、爱党教育,对我党的建设发展历程有着针对性的描写,每一个红色故事都蕴藏着值得歌颂的美好品格。红色精神、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可用于对当代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其免于被网络上不同的价值取向所迷惑,从而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这一点看来,其也十分适用于高职西点专业的教育改革,令该专业学生免于被西方享乐主义思想所侵蚀,延续刻苦学习的革命精神。
        2.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
        红色教育就是传递党的思想、精神的教育,而党的发展目标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民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因此红色教育也可以用于建立学生回馈社会、服务人民的道德思想,这对于个人价值感普遍不高的高职学生格外适用。高职学生文化课成绩普遍不理想,使其在之前以知识为王的主流认知中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这也导致了高职学生个人价值感不高,社会责任感不强的现状。

对高职学生开展红色教育能够唤起其对革命先烈的感恩之心,激发其回馈社会的欲望,从而令其社会责任感得到提升。
        3.培养学生匠人精神
        红色教育包含党的发展历程,而党的发展历程也是我党不断修正路线、改正错误思想、最终走向正确道路的思想衍变历程,其对个人的教育作用在于让人们修正个人的不足,坚持正确的发展道路,从而完善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应用在西点专业教育中则是激励培养学生具备匠人精神,在专业领域不断创新、创造,精益求精,以为有朝一日代表中国的西点技艺走向世界。当前国内的西点专业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在其教学中渗透红色教育也可激发其开拓进取的精神。
        三、红色教育渗透下高职西点专业教学改革路径
        1.建立课程思政,渗透红色教育
        红色教育应用于高职西点专业教学改革首先要建立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课程思政顾名思义是在专业课程中渗透思政教育,其与思政课程的最大不同在于思政内容与专业课程的融合。相比之下,课程思政更有益于学生在专业课程中吸收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教师可在西点理论教学课程中插入我党的红色事迹,以令学生接触西方文化时不忘增强爱国意识。如笔者在讲解西点中面包制作时曾介入了一段法棍的食用方法,并拿我国的窝头作对比,导入了食物匮乏年代革命先烈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及其付出的努力,让学生品尝甜美面包时不忘自己的“根”和这一辈人奋斗的初衷。
        2.模拟职业环境,提高职业素养
        在西点专业实践教育中,红色教育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建立起服务人民的意识,以为其未来的职涯发展打下良好根基[2]。具体的实践中,笔者借鉴了情境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室中构建了“真实”职业环境,使学生在模拟西点师傅的工作流程中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以及基本的礼仪,并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灌输到礼仪教学中,令学生通过对党的十九大思想的摄入明白我党艰苦奋斗的初心——为让人民过上好的生活,以革命先烈的事迹阐述之所以要服务人民,担起社会责任的道理始末,令学生学会感恩,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从而使其职业道德、操守得到稳固。
        3.导入职业理念,发展精益求精
        西点专业教学的改革就是要在注重对学生技术的培养基础上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使其个人的终身发展、成长能够得到促进。而红色教育渗透其中主要是通过对党的精神的传递,使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能有更加明确的规划,并按照自己制定的目标、不懈前行,落实到其职业生涯发展,便是令学生能对自己的专业不断探索创新、精益求精,发扬匠人精神,刷新专业领域的新标的[3]。笔者在教学中向学生们渗透了党的实事求是精神、开拓进取精神(改革开放),并结合西点制作领域的榜样事例,以期激发学生的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使其在专业领域不断创造出好成绩。
        结语:党的发展走过百年,百年间总结了许多树德立人的思想、教人上进的方法,应用于百年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依然闪耀着不朽的光辉。高职西点专业应市场需求而创建,其教学中涵盖不少西方饮食文化的输出,极容易令政治思想、价值立场还未建立完善的高职学生产生错误的价值倾向,对此,各院校应借助建党百年之契机,在西点专业教学中渗透红色教育,以通过规范学生的价值观达到该专业饿教育改革,使学生所学能够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完善带来促进。
        参考文献:
        [1]王蕾.“西点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127.
        [2]鲍渭明.推动高职烹饪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路径与对策研究[J].中国食品,2021(11):120-121.
        [3]鞠新美.课程思政——工匠精神对烹饪专业建设的影响[J].智库时代,2020(13):107-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