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开新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罗坑镇塘学小学 525431
摘要:在小学素质教育阶段中,“育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小学阶段是素质教育课程实施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该阶段中提高育人策略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与茁壮成长奠定良好基础。小学是学生人生道路发展的关键时刻,无论是学习还是成长,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重要场所,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职能,明确教育责任,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与综合素养,从而实现教书育人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小学教育;育人
小学素质教育阶段中的“育人”目的对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在教育与管理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将“育人”目的放在首位,通过有效的形式与方法强化学生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让学生在学习各学科文化知识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思想意识,使小学生逐渐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优秀人才。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要深入挖掘“教书育人”的内涵,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育计划,从而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学生成长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加强德育建设,强化学生健康心理
德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道德素养与思想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德育还能使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小学生能够茁壮成长。立德树人、教书育人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理念,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想实现“育人”目的,就要突出德育先行。小学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重要时期,加强德育教育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在现如今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背景下,小学是很容易受到不良事物的影响,而德育教育可以约束学生的意识与行为,使学生能够远离不良网络信息的侵害。所以,加强德育教育,强化学生健康心理是实现“育人”目的的重要举措。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还要随着观察小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可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干预与引导,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另外,在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结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及认知规律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充分体现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不断探索出更多的“育人”方法。
二、拓展育人渠道,提升育人效率
在“育人”道路上,教师要强化主渠道,拓展育人之渠道,从多方面提升教书育人的效率。
在教学中,通过讲解教材内容、作业练习、考试,以及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意识,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育人”主渠道。在小学众多学科教育中都渗透着重要的育人价值,教师应深入挖掘学科教材中的“育人”因素,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能学会如何做人。在主渠道中,各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从不同的侧面出发分工合作,帮助学生了解与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端正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学生成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的合法公民。除了主渠道外,教师还要拓宽支渠道,从多方面实现“育人”目标。例如,在学校可以成立宣传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小组,并由专门的教师领导;定期开设针对学生学习、思想、生活等方面的讲座活动,传达对学生成长有利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由少先队组织举办爱国思想教育、道德建设方面的实践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形式丰富的课外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实践活动强化“育人”效果,等等。在“育人”教育方面,教师要拓宽支渠道,将“育人”作为每一位教师身上的重要责任和义务。
三、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在小学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综合素养对“育人”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承担起育人的重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从而潜移默化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首先,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做好以德施教、立德树人的楷模。在日常教育与生活中,教师要时刻规范自身行为与意识,通过实际行为去影响学生。在教学方面,教师要以认真严谨、勤恳敬业的态度面对工作,一丝不苟的完成教学目标与任务,并不断的开拓创新,提高自身专业教学水平与职业素养,充分凸显为人师表的楷模。作为教育工作者,每一位教师都应做到重事业、轻名利,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活动中,为“育人”奉献自身价值。另外,教师还要具备高超的沟通能力,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到“育人”行列中,构建家校共育合作模式。家庭教育对学生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每一位家长都应意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作用,通过家校合作的形式拓宽“育人”途径,增强“育人”效率,从而为学生打造出良好的“育人”环境,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力量。小学时期作为学生的启蒙教育阶段,是学生奠定良好基础,形成良好品质的关键时期,也是体现“育人”目的的主要时期。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小学生发展的“育人”方法,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出高品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柳夕浪.小学教育给人们留下了什么[J].基础教育课程.2013(10)
[2] 彭小平.小学教育管理贯彻人本理念的方式及价值讨论[J].华夏教师.2019(31)
[3] 廖瑞红.运用人本理念提升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J].小学生(下旬刊).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