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丹
黑龙江省大庆市红岗区进修学校 黑龙江省大庆市163411
摘要:小学美术教学的开展,重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浓厚兴趣、积极态度、创新能力,以促使学生在开展美术知识学习、进行美术技能强化中获得认知蜕变,来确保其健全人格的塑造与完备意识的形成。而且,着力强化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调动,则是小学美术教育功能与育人价值得以凸显的关键,更为教学效能提升、学生认知强化有着积极作用与重要价值。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指导时,应以学生兴趣激发为导向,切实做好对教学模式的变革、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措施的优化、教学情境的创设、丰富资源的开掘、多元活动的开展,以从不同领域、视角、层面来实现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与调动,不断增强小学美术课堂的吸引力与生命力、鲜活性与趣味性,让学生在多元、丰富、宽泛的认知体验中积极投身美术知识学习,逐步发展美术兴趣,更好提升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艺术的一项主要分支,小学美术承载着德育、智育、美育、情育的重要责任,更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与完备意识的必然途径。而这一切的实现,则必须以兴趣激发与热情调动为载体。可以说,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对于美术活动的参与也会更为专注,孩子们天真烂漫、纯真无邪、充满好奇、勇于想象的意识自会得到全面发展,美术教学的教育功能自会于无形之中得到释放。因此,为了切实激发小学学生参与美术学习的兴趣,教师应以学生身心特性与认知需要为导向,并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科学借助各类教学资源,全面变革教学模式,通过学习、借鉴、创新、尝试等途径来优化小学美术的教学方式与育人手段,使诸多新思想、新理念、新手段灵活渗透至小学美术教学的方方面面,以全面调动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开展学习探究、进行创新创造、捕捉美术灵感,投身创作创造。以借助兴趣作用的发挥,来促进学生认知夙愿额释放,促进学生认知需要的满足与核心素养的塑造。
一、切实变革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获得兴趣激发
新课改下的小学美术教学开展,应着重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交流、分享中学习美术知识,提升美术技能。这使得合作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更利于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因此,教师应通过对合作学习的开展,让学生在交流彼此思想认识、发表自己观点看法、表达自己理解思考中平等对话,引发思想与情感的共鸣,深层次体悟美术之特性与内涵,在协作的过程中逐步完成具体学习任务,实现对学生观察、创造、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开展《 千姿百态的帽子》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完成基础知识指导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分发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范画等材料,引导学生合作制作自己喜欢的帽子。而在学生合作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再对其开展即时点拨、引导,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自主交流,合作分享的机会与空间。鼓励其进行思想碰撞、情感交融,使课堂教学其乐融融,来实现对学生兴趣的激发。
二、实施打造和谐生态,让学生在丰富体验中实现兴趣激发
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敢于创新创造、积极实践探究,教师应加强对和谐教学生态的打造。
并在落实教学设计时,将孩子们所热棒的游戏活动、美术故事、生活素材等引入美术课堂,组织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观察、去探究、去感知,发现蕴含于其中的别样美好,进而结合教师在指引,用自己的方式对其予以展示、进行反馈。同时,学生在释放天性的过程中,其对于美术的理解自会趋于深刻,很多潜藏于心灵深处的美术元素必将不断涌现,更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例如,在开展《写意蔬果》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清代恽寿平的《蔬果图册》和近现代画家吴昌硕的《蔬果四条屏》引入课堂,组织学生去观摩,融入写意蔬果的国画世界,在了解蔬果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写意画法基础上尝试美术创作,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以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对比分析,在和谐愉悦、宽松民主的认知生态引领下,来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灵活借用各类素材,让学生在多元刺激下得到兴趣激发
现行小学美术教材中所选用的很多作品、知识、内容等,虽然比较抽象,但却与学生生活关联更为密切,且更为贴近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特性。同时,面对一些相对抽象的教学项目,教师还可选用网络媒介的为铺垫,来实现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因此,根据不同教学目标、内容、要求等,教师可通过对生活素材、直观模型、媒介资源的开发、整合、借用来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在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具体真实的没美术视域内体悟美术的内涵与价值,获得审美情趣的塑造。同时,媒介资源的应用,也进一步拉近了学生与美术之间的距离,使美术课堂更加丰富多彩、鲜活有趣。促使学生在思维、认识上实现了由具体直观向抽象的过渡,无形之间强化了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开展《可爱的小虫》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孩子们所喜爱的动画片《昆虫总动员》,组织孩子们在美妙音乐的烘托下去了解不同昆虫家族的故事,观察其形象与活动,感受其可爱与美好。在立体化、多元化的课堂引领中实现对学生认知潜能的开掘。让学生在丰富多彩、鲜活生动的视域内开展美术知识学习,获得学习兴趣激发,实现认知能力强化。
四、结论
总之,兴趣是学生开展美术知识学习,进行认知创新创造的源泉,更是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效能的关键。而且,切实激发小学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也更为贴近其身心特性与认知规律,更利于学生认知发展需要的满足。因此,教师在探寻激发小学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途径与手段时,必须以学生实际为基础,并将美术教学与生活资源、网络媒介、游戏活动、实地观摩、研讨互动等有机融合起来,彻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与思想观念的束缚,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参与、实践、体验、感知的机会,从不同层面来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对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与变革,切实开掘潜藏于学生心灵深处的美术潜质,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去创造、去发现,在亲自体验与直观感知中投身美术教学活动,获得身心各方面意识、能力、素养培育。让学生在浓厚兴趣、迫切夙愿、饱满热情的调动下,积极开展美术知识学习,主动投身美术技能提升,获得身心全面、充分发展。为小学美术教学效能提升助力,为学生综合素养塑造铺路。
参考文献:
[1]吴元红.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8(11):6.
[2]杜鹃.浅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8(10):7.
[3]马克.小学美术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J].中华少年,2016(33):220-221.
[4]吴维.如何在美术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黑河教育,2013(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