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梅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磨市镇救师口小学 湖北省宜昌市443505
摘要:小学班主任既是教师,又是班级的管理者,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班主任在管理方式上也要做出一定的改变,班主任不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本文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探讨如何在班主任的工作中加入激励教育方法,为学生提供精神奖励,使他们保持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关键词:激励教育;小学;班主任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班主任的教育方法不能再遵循传统的教育观念,批评和打击只会让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应该尝试使用激励教育法,以鼓励和表扬为主,看到每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学习的兴趣,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效率。
一、人文关怀式激励法
人文关怀是人与人之间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爱护,对于刚刚离开父母怀抱的小学生来说,初次来到陌生的集体式生活环境中,难免会有很多不适和担忧,而这种人文关怀可以有效的减轻他们的不安感,大家相互关心、相互爱护,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依赖感,提升他们的信誉度,使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环境,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在传统的教育中,班主任更关心的是学生的成绩,对学习好的学生和颜悦色,对成绩差的学生批评和打击,这种教育方式让成绩不好的人更加厌恶学习,也逐渐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对生活失去了热情,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从而导致更严重的恶性循环。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更加关心他们的素质教育,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关心和爱护学生,对于经常犯错误的同学,班主任要拥有更多的耐心,认真分析他们的行为和心理,给予相应的帮助,引导他们信任并依赖老师,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让学生真心改正错误[1]。
例如,有一名学生最开始认真学习,但是自从一次考试失利之后,成绩就越来越差,甚至自暴自弃,班主任这时不能一味的批评,最好是与他进行一次深刻的谈话。在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以开导为主,认真了解学生在这段时间的心理变化,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考试失利,引导学生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平常心看待考试成绩,缓解焦虑的心理,再一次调动他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班主任通过人文关怀式的激励方法,帮助学生改善不良情绪,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发自内心的关怀,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学习状态,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二、奖惩并施式激励法
小学生的社会阅历较少,心智发育还不够成熟,经常会在生活中表现出一些不合乎常理的行为,但他们的自尊心又很强,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因此,在班主任的日常管理中可以采用奖惩并施的激励方法,根据小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给予一定的奖励和惩罚[2]。这种方式需要班主任足够了解班里的学生,知道每个人的性格特征以及兴趣爱好,并时刻掌握他们的心理变化,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根据已知的信息和实际的情况,给予学生表扬和奖励或者批评和惩罚。在奖惩并施法中,班主任还是要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对于学生正确的行为要及时予以奖励,引导他人认可这样的行为,培养集体荣誉感,鼓励班级同学之间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而在惩罚方面,班主任要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实施相应的惩罚措施,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味的否定和批评,要认真了解学生犯错误的动机,是一时的冲动还是因为超出了年龄的认知范围而做出的举动,然后再决定是引导他们纠正错误还是直接实施惩罚措施。
比如,有的学生经常在自习课说话,影响了他人的学习,以前的班主任会将这名同学狠狠的批评一顿,告诫他不要随意说话影响别人,但是很多时候这种方式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激发了他们叛逆的心理,甚至有变本加厉的趋势。因此,班主任要改变教育方式,主动找学生沟通,耐心询问做出这种行为的原因,如果是为了讨论习题,那就不属于刻意捣乱的心理,这时老师要讲明道理,告诉他们即便是为了学习,也不能牺牲他人的利益,应该选择一种合理的方式进行,例如可以在走廊中小声探讨,然后再让学生对班级同学道歉,鼓励他们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班主任用这样奖惩并施的激励方法,能够鼓励学生保持善良的本心,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且有效纠正他们的错误行为,树立敢作敢当的勇气。
三、树立榜样式激励法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榜样的力量无处不在。小学生的自律意识较差,而且习惯于模仿,往往一个学生做出了某种行为,班级里的大部分人就都学会了这种行为,但是他们却分辨不出来这种做法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因此,在班级中树立榜样就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需要从各个方面为学生找寻学习的榜样,比如在生活习惯方面,应该找一些讲文明、懂礼貌,自理能力较强,有足够责任意识的学生作为榜样,让少部分人带动全班同学共同进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营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在学习方面,班主任应该与各科老师沟通,选择德才兼备的课代表,帮助班级同学取得学习上的进步,提高整体的学习成绩,提升教学质量。班主任还可以组织相关的活动,比如开展好人好事宣传班会,让学生作为主讲人,讲述自己所看到的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优秀事迹,引起大家的共鸣,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鼓励大家找寻能够为自己指引方向的人,并将其视作榜样,时刻激励自己为成为更好的人而努力。
四、责任意识价值观激励法
小学是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初级阶段,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求有足够的学识,还要拥有良好的品格,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工作中应该使用责任意识价值观激励法,让学生加强对自身的管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强大的责任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帮助学生树立为国家的发展奉献一生的观念[3]。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打扫校园卫生,将同学们分成不同的小组,按照不同的区域进行打扫,每组设置不同的分工,有人捡垃圾;有人扫落叶;有人清洁体育器材。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互帮互助的意识,并且要对表现好的同学当众予以表扬,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认识到对自己、对身边的人负责的重要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认知能力较低,习惯于模仿他人,而且自尊心又很强,导致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更为复杂并且十分重要。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健全人格,鼓励他们积极成长,针对不同的问题,班主任要使用相适应的激励式教育方法,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在鼓励和表扬中树立学习的信心,积极改正自身的错误,并为他们指明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于桂平.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激励方式融入分析[J].中华少年,2019(29):103.
[2]杨正芳.激励教育法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家长,2019(02):53-54.
[3]危凤玲.新课改下小学班主任工作中激励教育方法的运用[J].科幻画报,2020(01):236+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