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课的课堂问题设计的分析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第10期   作者:黄小英
[导读] 数学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
        黄小英
        广西龙州县龙州镇城西小学   广西崇左   532400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会增强学生的数学能力,也会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有关部门对于小学学生的数学能力也做出了要求,与以往的传统数学教学方式不同,概念教学的应用逐渐进入到教师的教学方法之中。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概念课的教学现状的分析入手,进而阐述了如何更高效的将概念课融入到小学数学的课堂之中这一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课;课堂问题设计;分析思考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诟病逐渐显现出来,这要求教师在保留传统教学的优点并进行灵活应用的同时,也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以及学生对学习的不同掌握程度不断地对教学方法进行变革、创新。在这之中,概念教学逐渐进入到课堂。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到直观逻辑思维方向转化的阶段,对于抽象性很强的数学的兴趣并不是很高,而概念教学就是能够有效地将数学的抽象性通过操作和演示进而形成一个概念,以学生自学为主的形式进行概念的促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推理、语言整合进而与其他概念进行分类、区分以便加深对概念的清晰含义及高效的掌握。所以教师就要在课堂中提出问题来对学生进行引导,才能有效的将教学内容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思考概念,进而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现状
        在进行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之中,出现了许多会引起教学效率降低的问题:
        教师没有结合时代的发展更新教学手段,只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将概念进行讲解,学生坐在下面听,导致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积极性不高,容易产生注意力分散等情况;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忽视了将理论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对于逻辑性强的概念没有形成一个有利的理解思维,没有将知识进行联系、分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比较分散,没有形成一个紧密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掌握学习内容的结构产生影响;
        教师忽视了将概念进行重新推导,小学阶段的学生自主能力较低,缺乏学习经验,进而造成学生只将概念死记硬背,没有充分理解概念的意义,进而也就对教材中的概念真正表达的含义不能完全的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相对较浅薄,没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如何将概念课通过课堂问题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中
        1.突出基本数学概念的教学
        对于数学的基本概念,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准备教具,例如小棒等,让学生通过对小棒的摆一摆、数一数,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在一边观察,一边思考的过程中通过手、脑、口的联动作用,使原本不能理解的知识通过自己对于知识的直观形象感知,到对知识的理解进而掌握并能形成知识的举一反三。


        例如:学生在学习“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在学生能准确数出小棒数量的基础上,将教学重点放在“求和”的方面,在小学阶段的低年级学生,很难理解为什么两个数字要相加,加在一起要做什么等。教师就要带领学生从具体的实物入手,询问学生班级中有几名男生,有几名女生,全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教室中一共有三个窗台,询问学生每一个窗台上分别有几盆花,准确的写在练习本上,再询问学生三个窗台上一共有几盆花,桌子上有两个苹果和三个香蕉,一共有多少个水果等方式,通过教师的询问引导的方式诱发学生对“和”的概念进行思考。教师带领学生的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能通过实物及教师的演示便能理解“和”的概念,有效地为学生能够进一步通过数字代替实物来真正运用加法。
        2.重视将概念与生活进行有机结合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概念还处于被动接受的阶段之中,教师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很容易导致学生概念的不理解、混淆等情况产生。数学来源于生活,人们通过在生活中的经验总合成对某一实物的具体的语言文字解释,就是概念,而数学通过系统的概念,经过人们对概念的理解、练习,进而能与生活中的实物进行联系。小学生的这一能力还不是很完善。教师根据教材,对概念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并提问学生在生活中是否有相关应用。
        例如:《三角形》一课中,学生对三角形的概念比较模糊,即便能认出三角形,但对其特性也并不是很了解。教师可以将三角形的特性:首位顺次连接的封闭图形,将这个概念通过自己的理解向学生解释,提问学生有没有在生活中见到这种形状。三角形在自行车中能看到,在篮球场的篮球架,滑梯等能看到,教师也要准备三角形在生活中具体应用的图面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询问图中的三角形在哪里,最后总结能够使用到三角形的物体都有什么特性,进而能将三角形的概念以及稳固的特性一起掌握。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对于概念也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以及对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
        3.及时做好课后巩固
        小学阶段的概念虽然都是简单的概念,但是数量繁多,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极易混淆和认知不清。对此,教师要及时在讲课之后帮助学生进行巩固,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教师可以在第二天上第一节课之前向学生提问前一天所学到的概念及具体应用。对知识有疑问的学生,教师要进行耐心的讲解,并可以在班级组建学习小组,通过小组互帮互助的方式,询问的学生也能通过讨论获得自己想要的答案,回答问题的学生也能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同时也能培养表达能力,进而能有效的培养团队意识。教师也要告诫学生做题不怕出错,错的题能够有效检验自己回答问题的哪一个思路出现问题,对于错题找到问题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解决,进而能使学生对概念有效地理解。
结束语:
        那么综上所述,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面对枯燥又很抽象的数学要通过教师有效的方式进行兴趣的激发,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概念教学的教学方式,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数学的概念感知,摒弃死记硬背的笨方法。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教师要根据每名不同的性格特点以及能力,设置在这名学生的能力范围内的问题,让学生充分的理解教师的问题,进而能够有效地将概念通过教师引导、自主思考高效的掌握,能更好的避免了只背枯燥的文字而不能灵活应用的现象。教师也要注重将概念教学与学生实际的生活有效结合起来,将抽象的、逻辑性很强的概念转换为学生能理解的直观、形象的数学概念,更好的提升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