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海元
淮海技师学院
摘要: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对教育的发展又提出了新要求。我国,我国已进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职业学校发展中,即提升职业教育发展质量是必然的。数控加工专业作为职业学校的重点专业,加强工作站的建对提高数控加工专业教学质量有重大帮助。笔者对数控加工专业工作站建设原则进行分析,对数控加工专业工作站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数控加工;智能化;校企合作;科技化
国家要求教育高质量发展,对职业学校来说,促进职业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高质量的技术人才是当前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数控加工专业作为职业学校最重要的专业,实现其专业有质量的发展,笔者认为必须重视数控加工工作站的建设,从数控加工专业工作站建设的智能化、校企合作化、专业化与科技化四个方面提高数控加工工作站的水平,促进数控加工专业人才的有质量的培养。
一、数控加工专业工作站的建设
数控加工工作站的建设,要坚持以下四大原则,提高工作站建设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一)职业性原则
数控加工专业工作站的建设要为充分将专业的职业特点体现出来,通过在工作站的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形成对专业、未来岗位的清晰认知,明确学生职业目标。坚持职业性原则,可以使学生通过工作站,了解数控加工工作的使用与生产的基本情况,展现整个数控加工工作的流程与环节,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数控加工岗位工作氛围,通过工作站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基本数控加工的工作经验,增强学生对数控加工工作的适应力,从而实现对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适用性原则
数控加工工作站的建设要坚持适用性原则,将工作站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工作站建设需要话费较大的人力与物力,坚持适用性原则,可以降低教学资源的浪费。所谓适用性原则,就是在工作站建设中,满足学生的多层次需求,兼顾到生手、熟手、能手、专家等不同专业水平层次的要求,综合考虑专业中不同学生的共性与个性,围绕数控加工进行,从而建设出实用性、综合性强的工作站,实现工作站有效、长久的使用。
(三)合作性原则
高质量的数控加工工作站的建设不是凭学校一己之力就能建成的,因此要坚持合作性原则,扩大工作站建设的资金来源。一方面,促进工作站建设与使用的校企合作,职业学校可以积极与企业合作,通过企业的资金支持与设备援助来提高工作站建设的质量,实现校企的资源共享,实现校企共同发展。
(四)先进性原则
数控加工工作站的建设要坚持先进性原则,只有坚持先进性原则,才能建设出高质量的工作站,工作站的建设要将先进性作为重点,兼顾建设资金,从科学领域与操作领域入手,建设出智能化、科技化、专业化一体的数控加工工作站。
二、数控加工专业工作站建设研究建议
数控加工专业工作站的建设笔者提出四个方面的意见,包括“教、学、做”合一工作站建设、职业氛围工作站的建设、工作站的设施配备建设、智能化工作站建设。
(一)“教、学、做”合一工作站建设
数控加工工作站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与做,在建设工作站时,要实现“教、学、做”合一,并对教学空间进行划分。一般来说,笔者在教学中会设置三个区域,工作站也是如此,包括材料与工艺展示区、加工准备区、数控加工操作区。材料与工艺展示区,主要是向学生具体展示加工的材料,讲解材料的特性,并对处理工艺进行详细的讲解,同时所需要的材料,最好按照1:1的比例制造出材料的模型,从而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真实的学习体验,方便学生了解材料的材质、结构与构造,有利于下一步的加工。加工准备区主要安置了必要的教学桌椅,以小组形式排开,通过教师在材料与工艺展示区的讲解,学生在加工准备区进行研讨学习,从而制定出加工的方案。数控加工操作区,则是根据学生未来工作环境按照1:2的比例进行创设,包括设备的摆放、工作流程等,从而使数控加工区域既像岗位工作环境,将学生带入更加真实的工作之中。
(二)职业氛围工作站的建设
职业氛围工作站的建设要点在于企业文化的创设,对数控加工工作站职业氛围的建设,不仅是为了带给学生更真实的工作体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还在于通过建设职业氛围,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意思。因此,工作站职业氛围的建设不仅要还原工作场景(设备摆放、设备等物质上的),还要还原工作的具体流程(加工标准、工作规范、验收标准、安全条例等文化上的)。同时,还要进行软文化职业氛围的建设,例如安全标语的张贴、工作警示牌、工作服等。通过这种形式,有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工作责任感。
(三)工作站的设施配备建设
在建设数控加工工作站时,还要对工作站的设施设备进行建设,工作站的工作设备尽量与企业的设备接近。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施工工具,要与现实企业所需的相匹配,进一步对设施工具的资源进行优化,合理分配实训教学资源,避免出现浪费教学资源的情况,提高对材料的使用率,节省教学成本。同时,要加强工作站的安全建设,将消防器材配备齐全,配备劳动保护设备,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急救药品。工作站的建设与空间布置不宜太拥挤,尽量保持相对的开阔,保证学生实训的安全。
(四)智能化工作站建设
加强智能化工作站的建设,有利于保证教学的先进性与前瞻性。智能化工作站的建设是必然的,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智能化工作站建设,首先,引进智能化数控加工设备。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机器人数控设备、智能数控设备已经走入生产,引起现金的智能化设备有助于提升教学品质;其次,加强学生对先进专业软件的学习,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结语:
数控加工工作站是学生进行实训的主要场地,可以将工作站化为学生实践操作训练最基础、最根本的教学部分,加强对数控加工工作站的建设就是提升数控专业教学质量的最有效的手段,这也是专业教学的必须。
参考文献:
[1]刘海龙, 张敏三. 基于工业机器人的CNC上下料柔性工作站设计与研究[J]. 南方农机, 2016, 47(010):99-99.
[2]朱虹. 基于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精品课建设研究——以高职数控加工工艺与装备课程为例[J]. 辽宁高职学报, 2020, v.22;No.212(11):52-55.
[3]唐杰. 基于产业发展动态调整背景下的数控加工专业技师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00(006):742-743.
[4]王景学, 杨学敏. 数控机床上下料智能工作站的设计[J]. 现代商贸工业, 2018, 000(036):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