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简析初中物理教学方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第10期   作者:欧珊
[导读] 初中物理本身就包含了观察、实验、理论等内容,其在整个物理教学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欧珊
        四川省青川县乔庄初级中学校
        摘要:初中物理本身就包含了观察、实验、理论等内容,其在整个物理教学体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非常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发展其核心素养。其中,思维能力中还涵盖了多种思维,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一定帮助。但实际上,在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依旧存在各方面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不到提升。因此,本文就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培养方法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科学思维;初中物理教学;能力培养

        对于初中物理学科而言,最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而科学思维能力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提升解决物理问题的主要因素。但实际上,在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很多教师只关注了解题技巧和方法的讲解,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整体效果,因此,对于当前初中一线物理教师而言,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科学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的培养
        当前,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来说,教师在这方面还有所疏忽。大多数人认为若学生的理科成绩好,那么就一定具备较强的推理能力,教师则不需要对科学能力进行单独培养。但实际上,科学推理能力恰好是提升学生理科成绩的主要因素。科学推理能力中还包含了概率、假设、相关性、守恒概念等内容的推理,是一种相对独立性的科学思维[1]。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该方面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学习“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一内容时,教师就要结合之前学过的浮力、压强等相关物理知识,再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联系其日常较为熟悉的现象,以此探究对浮力大小产生影响的因素,并从这其中意识到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互动实验,提前准备好一个空的矿泉水瓶、鸡蛋、水槽、盐等一些物体。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水瓶慢慢按在水槽中,感受水瓶逐渐被浸没时手产生的变化。其次,在水中放入鸡蛋,再缓慢的将盐倒入水中,在倒盐的过程中仔细观察鸡蛋发生的变化。最后,让学生之间自由组合,进行相关实验,再以小组为代表的形式进行汇报。以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自行对科学理念进行推理,从而总结出实验规律。当学生汇报完成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让学生自由猜想,在通过实验进行动手设计,而教师则需要在一旁进行引导和协助。


二、科学思维能力——论证能力的培养
        科学归纳论证是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归纳、总结以及概括等从而获得物理规律,以此形成论证能力[2]。
        比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实验的方式对成像性质进行探究,之后在结合成像的虚实、大小以及相距之间的大小的变化,积极引导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等,从而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最终规律。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进行对比,并对其中产生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实时记录,之后使用归纳实验之后所得到的相关数据信息,以此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猜想进行证实。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管操作步骤是否完全正确,教师都要积极对学生提出鼓励和表扬,并耐心的引导学生,逐渐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只有当学生对物理学习树立了良好的自信之外,才能主动学习与物理相关的知识,从而达到提高物理科学论证的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对相关物理规律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这有利于训练学生的物理论证能力,从而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掌握,从而对物理规律等内容实现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关键在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施初中物理教学时,教师若只对学生讲解与教材相关的内容,那么就很容易产生局限性,并不能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进行开发,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建立在教材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进行丰富和拓展,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空间,以此认知和学习新的物理知识和相关规律[3]。
        比如,在学习透镜及其相关应用时,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时,则可以结合实验内容进行拓展,为学生增加一些具有拓展性的问题。比如:当蜡烛燃烧之际,蜡烛在光屏上的位置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若光屏中的像位置处于下方,那么该怎样调整凸透镜,才能使其正居光屏中间?等一些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概括,从而正确认识成像规律。以此让学生意识到物理规律就需要不断论证和思考,进而逐渐形成科学思维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物理对于学生的科学思维形成而言十分重要,系统化学习物理知识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同时也是形成科学思维的重要内容。形成科学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在今后学习物理时进行全面考虑。因此,身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就要主动承担起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责任,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堂教学内容,以此提升学生的物理基本素养。
参考文献:
[1] 江凤兰. 基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2):73-74.
[2] 曹纪东. 基于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物理教学策略[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38):159.
[3] 杨光. 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初中物理教学策[J]. 新一代,2021,25(5):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