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起兴趣,高效教学——论如何增强中职语文教学效果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张雪平
[导读]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明确指出
        张雪平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浙江 宁波 315500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明确指出,中职语文教学要转变传统教学逻辑,以学生兴趣为重要导向,借助学习情境创设、教学手段创新等方式,全面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成长。本文从技术辅助、生动讲述、任务驱动、小组合作以及生活实践五个层面切入,探讨激活学生学习兴趣,构建高效中职语文课堂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实践;高效教学;
        语文教学是中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学生综合素养必不可少的帮手。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桎梏,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一直以来未能得到完全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不高,缺少主动学习语文的动力。这需要语文教师从学生发展视角切入,关心学生的现实心理,在学生兴趣与中职语文教学之间搭建桥梁。
        一、借助技术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与动力
        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语文教学的效果,活跃课堂的气氛,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笔者剪辑制作了87版《红楼梦》中的片段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忧愁多思、弱柳扶风且才思敏捷的林黛玉人物形象一下子便跃然纸上,生动的呈现在学生们的头脑之中。
        二、通过生动讲述,创设想象情境,培育学生审美的情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言是语文教学最大的帮手,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建构课堂情境是使学生迅速进入课堂学习节奏的有效方式。在学习老舍《我的母亲》一文时,笔者在背景音乐的烘托下深情讲述着:“母爱,是一个摇篮,培养自己摇曳繁茂,母爱,是一支民歌,歌唱团结,传播文明;母爱,是一座丰碑,镌刻过去,启迪未来……老舍先生对母亲的愧疚之情,以饱含热泪之笔,谱写了至泣之作:《我的母亲》”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语言的引导下入境入情,不觉间感受到母爱的平凡与伟大。
        三、使用任务驱动,打造探究氛围,拓展学生思维促提升
        任务驱动加问题引领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思维提升的重要手段。任务指明了学生的探索方向,通过合理的设置任务区间,任务还可以推动学生的思维理解,在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让学生获得满满的成就感。

以《致橡树》一文的学习为例,笔者在课堂开始前首先会向班级同学们发放本课时的任务书:“1.你心中的爱情是什么?2.舒婷否定了哪些常识爱情观?3.作者所向往的爱情形态是怎样的?”等等。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开展文本对话,逐渐找寻到以平等独立、相互促进、同甘共苦为主要特征的爱情真谛。
        四、开展小组讨论,构建交流环境,助推语言表达的发展
        小组合作是转变“师讲生练”教学模式的有效手段,也是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不二法宝。小组合作给予学生自主探究问题与合作解决问题的空间,可以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合作能力,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工作与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带领学生一同品读了《将进酒》这一结构大起大落,诗情忽合忽张的千古名作之后,笔者会安排学生们结成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尝试探讨诗词中作者情感的变化路线。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梳理《将进酒》的行文线索,笔者则积极参与到各个小组的讨论中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共同完成探索。在小组热烈的讨论氛围中,学生不仅对于“悲伤—(转)—欢乐—(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的文章情感变化路线有了新的理解,其语言表达能力也获得了很好的锻炼机会。
        五、联系生活实际,拓宽教学维度,实现教学质变与飞跃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一直秉持“教育即生活”的教学理念,主张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服务生活,生活的良好开展离不开教育的帮助。想要提升中职语文教学的效果,拓展语文教学的维度,离不开生活情境的辅助。在《荷塘月色》教学中,笔者会安排学生回顾自己日常生活中所见到过的美景,并思考当时自己的情感状态,与小组成员一同探讨情与景之间的动态关联,尝试在课上抒写一篇150字左右的短文来记叙自己生活中情感与景物的变化。最后再交代文章背景:“四一二政变后,朱自清对黑暗现实充满不满与憎恶,积蓄了大量的抑郁情感,深夜来到荷塘,欲求通过美景来寻求内心的片刻安宁。”借助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了情感对于心中景物形象的影响,体悟到了朱自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
结语:高效中职语文教学课堂的建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为此语文教师应当明确“立德树人”的基本理念,在核心素养价值观念的指导下,从学生的现实心理与兴趣喜好出发,在日常教学的点滴之中渗透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理念,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丰富语文知识内容的呈现形式,进而借助语文教学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成长。
参考文献:
[1]曾令美,刘婷,邓连彩.新课程标准下中职语文课程思政路径及方法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1(26):208-209.
[2]雷妙香.基于中职语文核心素养下情境教学法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21(25):108-109.
[3]罗海云.中职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性的培养与提升路径探索[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07):164-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