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袁梅丽
[导读] 小学生的作文是语文教师关心的重点
        袁梅丽
        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遂城第六小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300
        摘要:小学生的作文是语文教师关心的重点,在进行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馈效果不尽人意。其根源在于学生缺少写作兴趣,写作素材匮乏,加之部分教师指导作用薄弱,使写作教学处于困境。本文将结合作文教学中的困境,提出相应优化措施。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困境;优化措施
        引言
        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写作水平直接影响其日后的写作水平,受到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在作文授课过程中,设法提高学生的作文分数,忽略了写作教学的实际意义,可能会导致学生写作基础薄弱。所以,教育者应更新教学手段,应用有效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困境
        (一)学生对语文作文缺少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动力。根据调查得知,大部分小学生对语文作文缺少兴趣。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多持以消极态度,觉得写作相对无聊,不爱写。事实上,小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的原因在于写作难度偏大,对内容无从下手。还有部分原因是语文作文课堂没有趣味性,授课内容枯燥,导致学生提不起写作兴趣。
        (二)学生未积累作文素材
        小学生写作文是无从下笔,主要是由于在平时学习中,没有积累作文素材,缺少了写作基础。小学生写作主要以平时积累为主,所以,教育者应引导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写作质量。语文作文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学生在写作时不能脱离实际,要认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但是,目前小学生日常生活具有局限性,活动范围往往只有家庭和学校。现阶段的家长和教师比较注重学业,导致小学生即便有课余时间,也要奔走在补课班之间,对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缺少接触,导致小学生生活体验感匮乏,写出的内容相对无聊平淡。对日常生活没有切实领悟,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写出的内容比较空洞,缺少细节描写。人们在日常生活积累素材多依靠视觉,这属于一种认知方式。小学生的观察经验相对较少,还不懂如何有效观察生活,并积累素材,导致不能通过手写表达自己的内心。小学生对经典词句没有积累,阅读书籍较少,以及背诵的古诗文相对较少,这些情况都导致素材积累匮乏,导致作文内容平淡,经常出现“套话”。尤其现在网络发展迅速,小学生接触的视频、音频较多,使得文字显得更加无聊,这对语文教学是一种挑战。
        (三)教师指导作用薄弱
        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写作指导必不可少。有效的写作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将感性思维转变为理性思维,从而更好的写作。教育者有效的评价指导,有助于小学生对自己和他人有一定认识,从而促进其个性化发展。可是,部分教育者指导多有偏差,往往只指导写作技巧和写作形式,忽视了对日常生活感悟的指导。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学生注重写作的表面,对实际写作内容缺少认识,对日常生活缺少观察。目前,校园内主要以集体授课形式进行语文作文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小学生的能力学生、学习水平和性格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教育者应因材施教,在保证公平教学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优化措施
        (一)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教育者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将写作难度适当降低,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倘若教师将写作要求提的过高,学生达不到要求,可能会对写作丧失兴趣,对自己写作能力失去信心。教育者应结合教育目标,对小学生进行合理教学。

小学生发展具有阶段性,教育者应结合每个发展阶段的特点,进行教学。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心智都是一种上升趋势,所以,教育者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循序渐进的进行写作教学。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应该从看图写话入手,使作文难度降低,让学生树立自信心,对写作产生兴趣。对于中年级的学生而言,应进行段落训练,让学生做到写作有序。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教育者应对其进行结构训练,使其可以做到写作文具有完整的结构。除此之外,教育者可以进行生活化教学,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比如,自然情境、生活情境以及社会情境等。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可以让学生将生活化的内容融于写作内容,拉近小学生和语文作文之间的距离。
        (二)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作文来源于生活,教育者应帮助学生拓展积累素材的渠道,引导学生在自然中收集有效素材。与此同时,教育者要积极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多多接触自然,使其感受壮美风光,感悟季节更替。详细来说,对于春季而言,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季节特征,落到笔上。此外,教育者可以着重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科学的观察方法。小学生雷击素材的主要渠道除了语文课本之外,主要是靠观察。小学阶段教育者应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细节,使学生观察能力提高,更了解日常生活。通过有效感悟生活,进而创作出饱含自身情感的作文。除了用眼观察之外,还可以用手触摸,用鼻子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小学生调用身体感官,全面熟悉各种事物。教育者应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最大程度的避免无效观察。最后,教育者可以在学校组织多样化的阅读活动,使小学生形成阅读习惯。比如引导学生背诵经典段落等。在写作课开始前,可以为学生准备5分钟时间,让学生上讲台背诵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还可以举办演讲比赛等活动,使学生积累素材的途径多样化。最后,在写作课上,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对句子进行扩写,对段落进行续写等方式,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三)提升教育者专业素养,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
        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教育者专业素养有直接关系,所以,教育者应不断完善自身专业技能,积极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手段等。一方面,教育者应对教材有所掌握,深入了解教材内容,使自己更加专业。另一方面,教育者应博览群书,丰富自己内涵。不仅要掌握教材,还要摆脱教材对自己的限制,要拓宽自身知识范围,这样才能在授课过程中,更加自得,让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受到文学熏陶。此外教育者要不断提高写作能力,与其他语文教师进行知识交流。最后教育者要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指导。目前,小学阶段的作文课时间有限,加之小学生写作速度慢,可能会出现写不完一篇完整作品的情况。这就需要教育者在有限的时间,对其进行无限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进而完成写作任务。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段偏低,其抽象能力不足,在写作时无法构建文章框架,导致其不能确定作文的段落层次。基于此,教育者应引导学生从整体角度构建框架。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写作流程,进而引导学生顺着框架,继续细节创作,丰富作文内容。
        三、结束语   
        目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仍有可提升空间,教育者应正确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采用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引导学生积累作文素材以及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等适当的优化措施,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牛利霞. 小学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分析[J]. 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9(12):42.
        [2]韩有学.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1):54.
        [3]康玉琴.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对策探讨[J]. 新课程(上),2019(01):77.
        [4]喇晓龙.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对策分析[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