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
福建省泉州市宝山小学 36200
摘要:在新课标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下,语文教学对中小学生的培养重点旨在帮助学生培养语文素养,塑造人文精神,通过提高学生的语文习作水平来塑造学生正确的道德思想价值观念。本论文将重点关注小学语文课堂的习作活动,讨论教师应该怎样帮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理解习作的重要性,学会习作的方法,探讨帮助养成正确的习作习惯的措施,从两大关于习作的方面展开分别介绍,最终能够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会习作;提高习作能力
引言:习作能力的好坏从客观上来说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思想深度,习作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学习语文生涯的过程里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生在小学教育阶段正是最容易养成良好习惯,培养正确思想的时期,教师应该如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习作习惯,将习作的好处最终反作用于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笔者将在下文对此展开探讨。
一、习作教学指导的理念
在探讨如何正确开展语文习作教育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再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习作思想。笔者认为,虽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学习写作过程中会出现的重难点和考点,需要将习作指导课的重点放在理解写作考试题目涵义和应试的习作答题模版上,但是如果教师过于的强调这样的应试教学,必定会让学生减少对语文习作的兴趣,学生容易被应试教育下的系统化、刻板化的习作方法所禁锢,失去自己对写作过程的思考和理解,只是一味的跟着老师的步伐走。
这样的应试习作教学方式,显然不是我们想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教师在开展各种习作指导活动时,应该去把重点放在“让学生热爱习作”上,不是培养一个语文考生,而是塑造一位将终身习作的人,真正将语文课堂教学拉到育人的水平线上;教师对于写作范文的讲解,应该让学生发挥好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教师只为习作过程引导,解答学生的疑问。这才是教师应当遵循的正确的课堂习作的理念。
在正确的习作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开展语文习作指导活动,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不仅仅只是“应试水平”。
二、语文习作指导活动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将语文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想要有效指导学生的习作水平,就离不开教师对学生阅读水平的锻炼培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情感体验与自己的生活相结合,能够把自己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体验贯穿于写作的整个过程中,这样的习作,更能体现深刻的真情实感。【1】所以,引导学生将语文阅读与习作相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习惯的最有效方式。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习作第四单元:笔尖流出的故事为讲解案例。这个单元的习作训练主要是想要学生能够通过生活与阅读经历,写下一篇属于自己的虚构故事,锻炼学生的语文想象力。教师在对这一单元的习作专题进行讲解时,可以和教材中这一单元的其他课文联系起来,例如第13篇课文《穷人》,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在看到阅读内容时学会联想和想象:“和自己的日常生活里的哪些事情有关?”“你对作者讲述的这些事情有什么经验?”,在学生对文章的感情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后续发展展开想象:“在故事后续发展中,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么安排人物的发展?”通过联想和想象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在文本中找到和自己生活的联系,将文字的叙述通过想象转换成头脑里的视觉效果,与对文章的理解串联起来,通过这样的阅读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同时,在课后习作作业的布置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关于续写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发展的作业,要求学生对人物的塑造必须符合前文的描写,并根据自己的想象塑造不一样的结局。通过这样的阅读习作并重的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而且摆脱了传统的应试习作教学,让学生能够在趣味性的作业中提高自己的习作想象力和对塑造人物、注重习作细节的把控力,能够让教师有效的达到语文习作的指导效果。
(二)开展实践习作活动
提高习作的第二有效方式就是从生活中找到写作的素材和灵感,教师可以开展各种趣味性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语文习作水平。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习作第五单元:介绍一种事物为讲解案例,该单元的习作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会用文字介绍某种事物的特点。教师想要帮助学生能够进行真实的说明,除了可以让学生理解单元其他说明类课文如第16篇课文《松鼠》,首先在理论上给学生讲解说明类习作需要注意的要素和必备的习作技巧,帮助学生在理论层面学会这一类介绍性习作的写作方法;其次,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学生们不会受到课堂学习的束缚,更放松,也有更好的学习条件【2】,在课外生活和自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积累写作素材。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察一天中影子的变化,或是让学生养一株植物,记录其每天的生长等等;通过各种生活中的小事,锻炼学生的观察水平,提高学生对普通的“美”的感受力,最后能够根据自己的素材,自己感受到的真实美,写出带有真情的习作。
结束语:
小学语文习作指导教学,离不开学生自身对语文学习和生活的热爱,教师只有以学生体验为本,贴近现实生活,帮助学生培养习作灵感,才能真正教出热爱写作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谢彩凤.初探PBL模式下五育融合的“课程综合化”习作教学实施策略——以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6):233-234.
[2]吴薛爽.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农村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21,27(06):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