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创新驱动——教育信息化2.0时代信息技术融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何艳霞
[导读] 教育信息化2.0时代
        何艳霞
        中山市小榄镇埒西一小学  广东省 中山市 528415
        摘要:教育信息化2.0时代,小学语文教师要实现技术赋能,提高教与学的水平,应当保持学习的动力,要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全面整合资源,深化学科教育改革,也需要致力于构建信息化语文教学生态环境、优化创新信息化教学方式方法、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载体。多管齐下,依托现代技术为语文学科教学赋能,持续改革,全面发挥信息化2.0优势,收获丰硕教育成果。
        关键: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2.0;小学语文教学
        党建引领,凝聚共识激发教师学习动力;创新驱动,同频同步构建学科教育新体系;技术赋能,深度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智慧引领,全面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在教育信息化2.0新时代,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活动的展开有了强大的信息化基础,也面临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充分把握信息技术的优势,融合信息技术2.0审视教与学,有的放矢,通过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生态环境的优化、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以及信息化教学平台载体的创新,助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一、构建信息化教学生态环境
        (一)营造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兴趣
        在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的前提下,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先进技术设施的应用水平,能够灵活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才能努力为学生构建形成信息化的教学生态环境。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科学运用,能够将抽象概括的知识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便于小学生理解和接受。尽管到了高年级,小学生各方面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相较于低年级有了进步和提升,但语文学习的难度也随之加大。不少小学生有了语文学习上的畏难心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信息技术融入语文教学之中,利于教师结合课程内容与学生特点,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从而吸引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文本与图像、视频等浑然天成,在语文课堂之中轮番出现,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实现了动静结合,创设出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对小学生的感官形成刺激,有效激发起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锻炼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古诗词教学为例,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所学习的古诗,需要小学生融入诗歌所营造的氛围,从而体会到诗人所传递出的丰富情感。信息技术的应用,将诗词的情境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一下子就将学生带入到了诗词情境之中,小学生想要更深刻地感受诗词情感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二)整合网络资源拓宽学习内容
        信息化的教学生态环境,不仅有课堂上先进技术的融入所形成的立体感知,而且也涵盖了课堂之外丰富网络资源的充实完善。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网络信息搜集整理能力,在课堂之外,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小学生主动搜集与课堂所学知识相关的各类信息和资源。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小学生能够做到广泛涉猎,也能从中筛选可为自己所用的部分。围绕着小学生整理的各种学习资料和相关信息,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话题式的学习活动。前期的资料搜集与信息积累,变成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侃侃而谈,发表独到的见解,思维得以拓宽,口语交际能力得以锻炼提升。信息时代,自小学阶段就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小学生不仅善于从各种渠道平台搜集信息、筛选信息,而且能够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整合信息、生成信息,助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优化信息化教学方式方法
        (一)教师主导彰显教学方式信息化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结合,需要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提升教学效果。

在课堂导入环节,可以播放短视频,将学生带入到课本中的情境之中,使学生产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进行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投屏的方式,展示出生字、生词的写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在课堂教学之后,可以通过QQ、微信等,实现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在诗歌学习中,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将朗读诗歌的视频上传到群里,供其他同学欣赏点评,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诗歌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在文章的阅读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渠道搜集各类相关的资料,便于更好地理解把握文章所传递出的丰富信息;在习作的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枯燥的写作内容转化成为直观的图片、视频等,抓住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小学生写作的思维,启迪想象,拓宽思考的空间,努力做到“下笔如有神”。小学语文课堂中,依托信息技术的运用来营造情境、设置问题、加强互动、归纳总结,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学生主体体现学习路径信息化
        信息化2.0带来的不仅仅是教师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创新,同样也推动了学生学习活动的优化更新。学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调动起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云空间、在线慕课等线上平台的搭建,微课等课程内容的呈现,智能平板与电子设备的辅助,为小学生深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展开独立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障。线上互动交流平台的搭建,为师生之间的深度交流,教师与学生的实时互动、在线答疑提供了可能,也成为辅助小学生语文学习活动高效率展开推进的有力支撑。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路径上的信息化,体现出了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学习理念,同样也符合语文学科的学习特点,利于不断推动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扎实提高。
        三、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载体
        (一)见微知著充分开发微课程
        教育信息化2.0时代,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出微课的便利,凝聚知识,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育质量。微课是小学语文知识的凝练,对于高年级小学生而言,通过学习微课,可以迅速地掌握学习难点与要点,为课堂学习高效展开奠定基础。见微知著,在短小精简的微课之中,知识点一目了然,形式新颖有趣,启发性突出,学生可以通过课前微课程的集中学习,完成预习,理清思路,明确难点,在课堂之上则有的放矢,集中攻克难关,学习效率大大提升,对语文课的兴趣也随之高涨。
        (二)互通有无线上线下全渗透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语文教学在线教学的模式与线下教育有机融合起来,实现了全面渗透。精品在线课程全面开放,便于师生学习,优秀课堂教学案例展示,帮助教师互通有无。空中课堂的开设,一方面为教师总结优秀教学案例,汇总教学经验,形成教学感悟提供帮助支持,另一方面也为语文教师深入展开线上教学活动奠定扎实基础。依托于互联网而存在的海量教育资源,成为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在线教育的先进模式,依靠一根网线将师生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实时互动的沟通方式,实现学生与教师的深度交流,有效地解答学生的困惑;家长的支持配合,提高了家长对小学生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利于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结语
        教育信息化2.0时代,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对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展开带来了更多可能。党建引领下,小学语文教师要保持学习的动力,要不断提高自身信息素养,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全面整合资源,深化学科教育改革,也需要致力于构建信息化语文教学生态环境、优化创新信息化教学方式方法、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载体。多管齐下,依托现代技术为语文学科教学赋能,持续改革,全面发挥信息化2.0优势,收获丰硕教育成果。
参考文献:
[1]李玺珍.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J]. 中小学电教:下, 2020(2):55-56.
[2]赵静. 小学语文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14):256-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