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抽象概念表述方法探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仇媛
[导读] 作文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是重点亦是一大难点。
        仇媛
        杭州学军中学海创园学校,浙江 杭州 310012
        作文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是重点亦是一大难点。而论述类的作文体裁常出现于大大小小的语文测试中。此类作文中总是避不开对空洞的理论概念进行阐述这一问题。而在写作实践中,很多学生无法对作文中的核心观点——某一抽象概念进行高度概括地下定义或者精准地描述,造成“越描越黑”的情况。事实上,除了对一个抽象概念进行抽象解释之外,我们还可以尝试化抽象为具体这一方法,将概念用形象化的语言具象化的意象来表现。
        议论文基本写作角度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等。那么“是什么”这一角度常常是对抽象概念的表述。比如作文训练:谈谈“渐”。“渐”是一个抽象概念,是时间的一种表现形式,需要学生给他下定义进行阐释。大部分学生会以抽象概念来解释抽象概念,甚至用该概念本身来阐释此概念,效果不尽如人意。
        比如有学生直接如此表述:
        “渐是时间带来的变化,是经历赋予的成长。”
        还有学生引用了《周易》《新华词典》中的释义来解释说明:
        渐乃《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五十三卦,代表着万物之始与渐进交织之意。在其“坤”中写道:非一朝一夕,其由来着渐矣。渐是发端,是一个过程,而更是一种状态。我认为渐即为混沌,是万物之始,也是一种微妙的平衡,混沌至极,方为阳,混沌至微,始为阴。天地初始,混沌已至,分阴阳二泰又并容之,更显其意之广,其境之沈。《汉籍》中写道:阴阳交泰,天地和祥,万物通泰。阴阳和谐,刚柔并济是自然规则所在是渐的本质。
        以上两片段作业都试图用抽象的概念来解释“渐”这一抽象概念,尽管引经据典,但是并没有把“渐”的概念表述清楚,反而越说越糊涂。然而在谈论抽象概念时运用化抽象为具体这一思维方式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化抽象为具体就是把抽象复杂概念用具体生动形象的意象表述出来。
        例如“渐”的表述:渐是日日不见不觉变,一载远门归不识的孩子的身高;渐是墙上时钟里静然不动却又时时刻刻在流逝的岁月;渐藏在母亲稀疏的白发里,渐画在欸乃一声被唤醒的山水间。
        这段关于渐的描述用了化抽象为具体,让原本抽象难懂的概念具体可明,生动形象。用此手法将“渐”的含义表述出来,胜过于引经据典地用概念阐释概念。
        又如:可以说,渐渐是艰难迈上的台阶,也是照片上那个拉长的身影;渐渐是手札中密密麻麻的字迹,也是工作里满满当当的日程表;渐渐是洒落墙角的白墙灰,也是餐桌上皱缩的红苹果;渐渐是一根根增多的白发,也是一缕缕弥散的茶香;渐渐是呼吸机的滴答声,也是百合花的叹息声。人的一生,不能快进,岂能回放?太多的瞬间就此逝去,组成记忆的河流。渐渐地,我们成长,我们经历,我们品味,我们老去。人生漫长吗?谁也无法丈量生命的长度;短暂吗?无数永流传的时刻使我们驻足,以采撷那由快乐、幸福浇灌的玫瑰。于是,现实时间化作粒粒剔透的水晶,铺就我们的人生轨迹。时光老人微微一笑:“正是我,永不停歇的行路者,赋予了人类存在的意义。”
        这段话也是运用了同样的手法来表述“渐”,而且谈出了“渐”的不同人生阶段,化抽象为具体的过程中有递进层次感。


        再如一次课后片段习作,以“得饶人处且饶人”为话题,写一段话。
        片段一:
        得理而饶人,是当外卖小哥送餐晚到时的微微一笑;得理而饶人,是当同学走过你的桌旁,将你的水杯打翻时的一句没关系;得理且饶人,是被旁人误解时的挥一挥手,将之抛之脑后。心胸狭隘的人,不放过任何斥责他人的机会,贪得一丝便宜,却失去了友谊与尊重;心胸宽广的人,在不触及原则的问题上,能饶人处且饶人,换来的是他人的支持与敬仰。得理而饶人,是智慧,是气度。得理应饶人。
        以上案例将“得饶人处且饶人”的抽象道理化为一个个生活中的具体细节,将抽象化为具体,说理更生动形象,道理更清晰明了。
        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果然可以产生形象生动的艺术效果,然而关于思想的深入上,观点的深刻上的帮助并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与相近或相反概念作比较来把所要表述的概念解释的更清楚。
        例如还是谈“渐”,再深入阐述概念过程中,可以将此概念与与之相反或相近的概念作比较来区分,从而深入。
        比如:世界纷攘,世间之事变幻莫测,风云诡谲,残卷与俘获多数常人的心志。然而世事如此,莫一“渐”字便能水滴石穿,积羽沉舟,细水长流后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莫一“渐”字便能与人感悟契合,水到渠成,行满功成就。
        世之千万事,最忌讳操之过急,而不能“渐”。齐景公外出时闻晏婴危在旦夕,望火速归京,却嫌车夫驱车过慢,而不能“渐”,便亲自驾车,又嫌车马未尽力前进,便自己下车跑开;又如孩童破蝴蝶之茧想要帮助其早日飞翔,不过“欲速则不达”,蝴蝶不久就死去了。
        世之千万事,凡事都要循序“渐”进,古人曾云“擒贼先擒王”,不料先擒王,直击要害必损耗大量兵力,孤注一掷,胜算渺茫。然而后擒王,避其锋芒,逐一削减王之羽翼,方可手到擒来。面对棘手之事,从小处入手,各个击破问题,大难才能迎刃而解。
        世之千万事,“渐进”却不代表踟躇与过度的权衡。事无难易之分,心所向,如履平地;心所背,举步维艰。权衡中,进退维谷;踌躇时,瞻前顾后。总踏在原地不走,却安上循序渐进的称号,实则愚蠢之举。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由于父亲的鼓励,作者走好自己脚下坚实的路,不踌躇不犹豫,一步一脚印,终抵达人生的彼岸。
        “人生原是战场,有猛虎才能在逆流里立住脚跟,在逆风里把握方向。同时,人生又是幽谷,有蔷薇才能烛隐显幽,体贴入微,才能听到暮色潜动,春草萌芽。”“渐”字的微妙,绝不仅仅在于此,光阴并非虚无缥缈,细水长流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又有何惧?
        
        此例中的第二段第四段正是将“渐”这一概念与“操之过急”对比,与“踟躇与过度”作区分,能更好地阐述“渐”的概念及特质。
        作文之法千千万万,在此浅谈一二,求教于大方之家。
        
        作者简介:仇媛(1988-),女,浙江杭州人,硕士,杭州学军中学海创园学校,中学一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