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喜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横山镇中心小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443
摘要:在教育改革工作进行之后,我国的教育机构开始把培养学生核心素质放在教学任务的首要位置,要想使得核心素质可以对学生的成长发挥作用,那么从小对学生进行培养,而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是对小学生情感和素养培养的重要学科之一,因此就要重视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本文以核心素养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为例,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寻找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水平,促使学生语文素养得以培养,同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为同行工作者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实践研究;阅读教学;有效性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首要目标,同时也是时代进步的体现。小学阶段是学生素质养成的重要奠基阶段,并且语文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还可以使得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得以提升。但是由于我国的教育理念一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不理想,进而难以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所以为了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学校开始对小学语文的教学方式进行优化和创新,采用阅读教学的方式,既可以提升老师的教学水平,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促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素质提高,进而为学生核心素质的养成奠定基础。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缺乏先进性
学校制定教学目标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教师指明课堂教学实施的方向,同样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之中也是起到指明教学方向的作用。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部门开始对我国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革,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得以快速发展,但是由于部分学校存在侥幸心理,在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中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进行优化和创新的过程中,只是把这项工作停留在喊口号的状态,并没有落实教学方式优化工作。同时由于部分学校为了省事,直接使用传统的教学目标,以此应付教育改革工作的进行。最终由于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出现教学目标不合理和落后的状态,难以促使阅读教学方式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助力作用,进而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有限,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乃至核心素质的培养[1]。
(二)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教材
由于老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时,过度的追求学科整合的效果,而导致阅读教学的效果被忽视。虽然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的讲解内容涉及多个方面的知识,但是由于讲解的内容较多,反而使得学生的难度增加,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理想。并且对语文老师讲解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语文老师虽然讲解的内容较多,但是其本质还是局限于课本教材的内容。在这个背景的影响下,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不但使得老师的教学任务量增加,导致原本的阅读教学的效果受到影响,使得教学活动出现主次缺失的现象,而且还对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难以起到助力作用,最终阻碍学生核心素质的培养。
(三)教学课堂固定化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导致语文老师的教学思维一直处于陈旧固化的状态,使得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直接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应试教育影响下的教学活动。并且老师在面对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方式的教学活动时,依然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阅读教学方式的效果难以发挥,并且导致语文的教学课堂呈现固定化的状态。学生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学习活动,会使得学生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成长受到阻碍,不利于学生核心素质的提升,甚至影响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二、促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的措施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保障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要想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得到保障,那么就要重视阅读教学目标的设立,所以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就要促使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向着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因此就要从下面几个方向入手,首先要求老师在教学目标制定的过程中,要及时并且充分地了解核心素养的内容,并把核心素养的内容融入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工作之中,以此实现最优的语文教学效果。其次,还要对学生的阅读认知进行重视,让学生明白进行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提升自身的阅读认知和阅读理解的能力以及对阅读内容的情感解读能力。把以上两方面的内容融入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工作之中,可以保障阅读教学目标处于科学合理的状态,并且对学生语文阅读效果的提升起到保障作用[2]。比如,在进行“为人民服务”的教学活动时,老师就可以把核心素养的内容融入阅读教学目标之中,之前这篇文章的学习目标就是了解文章内容就可以,但是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就可以让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阅读,感受作者在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并且借助这个文章的学习,使得学生的个人素养以及爱国意识得以培养。通过本文的学习,以此既可以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还使得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培养。
(二)扩大学生的阅读素材,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想使得学生的核心素质得以培养,那么就要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开始,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无非是依靠扩大学生的阅读素材,并且在这个过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此保障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进而使得学生眼界和知识储备量得以显著提升,为学生培养核心素质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可以为学生素质的提高起到助力作用,因为我国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内容都是选择经典名著的截取内容或者意义深远的文章。在这些文章的阅读过程中,无论是其语言表达,还是写作手法都是值得学生进行借鉴的,并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做铺垫,促使学生健康并且全面地成长。比如,在对“汤姆﹒索亚历险记”这一课进行教学活动时,老师可以在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之后,再让学生对这本书进行整体阅读,以此让学生感受文章的写作主旨,然后在课后练习的时候,让学生进行阅读感受的展示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促使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进而提升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最终为学生养成良好的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三)营造良好的阅读教学氛围,促使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要想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就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并在这个过程中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得到保障,进而使得学生的语文素质得以提升,最终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3]。比如,在学习“北京的春节”这一课文时,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然后老师再进行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氛围处于活跃的状态,进而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得以锻炼,进而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提高,为学生核心素质的养成贡献力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明白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作用,不但可以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得到保障,而且还可以使得学生的语文素质得以提升。因此就要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把核心素养的内容融入教学活动之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满英.“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与研究[J].明日,2019,(45):1-1.
[2]李飞.语文核心素养下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语文课内外,2019,(35):268-268.
[3]梁建兵.浅析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0(1):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