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析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蔡亚萍
[导读] 小学生最大的天性就是好奇心特强
        蔡亚萍
        六安市裕安区韩摆渡镇王桥桂龙希望小学   安徽  六安 237100
        摘要:小学生最大的天性就是好奇心特强,这个世界对于他们充满新奇感,而如今的教育似乎就想扼杀学生的天性,以分数决定教学效果,小升初的压力,让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程序化的知识灌输。快乐的孩子才是成功的孩子,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孩子在快乐的氛围中学生成长,从而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加快小学生知识汲取进度,激发他们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文章客观地阐述了快乐教育理念的内涵特征,探讨了基于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借助情景演绎活动和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提升趣味性,激发学习热情等来维持他们深入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快乐教育理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快乐教育的特点
快乐教育理念主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情境,进而实现教师快乐教学、学生轻松学习,构建师生之间融洽关系,在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为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培养创造条件。结合快乐教育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快乐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表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征:第一,趣味性。趣味性是快乐教育最为重要的特点。快乐教育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相关教育活动等多方面融入趣味性的元素,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快乐。第二,愉悦性。愉悦性是快乐教育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表现出的突出特点,并且这一特点往往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在快乐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够感受到愉悦的情感。第三,和谐性。和谐性是快乐教育理念得以贯彻落实的基本条件,只有师生之间构建和谐融洽的关系,才能够保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顺利推进,快乐教育理念的作用也才可以得到充分发挥。第四,开放性。开放性是保证快乐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以贯彻落实的重要条件,在快乐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生掌握着一定的学习自主权,能够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自由沟通和交流,切身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第五,发展性。发展性是在教学实践中引入快乐教育理念的最终目的,在教师应用快乐教育理念对学生实施相应教育指导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潜能在自主学习中得到一定激发,进而实现个人发展。此外,师生关系不和谐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不注重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直接导致教师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形成深入了解,也无法通过沟通和交流针对学生的学习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指导,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逐渐丧失,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提升。


2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2.1借助情景演绎等活动来强化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以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期间,教师习惯沿用鸭架式灌输方法,长期令小学生被动记录,这类现象明显和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背离,可能会大大降低教学实效。快乐教育强调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倡导积极的快乐观,引导和实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教育。所以,为了改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状况,教师需借助情景演绎等活动来强化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为此,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把其中阐述的情景还原成现实活动或场景,再让学生采用模仿、再现情景等方式进行体验活动,使学生的眼、手和口等多种感官一起投入到学习中,达到思维和身体动态的有机结合,最终理解语文课文的意思,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成效。
如在进行《鲁滨逊漂流记》的教学期间,教师可以预先将收集好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进行展示,让学生在细致的观察中详细了解主人公流落荒岛和长年孤独生活的故事情节,再鼓励学生通读全文来概括中心思想,并安排其自由分组来分别演绎鲁滨逊在荒岛的新奇经历。整个过程下来,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得到一定程度地发挥。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充分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形成对该学科强烈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他们对教材文本内容的理解,为小学生日后的阅读分析和写作能力积累素材。
        2.2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提升趣味性,激发学习热情
如何让学生快乐?让学生能够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主地探究,这样才能使学生变得快乐起来。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感兴趣就会学得好。所以,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了解一篇文章的产生背景、主旨,从而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使他们不再乏味的阅读写作之中迷失自我,从而使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比如,进行《观潮》教学时,这篇课文叙述了一次观潮的盛况,以作者的角度,描述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从而写出江潮的动态变化,描述出大潮的奇特、壮观和雄伟。首先,教师给学生播放钱塘江潮起潮落的视频,让学生眼见其景象,然后给学生找一段音乐,让学生闭上眼,教师进行范读,在景象和声音的共同促进下,学生了解了文章的大体脉络;接着,采用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进来,主动地进行学习与讨论的活动,教师应该在一旁鼓励学生通力合作,帮助学生融入小组之中,对于一些害羞内向的学生,主动找他谈话,帮助学生排除情绪,从而感受观潮的奇特美景,这样学生能够读懂、读通,还可以将文章中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向教师请教。最后,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体会感受,让学生们积累其中的好词好句,抄一抄,背一背,还可以让学生们给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简单介绍钱塘江奇特壮观的景色,从而使教材延伸到生活,进一步强化生活化教学、体验教学的效果。
        3结语
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即在充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创设生动化的感知情境和沿用激励性的语言等来维持他们深入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还能锻炼学生进行适当水准的阅读分析、写作和口语表达等技能,丰富个体的情感体验,为日后更好地落实素质化教育目标提供不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袁天会.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下旬).2017,(11).
[2]龙玉新.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措施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