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吴琼
[导读] 本文主要探究“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吴琼
        徐闻县实验小学 广东省徐闻县 524100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旨在通过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小学生在课堂“读”的效率,激发小学生“读”的欲望,从而促进小学生“写”。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以读促写”的意义;第三部分是核心部分,主要就汲取典范之作的营养、提升阅读效果内化、微课视频激发兴趣三个具体策略来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第四部分是总结部分。
        关键字:以读促写;小学语文;应用
        “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课堂的四项基本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素养中分析、鉴赏和创新的基础。以读促写是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以读促写,既能推动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同时也为后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小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小学生通过阅读来积累词汇、语言知识,来奠定坚实的写作基础,这正是以读促写的核心。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对以读促写有正确认识,巧用以读促写法,来帮助小学生提高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伴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不断重视,新课程改革也逐渐加深,其对教师课堂教学要求越来越高。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以教师为主、以课堂为主、以教材为主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往往教师讲、小学生听,教师读、小学生记,从而导致小学生没有自己读的时间,使得小学生并不能积累更多写作素材,导致小学生写作能力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将小学生作为课堂活动主体,多锻炼小学生自主阅读时间,从而促进小学生写的能力。
        二、“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1.能够促进小学生课堂写作文采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语文写作文采需要逐渐积累,不能一蹴而就,一点一点地丰富知识储备。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的阅读,使得学生通过教材阅读和课外阅读来积累丰富的语文写作文采,从而使得学生在语言组织、结构框架、写作思路等方面都有一个极大的进步,为学生未来写作奠定基础。
        2.能够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很多方面,其中阅读和写作能力就是其中的两个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阅读欲望,旨在通过让学生通过去“读”来提升写作能力,从而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去“读”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将“读”积累的语文文采应用到写作当中,既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利用程度,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以读促写”的策略
        1、以读促写,汲取典范之作的营养
        ?以读促写教学策略是一种新型教育法,要求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阅读是语言输入的过程,可以让小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写作是语言输出的过程,能够让小学生把所学语言进行实际应用。古人云:“书到用时方恨少”,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是在学习中积累的语言文采少。课堂上“读”是至关重要的,多读可以增加语感,积累写作文采,对写作的语言表达、结构布局、思想内容等方面有一个更好的结构框架,有助于提升写作能力。[1]
        例如,教师在讲解《白鹭》文章时,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组织小学生“齐读”此篇文章,将自己觉得文章中优美短语作出标记,通过教师讲解仔细地赏析。如“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索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去品味优良的语句,让小学生通过熟读去汲取句子优美的文采以及写作手法,从未为未来写作打下基础,促进写作手法和文采的积累。
        2、写而有序,提升阅读效果的内化
        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写作,仅仅是为满足学习要求,以及为完成考试。当前教师在教学小学生写作知识方面,往往是以考试写作为目的,要求小学生对一些写作手法和一些优美短语死记硬背,再此基础上用到写作中,这样的写作并不是小学生的真情流露,写出来的文章没有灵魂。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日常教学外,还应该对文章中精华进行分析,引导小学生亲身体会文章作者在写作的意境和情感,从而使小学生形成知识储备,促进小学生写作能力提升。[2]
        例如,教师在讲解《猎人海力布》文章时,教师可以将班级全部小学生分为4个合作小组,每个合作小组负责文章2到3段句子,合作小组之内可以进行段落的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对文章所讲的故事进行赏析,在赏析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对成果进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小组要对文章写作思路、作者写作时的感情、文章写作框架三个方面内容,都要展示出来,通过小学生的展示,可以帮助小学生构建写作框架,提升阅读效果的内化。教师通过提升学生阅读效果的内化来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为学生能够写出好的文章做铺垫。
        四、结语
        总而言之,“劳于读书,逸于写作”,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只有不断去拓展眼界、开展思路、增强思维能力,才能够使写作变得有条理。同时小学生也能够从大量的阅读中,熟悉各种表达技巧,以至融会贯通,结合到自己的文章中。
        参考文献:
        [1]马润馨.以读促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21(02):10.
        [2]宋玉柱.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运用以读促写模式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3):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