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凤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实验幼儿园 3625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国家逐渐对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提高了重视程度。作为广大幼儿开始接受学校教育的初期阶段,幼儿园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发挥着一定影响。所以,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德育教育被广泛关注和重视。如何通过幼儿园教育完成德育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广大幼儿教师深度思考和探索的课题。本文深入探究了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教育;有效开展
引言
素质教育思想强调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共同发展,然而德育教育在五育体系中占据首位,在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家长所坚持的教育意义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对幼儿所具备的综合素养也逐渐产生了新的要求标准,这就需要广大教师深度研究德育教育内容,并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采取合理的教学措施,切实落实幼儿园德育工作。
一、彰显家庭对幼儿德育所发挥的作用
在幼儿园实施的德育工作中,教师通常会对家庭教育结合出现忽视现象,仅仅将德育的重点局限于课堂教学中,不注重家庭对幼儿形成的不良影响,幼儿园应当尽可能彰显在幼儿德育教学过程中家庭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借助家庭与学校的合作,促进幼儿德育取得显著教学效果。例如,幼儿园可以定期为家长传达相关的德育内容,借助短信、群聊以及开家长会等多种方式,促进家长积极与学校进行衔接,让家长时刻关注和观察幼儿在家庭以及生活中的实际表现,对于幼儿出现的错误应当给予及时纠正。模仿是广大幼儿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对正处于模仿时期的幼儿而言,家长可以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为其介绍英雄模范的相关故事,促进幼儿将伟大的英雄模范所具备的良好形象以及行为作为一种榜样进行学习。同时,父母应当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习惯,在幼儿面前树立优秀榜样。在幼儿的认知中,父母具有积极向上、活泼的性格,劳动楷模,办事严谨,对人礼貌、热情,乐于帮助他人。只要是对幼儿提出的要求,作为家长,就必须先做到,为幼儿树立学习的优秀榜样。[1]
二、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对幼儿给予更多的爱
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幼儿的关怀,让幼儿能够在校园生活中深刻体会到爱。幼儿时期是帮助幼儿形成德育素质的启蒙阶段,幼儿尚未全面了解和认识外界事物,对其充满了较强的好奇心,同时幼儿尚未拥有正确辨别善恶的能力。因此,教师在很多情况下如同是一个父亲和母亲,而并非是单纯地一位教师。所以,作为幼儿教育,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需要每时每刻内心都拥有爱,对幼儿应当基于内心深处的去喜欢。不仅需要高度重视德育,而且需要将德育放置于首位,促进幼儿身心实现健康发展。在这个重要的阶段,教师个人素质对于整体的教育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同时对幼儿身心素质的良好发展也具有一定影响。所以,为了幼儿教学的质量的不断提高,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素质的有效提高。目前大部分幼儿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究其根本,除了幼儿自身懒惰因素导致的以外,更为关键的是学校缺乏对幼儿的吸引力。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时刻对幼儿给予爱的关怀,幼儿势必会体会到,如此有助于幼儿真正喜欢上幼儿园具体生活环境。
三、融入游戏元素,落实德育工作
幼儿具有较小的年龄,对于身边事物都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且对游戏活动情有独钟。幼儿教师可以借助幼儿的这一个性特点展开游戏教学,激发幼儿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兴趣,落实德育教育工作。通过游戏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幼儿在游戏过程的享受中获得成就感,或者与其他幼儿一起完成任务过程中逐渐形成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习惯,进而树立团队合作意识。例如,在促进幼儿树立团队意识的教学游戏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分为两组,并让幼儿有序地站成一排。同时教师可以分别为两组站于首位的幼儿配备一个气球,教师负责计时任务,在计时开始后,两组幼儿需要快速传递气球一直到末尾的幼儿手中,哪个小组用时最少结束传递气球的任务,则判定为获胜方。通过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幼儿探索出如何配合团队更好地完成目标的方法,提高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创设德育教育情境
我国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和多样化的节日习俗,是落实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将节日作为载体创设相应的德育教育情境,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体会其中所孕育的中华传统美德,进而更好地完成德育工作的贯彻和落实。在端午节的中华传统节日中,教师可以借助讲故事的方式为广大幼儿介绍节日的形成背景,促进幼儿深入了解历史文化,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为广大幼儿详细介绍端午节特色习俗,如,吃粽子、划龙舟等,弥补德育工作中缺少的传统文化。为了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整体效果,教师可以选择与幼儿息息相关的传统节日,例如,在五一劳动节中,教师可以针对大班幼儿构建大扫除的教学情境,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体会劳动的不易,进而感受现阶段幸福生活的难得可贵,引导幼儿形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精神,如,自己穿衣服、吃饭、收拾玩具等,帮助幼儿建立良好品格。在母亲节或者父亲节的传统节日中,教师可以为幼儿安排给爸爸妈妈洗脚的任务,彰显自己的爱意,引导幼儿学会感恩。此外,在盛大的国庆节之日,教师可以为班级幼儿介绍中国成立的背景,促进幼儿通过革命烈士树立敢于奉献、任劳任怨的精神,利用现阶段中国的成就,促进幼儿建立爱国意识,进而取得显著的德育教育效果。[2]
五、深度挖掘教材,落实德育工作
幼儿园需要积极引进特定的幼儿教材。幼儿教材通常是由国家相关结构和地方政府结合教育整体目标要求一起商讨研究制定的。其中多涉及到的教材都孕育着较强的教育意义,以内幼儿所具备的读图能力相比于读字能力要高得多,所以,教材普遍以图片为主,这样更好地满足了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和分析校次,深入挖掘教材所隐藏的价值观,然后将其通过幼儿容易接受的方式展开德育教育。例如,幼儿教材涉及到的乌鸦反哺相关图片以及绘本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详细的讲解,促进幼儿懂得感恩父母,进而提高幼儿的道德水平。
结语
在幼儿园的德育工作实施故从中,教师需要保持足够的内心和恒心,循序渐进的贯彻德育内容,融入游戏元素,加强德育教学情境创设,深度挖掘幼儿教材,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德育工作的切实落实,帮助幼儿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孟之君.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J].当代家庭教育,2021(18):53-54.
[2]桂嫚秋.试论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德育工作[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1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