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惠
玉林市第二幼儿园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 537000
摘要:幼儿生命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那么,如何让生命教育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幼儿拥有更真实、更有价值的生命体验等问题,摆在了学前教育工作者面前。本文主要从幼儿生命教育活动的设置及开展的角度出发,结合相关的幼儿生命教育活动进行阐述。幼儿时期是人形成意识萌芽的重要时期,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格外重视这一时期的教育教学,对幼儿开展体验式生命教育。
关键词:体验式;幼儿生命教育课程;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幼儿生命教育概述
1.1幼儿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是基于生命、关于生命和为了生命的教育。“基于生命”源于生命的存在是提升生命质量、探索生命意义的前提,顺应自然、尊重自然、依循自然是保有生命的根本,这生命不仅包含自己的生命、他人的生命,还包括他类的生命,人类为了生存需要回溯生命的本真,而非蔑视、践踏他类的生命。可见,“基于生命”的教育主要是帮助人认识、理解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懂得珍惜、保护自然生命,从而形成地球生命的共存共荣。
“关于生命”意为人的生命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即人具有社会生命,因此,关于生命的教育应在社会中培养人丰富的社会属性,完成其社会化进程。需要通过生活教育、公民教育和专业教育三方面培养人立足社会、承担责任的观念、意识和能力。
“为了生命”即追求生命价值与意义。人之为人,在于人的精神存在。摒弃庸俗、消沉,拥有更丰富、充实、精彩及更有价值的生活和人生体验是人生存的更高追求。因此,“为了生命”的教育应引导人正视自我、完善自我,激发其生命的内在动力和活力,追求自我生命的更高价值和意义。
1.2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意义
相关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个人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教师要把握幼儿阶段生命教育活动的内容,促进幼儿茁壮成长。
1)生命教育可以使幼儿认识生命的意义,感受生命的价值
在开展生命教育之前,让幼儿充分认识生命,感受生命的价值,提高幼儿对生命的认知,可以使幼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生命,进而尊敬其他生命。有的幼儿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我是从哪里来”,对生命的认知以及价值的了解有限,所以教师需要积极正确的引导幼儿。
2)生命教育可以提升幼儿爱护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
利用生命教育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使幼儿的生活经验不断丰富,并提升其行为能力,有利于使幼儿通过自身的真实经历体会生命的意义,养成热爱生命的行为习惯,重视自己的生命。生命教育开展的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可以正确认识生命,并保护自身的生命,避免遭受不必要的伤害。
3)生命教育的开展可以培养幼儿爱心,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爱心是每一个社会公民都应当具备的良好道德,同时也是人类情感的主要部分,要通过感染幼儿的内心,使其明白生命教育的意义。让幼儿从自身的角度出发考虑他人的生命,使幼儿对周围的事物产生爱心,明白生命所蕴涵的真正价值,能进一步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2幼儿园开展生命教育的不足
2.1教师对幼儿生命教育的理解不足
目前看来,很多教师并没有重视幼儿生命教育,也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还有部分教师认为比起幼儿对自己的保护,教师和家长等成年人的保护更加有必要。部分教师还因为幼儿年龄小,担心幼儿不能准确理解“生命”,由此一来,幼儿生命教育的开展就难以落实。
2.2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方式单一
大部分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生命是什么”这样的常规主题,导致幼儿难以理解,出现了一定的困难。教师还因担心外出开展生命教育存在安全隐患,所以主要的场地就是幼儿园内,形式上过于单一,使幼儿很难贴近大自然亲身感受,或者进行模拟的安全演习等。
3幼儿生命教育的实现途径
3.1提升教师对幼儿生命教育的认知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自身的行为举止会直接影响幼儿的一言一行,所以应当提升教师对生命教育活动的认知。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了解相关的文件,并明白其中的关键。其次,教师需多关注社会上的动态,通过一些实际的案例明白开展幼儿生命教育的意义。最后,可以通过对教师的培训使教师掌握更加全面的心理学知识。由此可见,在开展幼儿生命教育活动之前,应当让教师有全面地了解,让其明白生命教育的意义以及价值。只有教师明白其中的意义,才能对幼儿开展更好的教育。
3.2教师转变观念,敢于提及生命话题
教师对生命教育的态度是幼儿园生命教育顺利开展的重中之重。幼儿园教师和家长首先要充分了解生命,理解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所遇到的鲜花、掌声、磨砺、低谷等,学会坦然面对。其次,改变传统的观念,幼儿是可以适当接受有关生命的相关概念,只要通过适当的方法和语言表达便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应通过培训学习、沟通讨论、交流分享等方式,开展家长谈论会、教师座谈会等活动形式。
3.3丰富幼儿生命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如果想要有效开展幼儿生命教育,教师就应当在内容上丰富幼儿生命教育,寻找不同的资源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生命的内涵以及自然和社会生命在何种条件下存在,认知生命的价值。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去野外观察大自然,让幼儿观察生长衰败的过程。同时还应当在方式上扩充,让生命教育走出教室,不局限于课堂,体现在生命的方方面面。如通过开展模拟演习,让幼儿近距离感受,带领幼儿通过种植花草树木等方式探索生命的过程。
3.4构建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实践操作模式
幼儿园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体验式幼儿生命教育课程实施的实践操作模式。幼儿先进行多元体验,体验后通过表征交流经验,教师观察与判断,发现幼儿在体验中产生的问题、获得的经验以及待培养的能力,再通过教学、晨会、实践拓展等活动来帮助幼儿积累新经验,提升幼儿对生命的认知;幼儿获取新的认知经验,再运用到实践中进行体验,将认知经验和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一种从体验到再体验的循环课程实践操作模式,既通过多途径、多元化的体验帮助幼儿提升生命认知和生命意识,又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完善生命教育体验课程。
[案例]体验当“妈妈”的幸福一天。“在我们的成长中,妈妈究竟是怎样呵护着我们?”为了让孩子深刻体会妈妈对自己的陪伴与呵护,小班的孩子们开启一次别样的“护娃行动”。午睡、游戏、进餐...在一日生活中,“妈妈”们都要带着自己的“宝宝”,有的给“宝宝”换尿裤,有的将“宝宝”背在背上,有的做饭做粽子给“宝宝”吃,有的给宝宝喝水,午睡时也不忘了哄娃睡觉……孩子们充满着新的期待,护娃行动的历程让孩子们收获责任。在一天的活动中,宝宝需要“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饿了要喂奶,渴了要喝水,病了要看医生,一天忙坏了妈妈们,体验忙碌中包含着心酸和幸福。
4结束语
总之,幼儿生命教育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必需的,同时也是让幼儿的生命成长、生命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由此,要通过各方面不断努力实现幼儿生命教育体验活动的有效实施,使幼儿教育焕发生命活力,促进幼儿的成长发育,提高幼儿的生命质量,从而让幼儿度过一个健康、有意义的童年。
参考文献:
[1]张卫民,王兵.从生命教育视角审视和建构幼儿园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9(4).
[2]周红卫,朱括,郭晓强.生命教育:理想与追求[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