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徐明
[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积极的探索更加新颖高效的教学方法
        徐明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盘井实验小学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6064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积极的探索更加新颖高效的教学方法,从传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转向了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化被动为主动,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推动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本文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策略角度展开论述。
        关键字:合作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合作学习模式是指老师创设合作探究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组内不仅要自己努力完成个人目标,同时也要帮助同伴完成目标,属于一种合作、互助型的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模式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个体间的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关系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自主学习,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和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
        一、现阶段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1、合作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
        由于对新教学理念理解不够透彻,很多老师认为只要让学生动起来就是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贯彻落实了生本教育,对于合作学习小组的人员分配、合作探究内容设置等方面出现疏漏,导致学生虽然采用了合作学习方法来开展语文阅读活动,但是却并没有达到互助学习的效果,使合作学习模式流于形式。
        2、学生参与度不足两极分化明显
        合作学习模式的核心是组内学生全员参与,但是在实际合作学习过程中能力强的学生讨论的热火朝天,能力差的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成为了合作学习的旁观者,未能积极的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导致最终能力强的学生参与度高,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能力差的学生参与度差,长此以往能力差的学生逐渐丧失合作学习兴趣,导致班内两极分化现象明显。
        3、忽视了合作学习中老师指导的必要性
        在合作学习模式运用过程中,很多老师完全放任学生去自主讨论,对于合作学习的进度和效果未能给予及时关注和指导,导致有的学生借合作学习之名却并未落实学习之实,而有的则组内由于意见不一致出现了争吵,学生陷入困境时老师没有及时进行引导导致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大打折扣。[1]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运用策略
        1、从思想上重视,精心设计合作环节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秉承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学习特点上出发开展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引导学生通过组内成员间的互动交流、互帮互助来轻松高效的完成阅读学习目标。

老师要精心设计合作环节,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兴趣,使学生能够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合作学习中来,对于学生的合作学习进度和质量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中轻松高效的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同时得到综合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感受到阅读教学的乐趣和魅力,从而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喜欢上阅读,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科学合理分组,明确组内成员职责
        在合作学习模式中科学合理的进行小组划分是保障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老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以及知识储备情况,然后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科学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使各小组都包含了能力强的和能力差的学生,而且组间能力相对均衡,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在组内进行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也能够促进学生以组为单位开展组间竞争。其次,各小组内要选举出组长并在交流讨论中明确组内成员各自的职责,使不论能力强的还是能力差的学生都能够在组内有事可做,真正做到合作学习模式下全员参与,使学生在互助学习中都顺利高效的完成学习目标,从而使合作学习模式发挥出最大化的教学效果。[2]
        3、营造合作氛围,引导组内互助学习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要为学生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用巧妙的导学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活跃思维,使学生能够积极的跟随老师的引导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并在组内进行互动交流、思维碰撞,打破个人的固化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对阅读内容展开更深层次的探究。比如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这课时,老师首先利用多媒体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然后鼓励学生从自身的生活观察和生活经验出发来开展自主合作探究,使学生积极的在组内展开互动交流,围绕课文中场景进行思维碰撞,将个人经验融入课文理解中,使学生发现其中隐含的逻辑关系,进而完成了本课的合作学习。[3]
        4、开展组间竞争,强化合作学习效果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也可以利用合作学习模式开展组间竞争,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来增强合作学习小组的凝聚力,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将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强化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大大提升了合作学习效果。比如《田忌赛马》这课老师以组为单位来进行合作学习评比,促使学生为了能够小组胜利在组内群策群力,快速梳理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对田忌赛马反败为胜的过程进行深度揣摩,发现课文中田忌赛马反败为胜的关键。各小组将合作学习的结果进行分享,老师对完成效率高质量好的组进行奖励,使学生在激励的组间竞争中不仅更高效的完成合作学习任务,同时也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强化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使学生在无形中得到了知识与综合能力的协同发展。
        总结: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模式,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同时也增强了语文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利用合作学习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在组内的互动交流中更加轻松高效的完成学习目标,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林朝凤.基于合作学习模式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文理导航.2017 (003).
        [2]胡晓慧.基于合作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讨[J].新一代.2019 (013).
        [3]胡艳红.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