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价值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万玥
[导读] 民间体育游戏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
        万玥
        昆明市人民政府机关第三幼儿园 云南昆明  650000

        摘  要:民间体育游戏具有娱乐性和趣味性,可以作为幼儿园体育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幼儿体育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民间体育游戏,不仅可充实丰富幼儿体育教学资源,更能加深幼儿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对弘扬民族精神,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对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教育运用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现状。
        关键词:民间体育游戏;幼儿园;教育价值
        民间体育游戏不仅具有现代体育所具有的竞争性、健身性和文化娱乐性,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淳朴的民族精神内涵,使参与者不仅能达到生理和心理的满足,实现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还能对民族文化心理产生认同感,起到文化传承和加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提高其对于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趣,将一些优秀的民间体育游戏引入到幼儿教学之中,不仅可以提高幼儿对于体育项目的参与兴趣,加深其对于民间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提升幼儿综合素质。
一、民间体育游戏概述
        (一)民间体育游戏的含义
        民间体育游戏是世代相传、分布和流传于我国各个地方的游戏是悠久的民族文化和民众通俗文化不可或缺的构成,是大众以它为前提通过反复锤炼而得到的,产生和流行于各个地方的游戏具有丰富的生活元素,很好地体现了当地的文化特征,是各地风俗的载体。
        (二)民间体育游戏的特点
        1.具有鲜明民族色彩
        民间体育游戏起源于中国民间,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经过不断地演化逐渐形成现大众喜闻乐见的一些传统体育活动,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都有各自的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由于民间体育游戏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游戏中所配有的儿歌一般都是当地的语言,这些都使得民间体育游戏具有相当明显的民族性和地方性。
        2.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民间体育游戏具有较为丰富的形式、种类,通常以一种简单有趣的游戏方式开展,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与娱乐性,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这一特点使得儿童在自发的状况下也乐于游戏,让他们玩中有乐,乐中有学,玩中有得,玩中有创更好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而这些往往都反映在游戏内容的生动具体以及游戏形式的活泼轻松中。许多游戏还配有朗朗上口的儿歌和口令,儿童在这其中边玩边吟唱,情绪积极,始终处于快乐的情绪中。
        3.内容丰富、简便易行
        在组织儿童开展民间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民间体育游戏的角色、规则、动作,初步对儿童进行合作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学会分配角色,遵守规则,协商解决争端内容,以增强儿童的合作意识,发展合作能力,体验人与人相互交往,合作的重要和快乐。有的是徒手进行的。甚至只用儿童的手、脚或身体的某个部位、某个动作就可以玩。有的使用玩具特别简单、廉价,一般来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甚至没有玩具也可以用代替物,如一粒石子、一根绳子,这些随处可以得到的东西便可以使游戏开展起来。由于这些材料没有固定的形式,不拘泥于某一具体的物品,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将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
二、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一)培养儿童团结合作的精神
        民间儿童体育游戏,一般都是组织儿童集体进行,这就有利于集体的形成和教育。而民间体育游戏中的规则,不仅调剂着游戏者相互之间的关系,而且对防止伤害事故,加强组织性、纪律性起着良好影响。这样,在游戏中儿童就逐渐发展了道德责任感及对成人角色的认识和对他人的关心,开始学会与他人合作。儿童必须克服任性、独尊、娇惯等不良习性,学会协调与组织、团结与协作、牺牲与分享、援助与服从、理解与宽容等,形成有益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才能更好地融入集体、参与游戏。
        云南地区广泛流传的骑竹马、推铁环等游戏为孩子创造了快乐的童年,通过游戏,孩子对云南发展历程和文化元素有了一定了解,孩子的思想和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孩子能从中培养良好的品格。游戏中形成的好品格对孩子的成长、整个民族的进步以及国家发展或者人类社会将来的长远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促进儿童的社会交往
        儿童的交往是儿童生长发育和个性发展的基本需要,是实现个体社会化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元素。民间儿童体育游戏就包含着很强的社会交往成分。儿童在民间体育游戏中形成了两种类型的交往关系,一种是现实的伙伴关系,一种是游戏中的角色关系,无论哪种交往关系,都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民间体育游戏还能帮助儿童在交往活动中形成一定的交往技能。民间体育游戏的过程,也是儿童认识生活、了解他人、亲近社会的过程。
        (三)帮助儿童摆脱自我中心倾向
        体育游戏的规则可以帮助儿童逐步摆脱自我中心倾向,树立群体意识,向社会合作发展,其发展的机制是游戏中儿童日益觉醒的自我意识。形成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就可以以他人的立场看自己,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意识到自己在相互关系中的位置,而逐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规则就是促使儿童学会运用规则来协调关系。
        此外,通过游戏,也能养成孩子积极开放、热情有活力的性格。在正常开展的游戏中,孩子心态完全放开,尽情地释放自己的天性,随和的表达自己态度,随意的创新,自己想办法使自己快乐。世代相传、流传于各个地方游戏的玩耍性质让孩子在游戏中感受自由的氛围,基于这点,民间游戏能够促进孩子乐观心态的养成,优良品格的形成以及挑战自我、不断突破、永不放弃精神的养成,最终养成孩子较强的社交能力。


三、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许多民间体育游戏利用的是乡土资源,而大部分幼儿园自然物极少,因此阻碍了民间体育游戏的常态化开展。有些民间体育游戏的器材则准备起来较难,幼儿不能独立完成,必须依靠大人的帮忙,如滚铁环、打陀螺、踩高跷等。此外,部分游戏材料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可能伤及幼儿自身或同伴,如攻城游戏用的钉子、骑马游戏用的竹棍等。这也使部分教师干脆不玩或尽量少玩这类民间体育游戏。
        由于民间体育游戏多属自发性质,因此大部分没有明确的训练目标,且不需要特殊技能,因此容易忽略运动技能方面的训练,使单项技能如走、跑、跳、钻、爬、滚、攀登等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另一方面,部分民间体育游戏技巧性强、运动量大,如滚铁环、跳皮筋、跳绳等,幼儿在玩此类游戏时常常会因技能掌握不好而不敢玩,成为观望者,从而造成运动量不足。而一旦幼儿掌握了游戏技巧,就会爱不释手,从而造成运动量过度。此外,部分游戏只是某一动作的简单重复,难以体现层次性和递进性,如盘脚盘、骑竹马、拉大锯等。
四、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完善对策
        (一)多种渠道拓展民间体育游戏的资源
        游戏器材的充足与恰当,是有效开展民间体育游戏的必要条件,幼儿园可以通过收集、改良和拓展等三种基本手段完善民间体育游戏的材料。在收集方面,一是可以发动教师到乡村收集或购置一些游戏所必须的材料,如“走梅花桩”游戏用的竹节、竹筒等;二是变废为宝,搜集生活中各种废旧材料作为民间体育游戏器材,如收集废酒瓶盖等。在器材改良方面,对于有实用价值和教育潜质,但有一定危险性的游戏,可以传承其方法与结构,改良其材料。如“打苦楝子仗”这一游戏原本使用的是可能致人伤害的苦楝子,教师即可将其改为小纸团。在资源拓展方面,可以遵循“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的原则,充分利用园区和社区环境拓宽游戏范围。如利用园区或社区的沙池进行“寻宝藏”游戏;利用安全卫生的草地进行“推土车”的游戏等。总之,民间体育游戏资源与材料分布较广,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就可以给孩子们创造经济实用、安全环保的游戏条件,确保民间体育游戏有效开展。
        (二)优化民间体育游戏的内容体系
        教育与愉悦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要对民间体育游戏进行整体优化。教师在设计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时既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又要确立有效发展幼儿动作技能和运动能力的基本目标,确保游戏活动的有效性。如“抬轿子”游戏,既能让幼儿体验到角色扮演的新奇和快乐,又能在游戏中锻炼手掌、手腕、手臂的力量。
        在通过幼儿教育推广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建议着重推荐云南地区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间儿童体育游戏,如“跳花盆[]”“弹酸角核[]”“打陀螺[]”等,让儿童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传承昆明市的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文化。
        (三)做好民间体育游戏的组织工作
        安全是开展各类活动的前提。为了确保幼儿游戏时的安全,教师在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时一要加强游戏的安全教育,如正确使用游戏器材,懂得如何避开危险,明白注意事项等,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二是要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把好三个关键关口: 1.活动前的安全关。即要在游戏开始前,检查活动场地、器材是否安全,检查幼儿着装是否适宜于运动,发现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杜绝安全隐患。2.活动中的安全关。首先要合理组织游戏,切忌一盘散沙,教师的视线要关注到每个幼儿;其次对于有益、安全的活动方式给予肯定,面对危险性大的游戏方式则要及时制止;再次是引导幼儿制订游戏规则,并指导幼儿自觉遵守,发现规则不安全或不合理时要及时予以疏导和矫正,并及时调解和化解矛盾,确保游戏继续进行;最后教师要重点关注安全风险较大的游戏和游戏技能掌握不佳的幼儿,必要时给予支持帮助和安全保护。3.活动后的安全关。游戏后,教师应检查幼儿的身体状况,如衣服是否汗湿,及时增减幼儿衣服。若有问题出现,应及时处理。
        民间儿童体育游戏对儿童的娱乐价值和教育价值是明显的,进一步推行民间儿童体育游戏,是传承发展和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佳环境和途径。无论从保护、传承与弘扬的角度,还是从促进儿童的和谐健康成长角度,都应当对民间体育的传承与发展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因此,在引入传统体育游戏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其教育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灵活地把传统体育活动作为体育活动开展的有益补充,既可以活跃体育课的气氛,又能激发幼儿爱好体育,锻炼身体的积极性。既能让家喻户晓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发扬光大,又能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正元.用好体育游戏,促进儿童社会化[J].才智,2018(01):159.
        [2]密渊,段晓娅.儿童传统民间体育游戏的传承与创新[J].体育文化导刊,2018(04):56-60.
        [3]罗小梅,陈湘秀,张娟.学前儿童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探析[J].内江科技,2018,39(08):133-135.
        [4]涂丹.民间儿童游戏的文化变迁[D].西南大学,2017.
        [5]吕斌,姜泽荣.傈僳族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36):208-209.
        [6]王雅菲.民间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12):123-124.
        [7]毛淑娟.民间传统儿童体育游戏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6,14(03):150-151.
        [8]张英贤.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价值及对学前教育的影响[J].亚太教育,2016(22):9-10.
        [9]姜泽荣.民间儿童体育游戏的价值变迁、衰退原因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10):8-9.
        [10]燕精晶.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