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高中数学教学实效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陆丽萍
[导读]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是新兴的教学模式
        陆丽萍
        四川省广元市八二一中学   四川   广元   628017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是新兴的教学模式,旨在加强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使用仍存在部分问题,学生们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传输,并没有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效性,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高中数学;教学实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探究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师生之间的交流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很难有效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教师也不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学生们加以指导,不能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数学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不断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和思考,为学生们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积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质疑,将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没有明确的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需要对学生严格的要求,小组之间的学生不仅仅需要形
成良性的合作关系,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就当前的情况来看,高中数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部分小组成员没有明确的分工,组员们大多担任相同的角色,不利于展现小组成员的优势,同时不利于学生们综合能力的发展。
2.小组分配的形式不合理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十分关键的环节,需要教师科学合理的划分学习小组。
小组合作过程中,组员之间要作好配合,才能不断增强教学任务完成的效率。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平衡小组间的竞争力。在实际划分小组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注重小组间的平衡。
        二、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策略
1.将主动权还给学生,诱发学生合作思考
        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深度思考和探索,例如在阶段性考试过后,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小组评价,又或是对学生个体点评。小组之间不仅仅存在合作,也有一定的竞争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教学任务进行合理分配,展开任务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为学习活动设定基本目标,并完成安排的教学任务。

例如学习函数的奇偶性时,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问题:能够写出一个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吗?或者是非奇非偶函数?如何确定写出的函数是奇函数还是偶函数呢?通过问题诱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对小组探究抱有极大的热情,对问题的切入点较小,但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思想性,便于学生在小组间的交流沟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不断提升学生自身的探究能力,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度的探究,激发学生对数学探究的积极性和热情。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奥妙,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才能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2.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对小组合作模式创新
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等
方面要求很高,且这一学科会有较高的难度,从某种程度上会消耗大量的学习时间。为了减轻学生们学习的压力,数学教师应当加强课堂教学的效率,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确保学生学习的质量。另外,数学教师要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创新,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加强在高中数学中的实际应用。例如在学习“椭圆”这一章节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教学,通过播放动画和相关的ppt,让学生们了解椭圆的绘制和相关参数的意义等数学概念,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为学生们制定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任务,深化学生对椭圆性质的理解。教师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习素养,积极引导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和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间开拓创新,加强学生在组内学习的动力,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教师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展开适当的引导,并适时的鼓励,增强学生小组合作的自信心和动力,学生们拥有一定的学习技巧,能够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3.科学的评价和鼓励,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当践行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学生们展开合理
的评价,引导学生加强组内的培训和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小组间的交流沟通,不断强调学生们相互学习、相互探究,引导学生们进行良性竞争,通过小组间的相互竞争不断推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也可以通过教学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责任心和学习热情,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们适时地鼓励和评价,帮助学生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教师通过小组间的相互学习,不断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思维,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教师可以设置加分制度促使学生们提升在小组学习过程中的动力和活跃性,通过加分制度让小组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促进小组成员间的交流和沟通。对于表现优异的小组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奖励,更加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得出,高中数学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科学合理的选择教学的模式,才能不断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划分小组成员,通过小组间的相互讨论和学习,有效实现教学的目标,同时推动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引导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姜莉莉.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5).
[2]孙灿.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读 与 写 杂 志.2017.5(08).
[3]魏斌.浅析小组合作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神州,2018(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