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元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孔淑贞
[导读] 初中阶段是学生初次接触物理的时期
        孔淑贞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黄岐初级中学  广东省 佛山市  528248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初次接触物理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于物理知识概念还处于一种陌生的状态。在学习中学生往往有一种认知上的障碍,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化的元素强化学生学习质量,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实验不断进行探究。因此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一下如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生活化元素。
        关键词: 生活化  初中物理  实验教学  应用探究
        1.引言
        初中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课程,对于物理知识其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初中阶段也具有重要性。现阶段初中物理教师正在逐渐改变教学形式,在物理教学中能够逐渐采用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将抽象化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容易理解的内容。通过生活化将教学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水平。基于此在本文笔者探究将生活化元素应用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方法。
        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实验教学中更多是注重学生能够应对考试。在初中阶段也会有相应的技能考试,所以教师更多是让学生按照提纲进行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进行实验,对于很多的学生而言其不了解物理实验知识,同时在物理实验前也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从而学生会逐渐丧失主动性。在学习的过程出现一种抵触 的情绪,同时在这样一种学习氛围下,其往往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其并没有更好地将实验内容向学生进行展示,这样的学习效果显然是不够显著的。最后学生在学习中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也是较为关键的一个方向,在教学中教师仅仅让学生按部就班进行实验,这样的形式和模式下学生难以形成系统完善的思维形式,从而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
        3.生活化元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3.1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初次接触到物理知识,其更加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工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活化元素的引用,在教学中能够拉近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在课堂上构建一个 生动、形象、有趣的实验课堂,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物理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物理知识学习实效性,并且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能够保持自主性,在学习中更好地提升自我。
        3.2强化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理解和应用
        物理学科在初次接触的过程中,其必然会存在认知上的障碍,通过生活化元素学生能够通过一种更为直观的方式进行学习,并且能够更好地强化和巩固物理知识,强化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在实验中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将知识点进行应用,从而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更加出色,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的策略
        4.1在实验教学中应用实际生活实例,强化学生理解能力
        对于初中物理教师而言,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自主寻找生活中的实例,并且能够针对学生的生活阅历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物理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一些物理现象。教师可以在学习中通过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课堂知识的结合,在教学中合理应用生活实例,来强化学生的学习质量。
        像是在学习“流体压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打开窗户,然后再拉开窗帘,在风较大的情况下窗帘是直接被“吸”在外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验证这个答案前进行猜想,对于大多数的学生其猜想的结果一般是窗帘向里,因为在教室中能够感受到风,所以学生认为风是向内吹的,从而窗帘自然也是向里的。通过这样一种形式,教师可以在学习中能够帮助学生可以通过理性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而不是仅仅依靠主观理解和感性判断的方式。

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物理知识更加感兴趣,在学习中能够善于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结合物理知识进行理解,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开拓自己的认知范围。
        4.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生活化的实验
        物理实验自然不是仅仅局限于实验室这样一个场所当中,而更多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所学内容,并且考虑到学生所需要进行的实验危险性、难度,进行引导和带领工作。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和分析,并且教师要求学生能够做好实验总结,让学生的实验更加具有实效性。
        像是在学习“密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密度的测量方式判断家庭中物品的密度,像是可以测量家庭中一些首饰,像是金项链、银手镯,学生将其放在盛水的量筒当中,记录排出水的体积,然后直接擦干水分,称量首饰的质量,通过这种方式直接结算出密度,但是学生所得出的密度值与参考值是不一样,学生这个时候应该首先对于自己的实验步骤进行 回顾和反思,确认无误后上网查阅资料,发现首饰往往都不是纯,在其中都会添加一些其他元素。这样的实验方式能够让学生保持严谨,对于实验结果出现偏差能够首先从自身的问题上出发,然后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进行验证,在实验中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并且记录笔记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巩固和总结,从而带领学生在实验学习中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和内容。
        4.3设计生活化探究实验,提升学生探究能力
        实验是需要探究和探索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对于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在学习中面对困难能够积极面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一次探究实验,在实验中让学生学会思考和探究,对于实验现象进行自我总结。
        像是在学习“浮力”这一章节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下将鸡蛋放入水中,其会沉到底下,但是在水中加入盐水能够鸡蛋能够悬浮(未露出水面)。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什么能够导致鸡蛋做到悬浮状态,学生可以进行设想,根据盐水能够判断液体密度提升,所以学生提出设想浮力与液体密度有关,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进行验证,然后在后期还可以继续其他类型的实验,从而能够强化学生实验质量,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有更为出色的表现。
        4.4评价机制的优化,鼓励学生自我反思
        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评价机制进行优化,在生活实验中能够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在实验中能够学到什么,又或者在实验中怎样的心得,像是其可以应用在生活中哪个方面等等。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和带领学生,促进学生能够在实验过程中强化理解,巩固自身的所学。教师需要从学生实验结果和实验过程进行评价,能够对学生的优点提出表扬,对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修正。同时学生在实验后需要对整个流程进行回顾,并且通过这样一次实验能够学到什么,这样的生活化实验才更加具有实效性。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本文中笔者对于生活化元素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在的教学中通过生活化实例的应用,强化学生理解能力,其次是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课后物理实验,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在课堂上通过生活化实验,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最后对评价机制优化的,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最终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吴聪能.结合生活实际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探究[J].广西物理,2020,41(04):98-101.
        [2]武汉有.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探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11):102-103.
        [3]陈海生.分析生活化元素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1):147.
        [4]赵巧生.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8):233.
        [5]陈鲁闽.生活点滴我留意——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践探讨[J].亚太教育,2016(08):146-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