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惠霞
佛山南海区罗村第二初级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倡导课堂主体回归学生。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应基于有效性视野下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方法;
一、运用概念教学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概念之间往往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甚至是具有不同数学内容的概念之间。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注重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逐步形成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物相联系的观点。在概念教学中,通过对比的方式,将概念的本质属性以最集中、最清晰的形式表现出来,使人一目了然,澄清了对概念的模糊理解,区分了容易混淆的概念,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了概念。例如:在复习“一元一次方程”这部分内容时,先由学生说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随后将方程的概念引申到不等式上来,看看有没有类似的特征?学生不难发现已有不等式“一元一次”的特征,通过类比,很容易得到一元一次方的概念.至于学生容易忽略的条件“两边都是整式”,教师应稍作强调,总结。显然,与简单讲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讲述相比,“两边都是整式”这一难点在学生脑海里的印象更深。一个新的概念,在回忆已有概念的同时就被学生接受了,自然教学效率也随之提高。
二、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情境教学法是初中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情境。这样既能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帮助他们完成任务,这就是数学新知识的自主建构。例如:在教学“合并同类项”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在上课之前拿出了三袋混装有一元、五角、一角的硬币,然后请三位学生上来数一数三个钱袋中硬币总数各是多少。过了一会儿,其中一个学生第一个算出钱包里的硬币总数,而另外两个学生直到落在学生后面相当长一段时间才算出钱。造成速度差异的原因是三个学生使用了不同的方法。算出答案的速度最快的学生采取合并相同价值的硬币的方式,将硬币分成三组,然后分别计算,另外两个速度较慢的学生则将硬币逐一相加。这样一来,不同的方法取得了不同的效果,而哪种方法更有优势就直接体现出来了。借助刚才学生的分类思想,我们可以顺利地介绍今天要学的知识“合并相似项”。
这种生活氛围浓郁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数学知识的魅力,以及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运用游戏教学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游戏教学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适当运用游戏,使整个课堂气氛由严肃变为轻松,把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作为教学工作的辅助工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有效地巩固知识,不断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复杂枯燥的学科,知识内容非常分散,在课堂上通过加入游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知识,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相关知识。例如:在学习“概率”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开展竞赛类的游戏。教师可以通过抢答、试卷问答等方式让学生回答一些概率问题,不断巩固知识点,在比赛中宣布优秀学生。通过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概率知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轻教师的学习压力。
四、运用实践教学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拓展课堂教学视野,让学生贴近实际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教师在设置生活化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创设问题的难度系数,真正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生活化实践教学,取得良好的初中数学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圆”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去一个比较空旷的地方玩“套圈游戏”,引导学生结合知识点探讨应该如何站队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套圈的游戏中?通过运用实践教学法开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打破学生课堂学习的思维桎梏,让他们真正立足于现实生活,思考生活问题与数学知识的联系点,提高学生数学知识的灵活性,取得良好的数学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效率,仅仅更换教师或学生是不够的。我们要了解学生和老师自己,认真分析,转变观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在适当的环节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整个教学阶段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许决英.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5):25-26.
[2]文镜玲.应用现代技术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1(02):46.
[3]陈媚娜.优选初中数学新课导入模式,提升教学有效性[J].数学教学通讯,2020(20):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