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数学几何图形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胡静
[导读] 数学学科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一直都是失分的“重灾区”
        胡静
        四川省德阳市什邡市朝阳小学 四川 德阳 618400
        摘要:数学学科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一直都是失分的“重灾区”,尤其是涉及到几何相关的题目时,学生的解题思维明显不够清晰。在此背景下,本文将以小学高段数学几何图形的教学为例,展开策略探究,以期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培养数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段数学;几何图形;教学策略
前言:
        小学高段数学中几何与图形既属于基础知识,就属于能够引入难点的重要内容,简单来说,几何图形的相关知识学习起来比较简单,但是考察起来就比较多元化,既可以出简单题,也可以设置较多困难考点。为了综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新几何图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形成完备的图像思维。
        一、进行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几何图形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针对每一个图形都要展开细致的讲解。刚开始学生的学习兴趣可能还非常饱满,能够沉浸在课堂学习的氛围之中,吸收数学知识,但慢慢的,随着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几何图形越来越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随之下降。在这种背景下,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积极创建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一开始给学生展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让大家思考平时在生活中,我们会在什么地方见到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种几何立体图形。这一步骤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二是为接下来创建课堂前进做好铺垫。学生给出自己的答案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小时候有没有玩过积木呢?其实我们以前玩过的积木就是一个个正方体和长方体堆叠出来的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用长方体和正方体搭建一个完整的几何立体图形吧!”接下来教师可以围绕这一话题讲解本节课的第一个知识点,介绍长方体与正方体,让学生了解这些图形的顶点、边、角等知识。接下来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之前学习过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搭建一个侧面积为“25平方厘米”的小房子。

刚刚上课的时候,教师给学生构建了一个“搭积木”教学情境,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勾起其学习兴趣,随着知识点讲解的逐步深入,教学情境在课堂上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学生可以一边保持浓厚的兴趣,一边学习几何知识。对于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期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将一些原本比较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具体的形象,只需要花费较少的时间就可以理解难度较高的数学知识,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信心。
        二、积极开展小组合作,重视学生主体地位
        教学几何图形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会发现几何图形不同于普通的数学知识,日常开展数学教学教师会,强调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但几何图形的教学更加强调的是不同几何图形之间的区别,也就是纵向教学和横向教学之间的差别。比如学生学会了分数加法之后,学习分数减法也会格外轻松,因为二者的教学难度是相同的,思维逻辑也是一脉相承。而几何图形往往属于横向教学,每一个图形下面都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从图形的特点,图形的性质到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学生都要掌握清楚。就算学生掌握了一个图形的知识框架,不代表学生也能够掌握另一个。比如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几乎没有关联的,教师要注意调整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当开展小组合作,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例如: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行预习,由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得来的,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也可以自己总结出三角形面积计算的规律。上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派小组代表到讲台上来分享自己小组的预习成果。学生进行知识分享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巩固自己预习成果的过程,根据学生的预习成果,教师来调整课堂上的教学节奏,如果学生的预习效果比较好,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到讲台前来为大家讲解这部分内容。既有利于创新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听课专注度。学生介绍完预习成果,讲解完主要知识之后,教师只需要在学生后面稍作补充就可以让学生掌握大量的几何知识。虽然不同的几何图形内容多有差异,但整体的教学框架不会改变,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学生在几何学习方面也会积累下许多宝贵经验,由于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总结:
        几何与图形具有至关重要的权重力,不仅是帮助学生认识物体、分析物体以及了解物体的核心基础,更是为今后学生更高阶段学习的必要前提。所以作为小学高学段数学教师一定要对于传统的几何与图形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与优化,应结合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的教学实践要求进行创新探索与研究。
参考文献:
[1]郑萍.小学数学几何图形的教学策略探索[J].华夏教师,2020(11):84-85.
[2]林苑黛.小学几何图形思维能力的培养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21(08):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