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军成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东平中心小学
摘要:体育作为当代学校教学中一项重要科目,对于锻炼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综合能力、培养实践技能掌握都有着重要意义。还可以把人团结起来,促进个性发展。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德育教育也是重中之重,不仅仅要强健体魄,更要培养和发展思想道德水平。在传统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多数在于培养学生体能而忽略德育,对此,需要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实现身心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教育;有效性
前言:人们常说做事先做人,学校要将学生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就需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把德育目标和体育教学有机结合,使教育内容渗透进课堂教学中。同时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面指导,更好更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价值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1]。是各个年龄段教学过程中,各科教学需要予以渗透的重点问题,小学体育教学自然不能例外。首先,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在同他人的配合下体验到成果的喜悦,让学生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其次,对于学生建立规则意识起到重要作用。在体育赛事中,规则是第一位的,对于不遵守规则的学生会取消成绩,借此让学生名表遵守规则的意义。第三,培养学生意志力。所有体育活动都需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取得成功,培养这一品质对于学生日后学习和步入社会都有益处。
二、小学体育有效渗透德育教育策略
(一)教师做榜样,做好德育教学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学生有着深远影响[2]。同样,在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准备过程中,要求教师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在教学活动进行中和日常生活中谈吐文明、语言规范、言出必行,为学生树立榜样,建立良好教师形象。让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熏陶中达到德育教育目的。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健康且朝气蓬勃的特点。借此感染学生,加强学生对仪容仪表的正确认识。教师日常用语更要简洁明了、精简大方,在幽默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前提下,也要切忌庸俗和低级。例如,部分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活动时,对于的动作慢和不配合的学生或许会出现言语粗暴的情况。
这样不但带打消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是起到反作用。
(二)结合教材做好德育教育
课程教材是学生学习内容设计的载体,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体育教材中有着多元化的体育训练内容,然而由于各地区地理环境差异和器材配置方面的问题,在日常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容易做到完全贴合。这就需要体育教师结合教材和当前环境特色,根据学生基础动作的掌握程度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教学安排。利用教学环节进行常规训练,提高课堂规范化和制度化[3]。通过建立常规进行思想作风、组织纪律等德育教育,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和优秀思想品质。
正是进行体育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积极性,讲解课程目的和注意事项。在体育游戏和体育竞赛过程中,有目的的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机制果敢的优秀品质。通过队列练习培养学生组织性和纪律性,提高反应速度和身体协调能力,让学生拥有朝气的精神面貌;通过拿取和归还教学器材,可以使学生养成爱护公物、团结集体、热爱劳动等良好品质。
例如:在《丢沙包》这一游戏中, 锻炼学生身体协调和手眼协调能力。在开始活动前,要提醒学生遵守游戏规则,如沙包不可以击打脖子以上和小腹脆弱部位。体育教师将课堂教育和德育有效率的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思想教育水平,全面渗透和发展学生德育。
(三)给予学生正面的、有引导性的评价
教师评价对学生有着较强的积极促进意义,是教师对于学生当前阶段对于技能掌握和心理学习情况进行的一个总结。这就要求教师重视教学评价,运用这一点来引导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发展。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及时发现学生优点,对此加以鼓励和表扬。运用恰当的言语激励使学生可以更轻松积极达到参与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并从实际出发,结合体育竞赛,培养学生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发扬刻苦拼搏的精神。对于表现较弱的学生来说,要学会把批评放在表扬之后,先夸奖学生做得好的地方,再点出不足之处,避免打击学生积极性和自尊心。
结论: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教育势在必行,它对于学生日后学习和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小学体育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树立示范榜样,重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小学生正确竞争意识,积极参与团队合作,更好的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静.融德于动 身心共育——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的思考[J].小学生(中旬刊),2021(05):25.
[2]胡林冬.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德育渗透[J].新课程,2020(44):40-41.
[3]张佐宁.新课改下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究[J].考试周刊,2020(54):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