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敬亮
广东省雷州市附城镇麻演小学 广东省 雷州市 524200
摘要:伴随着当今新课程的改革,对小学数学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一定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德育与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并不断挖掘德育的元素,从而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这也要教师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德育进行有效的渗透,这样既可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本文主要对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以利于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德育;策略
引言: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将德育的教育渗透在其中,可以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数学作为一门小学的主要学科,如果加强德育的教育就可以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小学的阶段正是培养学生基础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教师一定要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发挥德育方面的最大价值。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我们国家的教育领域不会将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有很多教师都会选择运用早期的教学方法,他们会认为最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其他能力以及思想道德上的教育。在早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在实际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自己在讲台上面讲,学生在台下听,从而导致学生进行被动的学习。而且,有一些教师也并不了解德育的内涵,从而不能与课堂的教学进行完美的结合,最终导致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单调乏味,没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热情[1]。
二、新课程下对德育的重视程度
现阶段,我们国家依旧处于经济以及政治正在不断进步的时期,人们的生活以及物质水平正在不断的提高。因此,就会更加重视于精神的文化,而将其渗透到教学中也是希望人们可以在上学的时期就培养出德育的思维。现如今,学校不仅仅会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还会对学生的德育进行评价。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在教育的领域中,德育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也就要求着学校以及教师一定要将德育渗透到实际的教学中,做好德育的教育,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德育的思想。
三、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对学生进行数学历史的教育
在实际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激发起小学生对数学进行学习的热情,教师就一定要注重对数学的历史进行教学,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变革的过程,从而有效得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单调得教学变的更加充实。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圆”时,就会涉及到圆周率。这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解公元前2世纪中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上将圆周率的取值定为3。张衡后来又计算出其取值约为3.162,过了很长时间,我们国家的数学家刘徽通过自己的办法,确定出圆周率的近似值为3.1416。最终,数学家祖冲之将圆周率的近似值精确到了7位的小数,在之后的800年里,祖冲之计算所取得的圆周率值都被认为是最准确的。对于学生实施数学历史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调动和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的热情,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帮助和促进他们对数学历史进行一种自主的探索和学习,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营造良好的环境
我们都知道,对任何一个人来说,环境的潜移默化能力影响特别大的,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不仅仅会扩展小学生的思维,还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笼统的德育教育,是不能取得很大的实际效果。在实际地进行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用自己的语言举止去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情绪和环境,用平等以及激励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如果我们让学生在这种优秀的课堂气氛下认真地进行自主学习,就一定会有效地帮助我们的学生树立互帮、相处和共同发展的意识。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比例尺”时,教师就可以将比例尺的运算方法传授给学生,之后在班级中组织一场计算比例尺的比赛,谁计算的又快又精准,教师就可以奖励这名学生一个小奖品。教师也可以让其他同学在课后超越他,如果成功也会获得相应的小奖品,失败的也要给予鼓励,从而让学生能够互帮互助,将运算的技巧进行分享从而帮助小学生形成学习的自信心,并在课堂中为学生渗透了积极向上、乐观的品质[2]。
(三)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在对学生进行实际的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做到不受到教材内容的限制,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扩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虽然教材中的内容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但教师如果对其进行扩充就可以为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实践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在实际进行小学数学课堂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利用不同的实践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要想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践的活动中,教师就可以调整实践活动的风格,使实践活动具有趣味性。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带来一些圆柱的罐子,以及相应的颜料,并将学生划分成小组进行“粉刷罐子”的实践活动。教师可以为每一个小组分发表格,让学生将测量的工具以及结果进行记录。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测量来计算出罐子的面积。最终,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动手粉刷罐子。运用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还会让学生拥有了小组合作的意识,从而有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将德育的教育进行了完美的渗透。
(四)发挥示范作用
在实际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学生的示范作用以及教师的各种严格要求等都会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的学生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的榜样和示范功能主要是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去影响和感染到学生,用自己严肃的教学风格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去影响到学生。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穿着端庄、表达清晰,具有逻辑性、板书整齐、写得规范、对任何一个学生都拥有耐心等。这样就能够使得学生们在老师的榜样下,潜移默化地接受到了影响以及对他们的教育。而对于学生起到示范作用主要是需要我们的教师找出表现比较好的同学,并利用这种榜样激励其他的学生。例如,对于学生上课听讲的程度、作业的整洁程度等进行评价,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从而起到示范的作用,最终有效培养学生认真、严谨、勤奋的学习态度。可以将德育渗透进来到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我们的学生独立思维、克服困难的精神,帮助我们的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将德育教育的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将德育的教育进行有效的渗透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既能够帮助我们小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养,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我们小学阶段的孩子都作为我们祖国的一朵花,祖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希望。所以,一定要将德育渗透到教育的领域中,不仅需要在数学这门基础性的学科中对其进行培养和渗透,任何一门学科都与我们对于德育的培养密切相关。而且教师也必须在课堂上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从而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全方位渗透,促进小学生成长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敏.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47.
[2]何伟娣.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