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珠
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第二实验学校 福建 三明 365200
摘要:学生在学习数学时需要具备缜密的思维,才能攻克数学难题,尤其数学的难度逐渐增强,学生要逐渐具备数学问题意识,以便更好的应对将来的数学课程。我国是应试教育国家,这一点对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产生影响,他们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缺乏重视,久而久之,很难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生也就无法自由的表达自身的想法。对此本文提出三点建议,希望帮助教师解决教学的燃眉之急。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现状
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这决定着我国未来人才的素养,然而很多教师缺乏经验,他们注重完成常规教学任务,将重心放在灌输学生数理知识方面。还有部分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时缺乏有效的方式,下面先介绍其中的一种方式:问题导向。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追赶上课进度,没有将时间用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学生也就很少有机会能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问题意识很难培养起来,对于这些传统的教学模式,需要我们不断改进,将学生培养成新时期所需的人才。
一、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现状
1教师提问代替了学生的提问
教与学是两个紧密相连的活动,而学生通常只能被动接受与聆听教师灌输的知识,在课堂提问环节也是如此,教师提问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学生的提问,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思维变得非常固化与保守,也就不能对现有知识进行质疑,无法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这是当今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教师未能给予学生提问以正确评价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当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点发表自己内心疑惑或者提出自己观点和意见时,有一部分教师会表现的比较不“淡定”,这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学生的这种做法是为了挑战自己作为教师的权威,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通常情况下会粗暴打断学生的质疑。长期收到教师的这种对质疑会引发学生的消极反应,学生变的不敢在课堂上质疑问题,问题意识的培养自然也成了纸上空谈。
二、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1鼓励学生勇于质疑
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的学习保驾护航。所以教师应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成长空间。同理,要想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要求教师也应做到不以自己的看法取代学生的看法,而是放手让学生自主针对所学知识点大胆质疑、提出疑问,并以此为基础得出正确的结论或答案。
对此,笔者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进行了积极尝试。如,在教学“看图找关系”这节内容时,笔者没有将教材大纲当成唯一的教学依据,而是让学生自行组成学习小组,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浏览,在此基础上将自己遇到的学习难题以及不懂的知识点大胆表达出来。
在笔者鼓励下,学习小组积极踊跃地发言,有的说“这些图属于什么性质的图?”“为什么这些图能代表相关数量之间的关系?”“用示意图的形式表现相关数据信息,存在哪些优势?”“除了教材上这些图,我们还能找到哪些看图找关系的例子?”……从学生提出的问题看出,学生在初步理解教材中的知识点时,逐渐变得勇于质疑,勇于将心中疑惑表达出来,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有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还有利于他们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看图找关系”相关知识点,充分证明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给予学生积极质疑空间的切实可行性。
2及时给予学生有效评价,增强学生质疑的信心
在上述内容中已经提及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没有对学生潜在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与挖掘,致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获得长足发展。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必须在他们勇敢表达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的同时,给予其及时而恰当的肯定与激励。这样既能在很大程度上维持小学生的质疑热情,而且也有助于其数学问题意识的可持续性进步。
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这节内容时,笔者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将五个小立方体搭建成立体图形,然后分别从上面、正面、左面看立体图形,会看到什么样的形状?但学生的思维却并没有仅仅局限于此,而是提出了如下诸多的“新问题”:将五个小立方体搭建成立体图形,从不同角度观看,会看到各不相同的形状。这种情况是否适用于其他若干个由不同小立方体达成的立体图形?是否有个数及摆放位置上的限制?在学生提出了这些崭新的观点之后,笔者没有粗暴打断他们,而是鼓励了他们勇于质疑的勇气,当众进行表扬与肯定;随后,笔者针对这些问题给予详细地解答。这些问题看似是学生脑海中的奇思妙想,但实质上却与“观察物体”这节内容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点存在着紧密关系,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点。从此之后,学生在将来的数学课堂上变得更加踊跃,乐于表达自身想法,使自身的数学问题意识得以进一步发展。
3逆向思维教学
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运用正向思维讲解知识外,还可以尝试运用逆向思维转换学生的听讲状态让学生对教师抛出的问题进行质疑,然后让学生自行结合小组展开讨论,这样便让学生获得了课堂主动权,能让他们深入沉浸在探究问题的氛围中,教师要发挥自身指导作用,学生在讨论时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由教师进行讲解,如此一来,学生将彻底改变被动学习状态,成为课堂小主人,能够以平等身份和教师交流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运用有效方式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而通过逆向思维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此外教师还要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有勇气对问题进行质疑。
总之,当前,学生的学习状态比较被动,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思维就变得保守和固化,不能对知识进行质疑,缺乏良好的问题意识,这是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过程存在阻碍。部分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时缺乏有效的方式,他们将重心放在常规教学任务上,只关注学生掌握数理知识的程度。而学生具备数学问题意识对将来的学习非常关键,但是很多数学教师缺乏经验,这就使得在培养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缺陷,但小学数学教师不能轻易言弃,而是应迎难而上,寻求切实可行的办法,这样才能在保证教育活动稳步进行的同时,能够使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获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项维芳.小学数学“问题意识”现状及策略初探[J].江苏教育研究,2014(05):60-62.
[2]欧春艷.在“问题”中找契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及策略[J].中华少年,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