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汉金
汕尾市城区新城中学
【摘要】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日臻重要,教师的教学活动要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作为物理教学关键环节的习题教学更要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技能训练,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态度等方面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习题教学;能力;途径
核心素养属于新课改当中的重要内容,而且可以为教学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指导。因此在开展物理教学的时候,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选择对应的习题,完成教学的任务。同时,在物理学习当中,有着无数的习题,需要将核心素养培养贯彻到实际物理教学当中,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另外,为了提高教学效率,需要坚持按照高中生的学习需求,加强学习物理知识,促进学生物理成绩的提升。
一、物理核心素养的涵义
目前世界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公民的素养有着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核心素养培养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在物理教学当中也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物理核心素养属于学生在物理学习当中需要具备的重要能力,其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其包含物理理念、发散思维、探究能力等。采用物理核心素养作为目标带动教学改革的进行,可以使物理教学质量得以提升。同时,需要意识到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继承先进的教学方法,也可以进行创新教学内容,最终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
二、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落实策略
(一)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侧重“物理理念”的形成
老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不仅需要传授学生丰富的物理知识,也需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所以,老师需要利用习题教学的途径,采用不同的习题,使学生了解物理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际教学当中,习题教学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但是高中物理知识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因此老师可以选择包含不同物理知识的习题,使得老师可以在习题教学当中,重点传授不同的物理知识,可以使学生意识到习题教学的作用。同时,老师在进行习题教学的时候,选择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逐渐养成有效解决物理难题的能力。教师在开展习题教学的时候,可以选择教材当中的题目,接着联系此题目的相关知识,做好相关解析,使学生可以掌握其中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物理老师选择的题目可以为:半径选择为r的一个竖直的圆环A安置在木板B上面,接着把木板B放在水平面上,在木板B的两边均采用一个木条进行固定,保证B木板不会出现移动,接着在竖环的最低位置放上一个小球C。三个物体有着一致的质量,均是m。目前施加一个瞬时的速度在小球上,其速度是Vo,这时小球在竖环中做一个圆周运动,可以忽略小球和环之间产生的摩擦,则施加的瞬时速度为?面对此种题目,老师可以让学生联系所学的知识,寻找解题的方法。许多学生经过思考之后,可以获得清晰的思路,获得准确的答案。经过此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使学生积极进行思考,也可以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塑造学生的“物理品格”
物理知识对学生来说有着较高的复杂性,物理知识当中许多知识有着一定的难度,因此老师传授学生知识的时候,需要联系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工作,使学生可以领悟物理学习的乐趣。而且老师经过习题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学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获得更快的解题方法。此种方法,不但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以提升,也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能力。老师在开展物理教学的时候,需要联系学生的不同要求,然后根据不同的要求做好教学工作,才能使学生学会更多物理知识的同时,提高解题能力。
而且在高考中,物理知识有着较大的作用,因此教师教师需要不断针对学生采用习题教学的方式,这样教师才能更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让学生更全面的学习物理知识,并把握好学习的方式,进而提高高中生的学习能力,让高中生可以更好学习。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从而塑造学生的“物理品格”。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从无力本身的特点出发。很多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可以见到的,而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互联系,因此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时候需要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有趣性,从而更好调动学生,让学生可以在日后更好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物社会责任意识。此外,教师还需要通过适合学生的方式来开展相应的教学,注重引导学生,让学生可以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机和,以此来完成学生的学习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学生在小时候都经历过荡秋千的游戏,因此教师便可以找到一道题目关于荡秋千的:荡秋千的装置主要由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竖直刚性杆组成,其质量为M。荡秋千的人则是可以用质量为m的小球进行替代,使用固定长度的绳扣住B和刚性杆的顶点,然后把小球B在水平面上进行放置,在运动的过程中不需要考虑阻力,实现A的稳定不动。
(三)改进教学方法,完善的学生核心素养
改进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社会情绪,完善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首先,需要发挥教师的模范作用,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在习题讲解教学中,尤其在分析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模型的建立、解题的步骤、书写的规范性等方面要做好榜样模范作用。课后在学生的练习和作业中严格要求和狠抓落实相关要求,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形成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的综合素质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其次需要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在习题教学中,教师切忌“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应该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参与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增强学生的思维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师生和生生的讨论交流、小组合作探究等环节上,教师要培养学生勇于表达和接受不同意见,教导学生遇到问题和困难要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相信办法总比问题多,教师的谆谆教导必然会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好的立足社会。如一根长约3m的尼龙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可能在70~80N之间,为了较精确地测量出最大拉力,一同学到了力学实验室,实验室有:钩码2kg、0.5kg各一个,带毫米刻度的米尺一把;两个物理支架;一根长约1.5m的刚性直杆;软垫若干个;水平仪一个;弹簧秤两个量程均为50N。根据现有器材,完成以下任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为了更好教授学生知识不仅需要教授学生大量的物理知识还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可以通过习题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度,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能力。对高中生来说,物力是一门必要的学习科目,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可以让学生逐渐感受到物理知识的有趣性,这样教师才能更好教授学生知识,从而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发展,并提高学
【参考文献】
[1]吕康社.从ABS制动痕迹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7(8):11-12.
[2]沈文炳.基于核心素养的习题教学[J].物理教学探讨,2017,35(3):25-27.
[3]刘长灿.教师有意识课堂有渗透教学有效果——在习题教学中提升物理核心素养[J].物理教学探讨,2017,35(3):71-73.
[4]林绍湄.高中物理习题教学对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6(96):14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