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玲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阳第四小学 广东省 惠州市 516100
摘要:网络时代信息的传输更加便捷,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及智能终端和计算机手机等获取大量信息,而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这些内容良莠不齐,存在很多负面信息和不良信息,这是网络时代的一个主要特征。在这种环境下,小学生的成长很容易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尤其是网络上一些负面信息和内容很容易对青少年的身心产生不良作用,影响到其健康成长。这种局势对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能力和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简要分析了网络时代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时代;班主任;德育工作;问题与措施
前言: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小学生每天生活在网络环境下,身边充满了新思维、新观念、新信息。虽然能够开拓小学生思维、拓展小学生知识面,但是也使小学生更容易接触不良思想,形成一些错误、片面的价值观念,对班主任德育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同时,网络时代又给班主任德育工作带来了新契机,如交互、开放的网络可以拓宽德育工作路径。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应认清网络时代对小学生及自身德育工作的影响,积极探索新时代德育工作途径,不断提升德育工作质量。
一、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
互联网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使许许多多的行业和个人从中受益,学校的教育工作也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然而,由于网络信息技术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密集的覆盖率等特点,小学生也很容易受到网络信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大了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难度。
1.思想情感发生偏离
对于小学生而言,学生的各方面还不成熟,处于思想的幼稚期,也是人生重要的发育阶段,在教育界中,这一阶段被称为教育的危险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小学生情感方面极其丰富,但是这种丰富的背后夹杂着不稳定因素,缺乏很好的自制能力,对一些事物没有是非观念的对错,极易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如果小学生在社会中遇到一些不良分子的引诱和误导,就会在脑海中产生错误的观念,使其在行为方式上发生偏差,对小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2.逆反心理的存在
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独立意识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独立意识逐渐增强,一部分学生会出现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的出现标志着学生基本上对某些事物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但是更会出现对父母的意见和做法以及老师的管束产生强烈的抵制。学生的自我意识一旦“激活”,如果学校和老师对其德育工作开展的不到位,没有任何措施能够平衡学生的心理发展,学生容易被引诱到歧途,从而形成不良的个性与心理,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极其不利。
3.社交能力不足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虚拟化的社交软件层出不穷,这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社交范围。由于小学生适应新科技的能力较强,其对大部分的社交软件也有了基本的认识和操作,这让他们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成功和喜悦感,他们在交友软件上发布信息,寻求网络好友的关注和交谈。但是,这种虚拟化的网络社交平台存在着极大的危险,不仅弱化了学生的交友能力,而且也常常伴随着欺诈、勒索和猥亵等危险因素。由于虚拟的社交平台隐藏了对方的真实信息,所以很多时候某些危险的信息会悄悄地侵蚀着学生某个领域中存在漏洞的角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上当受骗,小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因此虚拟化的社交平台会使学生迷失其中。
4.小学生特殊的心理环境
(1)承受能力脆弱,无法面对挫折
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宠溺和娇惯,让孩子心理承受能力极弱。孩子在家庭中往往唯我独尊,尤其是存在隔辈亲的情况,他们从小就受到大家的宠溺,面对挫折毫无抵抗力,一点点挫折和困难就会让学生不知所措,甚至出现极端行为。
(2)小学生感恩之心缺乏,只懂得一味索取
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过分关心和爱护,导致目前小学生缺乏感恩之心。他们做任何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只懂得索取,而不懂得付出;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能从其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二、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对策
1.更新德育观念
小学班主任应改变传统德育观念,正视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灌输理论的模式,积极发挥学生主动性。在网络时代下,小学班主任应在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和家长创建讨论组,对小学生感兴趣的题目进行讨论,交流观点。从而发现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缺陷,并加以针对性的教育。另外,教师不能一味否定网络,应认识到网络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2.利用网络途径,创新德育教育形式
网络的发展让沟通变得简单。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这种德育教育的形式易于让学生接受,也可实现德育教育模式的创新。首先,教师可以以互联网为纽带,建立班级微信群;其次,教师可以定期在群里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也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在群里发言,并将自己生活中经历的好人好事发布到群里,构建正能量的班级群聊;最后,教师可以在群里向学生推广一些优秀的德育教育文章、图片以及视频,引导学生从中学习高尚的道德品质与情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德育教育当中,实现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创新。
3.提高小学生对网络信息的明辨能力
城市学生基本上每家每户都安装了电脑和互联网,而农村地区安装互联网的家庭也达到七成。很多家长对学生的上网行为基本不关注,因此学生在放学后往往花费大量时间上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互联网上一方面可以获取很多信息内容,促进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但是另一方面,互联网上的负面内容也会影响到学生个人思想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导致学生受到网络上负面信息的影响,不利于学生自身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身心的健康协调发展,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强化针对学生上网行为的引导和管理。老师可以为学生推荐相关的学习网站,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此外,班主任还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深度合作,让家长对学生的上网行为进行管理,促使学生多接触健康积极的网络内容,促进学生个人在思想精神方面实现健康成长,促进学生个人道德的全面发展。
4.家校合作,提升德育管理品质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家长进行配合,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家长忙于工作,缺乏对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支持,而在当今网络时代,网络使教师和家长的交流变得极为便利。学校可以在学习网站上开设家长专栏,向家长宣传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引起家长的重视和配合。另外,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加强和家长之间的联系,汇报学生的情感价值变化,商量教育对策。家长通过网络配合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正确引导,从而全面提升学生道德素质。
总结:在网络遍布生活各个领域的今天,网络不仅给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而且对我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文献:
[1]高小兰. 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 新一代:理论版, 2020(5):136-136.
[2]陈夏艳. 论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启迪与智慧(中), 2020(2):90-90.
[3]洪春燕. 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知识窗(教师版), 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