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在初中美术课中融入德育教学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吴金洁
[导读] 在教学活动中,德育的开展形式相对多样
        吴金洁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新纪元学校
        摘要:在教学活动中,德育的开展形式相对多样,通过开展德育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开展素质教学过程当中,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美术教育,在美术教育中融入德育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和价值。
关键词:初中美术;德育教学;素质教学
        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对于身边事物充满了好奇。但同时,他们处于叛逆的年龄段,希望拥有自由的生活空间,对于规则约束充满了反感,所以对初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相对重要。美术课对于学生来讲是一门兴趣性较强的科目,在美术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可以引导学生积极的开展学习活动,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
一、营造情感氛围,优化导入艺术
        老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展现出艺术的价值,建立更加宽松的学习空间,从而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美术教学的作用。如在《静物写生》的教学活动中,绘画构图知识是教学的难点,因为书本的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很难掌握,这就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为学生创造灵活的学习空间。
        老师首先要应用多媒体,全面展现《狼牙山五壮士》的课文图片,并进行相应的引导:学生在学习文章内容之后,要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课文的理解,从而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进行多方向的思考:画家是如何展现五壮士英勇杀敌的画面的?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构图方式?换成其它的构图形式可以吗?于是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全面理解文章图片的内容。
        三角形的固定性较强,它能展现出事物的生命力,标志着革命必胜。学生在参与课本学习过程当中,可以学习革命家不怕牺牲的精神。
二、探究知识重点,美化教学环节
        这些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整个教学阶段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形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通过实践活动,形成更好的学习效果。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差异表现,解决学生的不同要求,通过情景活动的全面创设,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在美术欣赏活动中,要应用课堂内外的条件,采用故事的形态,引导学生进行课文欣赏。如从《达芬奇画鸡蛋》的故事入手,让学生可以谈一谈对画的理解,老师在参与过程当中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全面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思考。
        通过积极讨论,让学生发表个人的不同观点,为学生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空间。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控制教学的整体节奏,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同时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开展教学工作,形成表率作用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老师要言传身教,为学生做好表率工作。在美学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建立一个开放性的学习空间,通过其它学科的全面融合,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和快感。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展现个人的思想作风,以自身的道德风范影响学生,从而潜移默化的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让学生通过老师的影响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四、激励知识创新,升华教学思想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要应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参与更多的课外活动,从而升华学生的思想,丰富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1.在实践活动中开展创新教育
        以七年级下册的《面具》为例,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作品的欣赏,并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同时,老师要展现出国外脸谱艺术的精髓,通过艺术材料的整体对比,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八年级上册《生活与设计》等造型工艺课中,老师要合理地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通过问题的自主研究,全面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更强的认知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审美体验,促进学生创新力的形成。
2.介绍传统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传统绘画中有着大量的山水描写,它经过了数千年的沉淀,有着较强的艺术价值,在世界绘画史上较为少见。在表现形式上,它与国外绘画有着相同的特征,并且有着较强的民族特性。中国的传统艺术有着较高的成就,它体现出了民族的智慧。通过传统艺术的教学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五、抓住教学过程中德育的契机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展现出思想教育的价值,老师要抓住德育教育的机会,形成较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老师全面关注学生的实际表现,一旦找到德育教育的入口,则要借助机会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例如,老师在开展《纸盒设计》的教学活动中,除了让学生感受纸和包装的艺术价值之外,同时要让学生认识到假冒伪劣产品利用包装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从而让学生在制作精美包装的过程当中,认识到假冒伪劣产品利用包装进行销售是一种可耻行为,从而形成较强的社会责任心。
总结
        在课程改革推行之后,老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老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宽松的学习空间。老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创造不同的学习情境,使得学生有着较强的情感体验。同时,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融入德育教育,让学生不仅能够感受传统艺术的价值,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
参文献
[1]孟圆. 初中美术课色彩情感教学研究[D].鲁东大学,2020.
[2]李迎晓. 烟台剪纸融入初中美术教学实践研究[D].鲁东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