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蕾
内蒙古,兴安职业技术学院,137401
摘要:当前教学领域中的专业教学机构,主要是以面向社会供给优秀专业人才为方向。所以确保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充分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类专业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包括室内设计专业。学研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践能力的提升,因此后续的分析讨论当中,将以室内设计专业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方式为主要方向,为专业领域的教学改革提供有利意见。笔者将分析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研结合教学方式,以期能为室内设计专业教学的完善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室内设计;学研结合;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室内设计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践意义
室内设计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能有效帮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掌握所学设计专业的知识及技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进行项目时,学生可以从实践过程中了解到企业模式下设计工作所涉及的各项技术及内容,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自身的真实水平,发现工作时的不足,然后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弥补学生设计上的缺失。创新产学研模式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到企业真实的运作流程,在学习中明白以后工作的方向,从而提前做好职业规划,结合自身的优势及兴趣,选择发展方向。室内设计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室内设计课程目前教学状态分析
室内设计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集合操作性和知识性、应用性和市场性为一体,鉴于此特性,要求教师在授课期间把操作性和知识性、应用性和市场性全面结合。从室内设计专业角度考虑,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成为一名企业需要的室内设计师。人才培养是一个逐渐递进的发展过程。因此,在很多专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都是递进式的发展专业知识能力的教学过程模式,依据这一规律进行课程设置。以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较为专业的理论训练。本学科结合室内设计本身,要求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具备空间设计呈现能力、主流设计能力、基本应用技能等,要求学生具有行业的管理层工作能力、施工工艺应用操作能力等。以专业内容为主体教学的形式过于缺少活力,显得简单而沉闷,致使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不高、学习鼓噪乏味缺少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学习效果不理想。这种乏味的教学方式使人才的培养与市场的需求不相符,完全脱离于社会需要的人才。
在此种严峻的形势发展下,如何更好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社会实践应用能力,使理论有效联系实际是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以及教学的关键。在教学方法上,教师根据自身的讲解进行教学与实践相结合;课程体系创建上完善专业的交叉性和整体性。学生能够很好的掌握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应用没有设计的创新性,使学生成为一名高级设计人才。但根据调查,目前从事本专业设计工作或者自主创业的两种就业形式的就业率并不高,主要原因还是由于人才培养不符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学生不能快速进入工作状态,缺乏实际工作能力导致的。
3高校室内设计专业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3.1在室内设计专业实行“定制培养”式人才培养新模式
“定制培养”是工作室的一种全新形式,旨在发挥企业和学校的双重优势,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动力,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室内设计专业“定制培养”式人才培养新模式就是要高校室内设计专业与建筑装饰类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学校与企业建立“定制式培养”机制,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用人单位每年以合作班等形式在高校室内设计专业预订毕业生,可在学校设立以企业名字冠名的“定制培养班”,实现高校为企业量身定制人才,定制培养班中学生毕业后可全部到用人单位就业。
定制培养中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学校主要负责调整现有的教学计划,配备订单培养课程教师,安排企业技术人员来校上课;配合企业完成定制培养学生的面试工作以及组织安排学生到企业内实习工作;指导并考核学生在生产、实习期间完成毕业作品的设计工作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负责学生在企业生产、实习过程中的思想教育工作等。企业主要负责委派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定期为定制培养学生在校期间授课工作;落实定制培养学生在企业生产、实习中的岗位与职责;负责学生在企业生产、实习期间的技术培训以及专业指导;考核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工作业绩并给予学生适当的经济补助等。
3.2深入开展项目化教学,推行课程项目包式人才培养新模式
开展项目化教学,将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引入课堂,已经是国内外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也是将生产与教学完美结合的一种新形式。室内设计专业在继承开展项目教学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应全面开展一种新型教学形式———项目教学包建设,这对于培养应用型合格的室内设计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
项目教学包中项目的设置要按照室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职业岗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项目教学包中项目来源于真实的室内工程实际项目,由工程项目转化为岗位工作任务,再由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任务,这也是由室内工程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的过程。教学中每学期均要完成一个项目教学包,项目教学包的设定均按室内工程的各个环节或流程从前向后依次展开。项目教学包中项目的标准要从室内设计行业需要出发,将专业标准规定转化为项目教学标准;然后再依据项目教学标准安排伦理、知识、技能及综合素质等教学内容。
3.3建立多样化服务平台
要想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更好的开展,就必须要建立多样化的服务平台,建立室内设计专业实训室、室内设计工作室等校办企业、校外实训基地等。形成对内人才培养、科研开发建设,对外项目技术服务、合作交流等多方位合作模式。
实行室内设计工作室制,不仅仅要创建学习型工作室,还要创建具有社会工作能力的实践型工作室。工作室日常以“教学做赛”为主。“教”是指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学”是指学生在工作室里夯实理论知识,拓展实践能力;“做”是指学生在工作室完成企业真实的工程项目;“赛”是指鼓励引导工作室中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教师与学生共同组建校内设计工作室,利用工作室人力资源优势,与企业联合共同承揽工程业务,使教学与生产实际有效地结合。工作室的作用可以提供教学实践、提供科研实际项目、取得部分经济费用。实践证明,工作室制使学生在工作岗位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均有了很明显的提高。
校企合作、校研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实行“3+1”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并签订相关教育协议,学生可在学校完成三年的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在企业完成最后一年的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实践性环节,在实习期间企业可根据学生表现给予部分生活补助,公司则可录用部分学生为正式企业员工。
4结语
室内设计知识的学习无法一蹴而就,而是要通过实践的积累,让学生学到室内设计的精髓,学到如何将自身所学建筑设计知识应用到设计工作当中去,做出更具美感、更具创造性,且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设计方案。这是一个需要师生共同积累,共同进步的过程,而学研结合的教学方式则是能帮助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设计领域应用知识学习更进一步的教学措施,应积极利用,培养出更多室内设计领域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萌.高校室内设计专业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J].亚太教育,2016(19).
[2]许树贤,刘太雷.探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艺术科技,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