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祁晓梅
[导读] 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和推广
        祁晓梅
        陕西省宝鸡陇县崇文中学  721200
        摘要: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和推广,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通过图形与文字相互结合的方式理解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重难点,这在提升学生英语阅读技巧的同时,也让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入。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由此可以看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任务的重要性。英语教师纷纷开始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由此思维导图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得以应用与推广。教学实践表明,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法,不仅能切实提升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还能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
        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形象的图形思维工具,它以一个关键词或关键图像为中心,通过放射性立体结构展示出各级主题的相互隶属关系与相关层级图。它基于大脑记忆、阅读和思维的规律,充分发挥左右脑的机能,使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启发大脑的思维潜能。由此可见,思维导图将知识表象化,使大脑思维的过程外显化、清晰化,它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将新知识建构到已有的认知体系中,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是促进学生开展“有意义学习”的重要途径。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1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初中学生学习英语时,只是单纯地对单词、语法结构进行记忆。这种课堂记忆模式比较单一,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阅读过程变得枯燥。教师在引入思维导图方法后,这种图文并重的学习方法促进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使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过程不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而是有其独特的思维架构。每个初中学生的思维导图都不同,学生应该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习惯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归纳,激发自身的阅读兴趣。初中英语教师只有更好地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2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自学
        学生可利用思维导图完成预习。教师可将思维导图中容易回答的关键词挖出,设计成需要填空的导学案,要求学生在课前阅读课文,并完成导学案。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对阅读内容框架以及结构一目了然,帮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帮助他们提前对阅读中的知识点、重难点进行学习。东尼·博赞在《记忆导图》中提到“记忆和行为规律”中的首因效应,其指的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我们更容易利用思维导图记住学习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

由此我们可知,在课前自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利用思维导图强化学生对新知识的记忆
        对于初中生来说,初中英语和小学英语的最大区别就是,小学英语只要记住每个单词的意思就可以很好地学好英语,但是初中英语就需要学生不仅要理解单词的意思,还要对句子中的语法构成进行记忆和分析。只有学生熟练语法的分析,才能理解一篇文章所要讲述的大概内容和中心思想,提高自身的英语学习能力。此外,在学生的英语阅读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陌生单词量大,语法结构复杂的情况,导致学生理解起来有相当大的难度。但如果教师将思维导图模式利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取文章的重要信息,通过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联将阅读中出现的重点单词、语法结构等通过图像、表格等建立联系,进而加深对关键知识点的记忆。学生还可利用思维导图根据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划分出的重点知识进行整理,形成一个大概的知识框架,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有更强的逻辑性,从而在背诵知识点的过程中对文章有进一步的理解,加深自身对文章的记忆,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2.4应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开展深入阅读
        教师可以通过疑问设置的方法引导学生建构思维导图,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并围绕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使其做到对文章整体的把控,便于学生对文章进行有层次的划分。学生在借助思维导图展开深度阅读学习时,可以逐渐由被动阅读过渡至主动阅读,并且通过回答教师设置的疑问获得学习成就感。由此,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强烈,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有利于教师顺利推进阅读教学。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确保问题的导向性,确保课堂问题与文章主旨相契合,把握好各个问题之间的必然联系,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明确文章的核心、层次及具体结构。
三、实践反思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学习网络和框架,能够引导学生有逻辑、有计划地阅读课文内容、积累知识。但是,在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各种形式的思维导图的优势理解不深,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思维导图。因此,教师就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指导学生深入认知思维导图,了解各种思维导图的运用优势,使学生选择出合适的思维导图形式,从而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总结与归纳。同时,教师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教学中不能直接要求学生理解和记忆单词、句式,而应先引导学生厘清文本脉络,了解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探究其主题意义,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有方向。
结束语
        总之,思维导图对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大有裨益。在知识强化方面,思维导图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关键词和基础知识;在能力培养方面,思维导图能有效拓展学生思维,发散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在阅读、背诵、默写等任务中形成良好的自主思考习惯;在提升品质方面,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情感,促使学生自主传承传统文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思维导图能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产生十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薛云吉.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21(09):88-89.
[2]李俊先.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思考[J].英语教师,2020,20(24):147-151.
[3]孙小英.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英语画刊(高中版),2020(36):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