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铁道工程类专业测量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赵峰光
[导读] 伴随教学改革制度的不断推进
        赵峰光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616
         
        摘要:伴随教学改革制度的不断推进,对高职铁道工程专业的测量课程进行改革,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便提升高职学生的教学质量,为高职学生提供实践就业的机会,依据铁路施工企业对测量员岗位的职业要求,改变教学体系,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效率。
        关键词:高职教学;铁道工程;测量课程;改革措施
        引言
        近些年来,教育部门通过对高职专业进行系统化的优化调整,同时对高职教学计划进行改革创新,使教学目标更加具象化,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测量专业的发展应用,因此需要对教学计划进行有效更新,为了提高测量技术类专业的教学质量,需要对测量学教学体系进行深入改革,综合测量类课程的教学实践,对教学内容进行积极探究。
        一、分析铁道工程测量类专业的教学现状
        伴随信息科技的应用发展,将其融入到交通轨道的总体设计,提升城市的交通水平,同时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监控水平。因为铁道工程测量专业主要用于轨道设计工作,随着3s技术的应用发展,发展出新型的教学内容,但是我国现在的工程测量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测量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枯燥
        因为铁道工程类专业的测量学科内容涉及到多个专业,测量课程的教学过程较为枯燥,高职教师在讲述测量学科的内容时,需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的常规测量方法,以及测量课程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可以精准掌控角度、测量、高度差等内容,教师在实际的测量教学过程中,习惯应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学生缺少学习的主动性,难以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所以,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使用信息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测量类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理论内容和实践课程缺少联系
        高职铁道工程专业在开设测量学课程时,理论课程通常会占据固定的学时,同时在开展理论课程时没有设置实验课程,一般会集中2周左右的时间作为实践教学,其实践内容主要包含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工作,通常是进行简单的仪器操作,把校园内部作为主要的试验场地,由于实验场地和具体的施工环境具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学生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难以熟练应用测量技巧,实际的测量施工环境较为复杂,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难以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部分高职院校的实验仪器存在破损状况,而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精密的设备,学生难以进行科学操作,虽然在实习过程中会应用普通的光学水准仪器,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红外水准仪器,没有接触过此类仪器,所以难以对其进行熟练应用。
        (三)缺乏完善的考核体系
        因为高职铁路工程测量课程缺少完善的考核体系,其考核项目并不健全,在考核过程中更加倾向于高度差、方位坐标等方面的计算,针对具体工程项目缺少完善的测量方案,和实际的测量工作具有很大的差异,通过对测量实习组进行合理分工,依照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以及实际的操作技巧,制定相应的测量方案。学生实习结束以后,需要上交实验报告,然后依据实验报告的内容给予最终的考核成绩,这种考核方式难以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良,确保测量考核成绩的公平性。
        二、高职铁道专业测量学科的改革措施
        (一)教学实践一体化,科学安排课程
        在新时期的教学背景下,高职教师在测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树立新型的教学理念,合理安排测量学的课程。继而确保测量学科的体系具有合理化的结构布局,首先,高职教师需要具备高标准的素质教学理念,提升实践模块在测量教学领域中的地位,然后,依照教学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原则,对测量课程的内容进行科学安排,保证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完美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理论教学知识的同时,可以具备实践教学经验,快速提升学生的测量学专业化水平。


        (二)综合市场需求、丰富教学内容
        伴随测绘行业的持续发展,测量市场的环境呈现出崭新的变化趋势,市场上涌现出新型的测量技术,以及测量设备,所以,高职院校在培养测量技术人才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新型的教学模式,提升测量学人才的专业素质,满足现代市场的发展需求,注重测量学课内容的进一步改善,首先,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研究,利用网络科技等信息化的方式,对现在测量市场的环境、以及常用的技术方法,测量设施等进行信息收集,促使学生收集相关的数据材料,与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继而确保测量学内容的前瞻性和实用性,与此同时,高职教师需要针对测量学的课程内容,完成优化设计,以测量学专业的发展趋势作为设计中心,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教学内容,提供新型的教学资源,促使测量学课程引领市场环境的发展应用,除此之外,高职教师在设计测量学课程内容的过程中,需要依据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需求进行综合考虑,制定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内容,继而系统提升测量学课程教学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测量学专业化水准,使学生可以很快适应市场环境,为学生日后在测量专业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是,为学生提供职业选择,奠定一定的技能基础。
        (三)综合素质理念,构建多种方法
        高职教师在测量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素质理念作为基础导向,针对教学体系进行不断的优化改良,构建新型的课程教学环境,不断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增强课程教学效率,首先,高职教师需要充分运用情景教学模式,综合测量学的课程内容,创设适宜的课堂教学环境,利用情景化教学模式,把抽象化的课程知识点,转化为具象的知识点,用模型把知识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专业化技术水准,确保学生具有高效的课程学习方式,其次,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体现学生的地位,将机械化的教学方法转变为自主性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构建学习小组,积极参与到测量学课程的学习活动中,同时,教师需要贯彻落实驱动法、微课教学方法等新型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四)注重实践教学,创新教学环境
        高职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环境下,需要积极改良测量课程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模块教学,并且依据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对实践教学环境进行创新,引进新型的实践教学设备,继而为学生的实践学习提供有利条件,首先,增加专项资金的投入量,构建测量学的实践操作室,引进最新的测量设备,建造信息化测量数据的分析平台,引领学生综合自身的专业技能,进行测量时间的具体操作,继而使学生熟练相应的实践技术、以及技能训练。与此同时,教师需要注重实践环境方面的应用管理,规范学生的测量操作流程,进行技术方面的教学指导。继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测量专业水准。
        (五)创建校企合作的实践模式
        校企合作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增加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沟通,构建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可以为创造良好的实训空间,增强学生的专业技巧,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所以,为了推动测量学课程的发展,学校需要贯彻落实校企合作思想,利用企业的数据资源,以及职业岗位的具体需求,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并为学生提供培训机会,学生可以可以对企业的工作环境具有清晰认知,通过参加相关的测量工作,继而精准掌控测量实践操作技巧,与此同时,让企业中具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带领学校实习生完成测量实践操作,继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化水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培养技术人才的过程中,需要着眼于目前的就业形势,综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将铁道工程类专业的测量课程进行优化改革,科学设置课程体系,创建新型的教学模式,提升高职学生综合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冯大福,邓军.基于项目导向的工程测量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2(08):48-49.
        [2]赖晓桦.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05):75-77+80.
        [3]于萍,鲁春梅.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探讨[J].民营科技,2017(07):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