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荣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在职业教育推行“三教”改革背景的进程中,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对《老年护理方案设计》课程进行课标设置、资源建设、教法改革及评价体系完善等方面的探索,旨在通过课程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护理
1.研究背景
我校护理专业于2019年与德国萨克森公益教育集团进行合作办学,成立了中德护理班,既派出教师访德学习其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也引入德国老年护理相关模块课程。《老年护理方案设计》作为模块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老年护理方案设计的理论知识及应用能力,本教学团队基于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本土化改革探索,现报道如下。
2.研究内容与方法
2.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重视总体设计
《老年护理方案设计》作为引入课程模块,此课程国内尚未查询到专用教材及课程标准资料。本团队在借鉴德国教材资料、查阅国内文献及相关教材的基础上定位该课程为护理专业方向课,并制定课程标准及教学计划,开课学期为第4学期,课时为16学时,1学分,其中理论课4学时,实践课12学时。
2.2重构教学内容,建立教学资源库
在借鉴德国及国内老年护理相关教材的基础上,对标老年服务技能、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及职教”1+X”证书试点工作,建立了课程学习资源库,其中包括了方案设计理论知识、案例库、学习资源检索方法等,所有教学资源上传职教云学习平台。
2.3基于“能力导向”改革教学组织
德国职业教育将学生专业能力的训练、关键能力和学习方法培养作为重要目标[1]。在课堂教学中以提升学生能力为导向开展教学。本研究基于能力导向教学改革主要涵盖以下方面:(1)分组教学:将32个同学分为6个学习小组,每组5-6人,设置组长1名,负责教学任务分工及协调。(2)教法改革:在案例教学基础上,引入思维导图、对分课堂教学法[3],通过“亮考帮”表格对学生在职教云平台学习的所思、所惑进行记录,记录单列入期末考核项目。(3)创新教学内容:教学中以案例为载体,学习案例60%来自各类国赛的情境案例,40%由学生周末在机构实践时收集记录而来。(4)课堂双导师制:在课堂实践环节,按照1:16配备指导老师,中、高级职称各1人,对学生课堂讨论、主题汇报、方案及海报制作等学习内容进行指导。(5)小组汇报常态化:每次课程授课中安排2-3组进行5分钟的学习汇报,内容涉及上次课程学习后的反思、企业实践收获、自学疑惑点等。(6)书写反思报告:在完成一份照护方案后,学生带着所写方案去机构根据临床实际对方案进行自评和企业导师评价,书写反思报告,找出不足并探讨解决方法。
2.4拓展校外实训基地
双元制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的一张名片,从提升学生职业能力角度出发,本次课程教学也进行了探索。
在沟通项目目标、实施路径及意义后,本校积极争取到市区一所高水平养老企业对学生校外实践的支持,机构为每组学生配备企业导师2名,学生在周日前往机构临床一线进行40学时顶岗见习及实践。
2.5设置多元评价体系
在课程评价环节,设置了校内导师评、企业导师评、学员互评、学生自评的评价机制,从学生在校内及企业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自身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进行多元化评价,共17个条目,综合评定学生职业能力。
3.结果
学生在课改前后各采用德国提供的评估量表进行能力评估,量表评分为17-170分,将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别为119.35+ 12.74分及141.56+18.26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4.1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在我国三教改革中的指导意义
三教改革强调从教材、教师、教法上进行全面改革,而以课程改革为集合点,课程改革需在科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系统设计及逐步推行。德国职业教育有其独特的职业标准、校企合作方式及教材开发体系,在进行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时应予以学习及借鉴,同时又需要根据课程及学生特点进行本土化调试,探索适合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路径,以期更好地发挥作用,以课程改革助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3]。
4.2课程改革聚焦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职业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课程改革也不能偏离此目标。德国职业教育中常用的方法有案例教学法、电报法等,而教法改革的核心是因材施教[4],近年来职业教育备受重视,研究者在不同学科领域探索在职业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最佳途径[5],行动导向坚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发挥辅助作用,契合了职业教育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及职业能力的目标。本次课程改革中,在“脑出血老人护理方案设计”学习中,学生以掌握脑出血患者护理知识及技能为导向,通过学资源库课件、知网查资料、组内讨论、企业实践、课堂汇报、教师解疑等环节,逐步提升了理论知识储备、问题解决、合作沟通等职业能力,为未来职业征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平,左强,徐锦佳,等.德国德标职业教育经验对我国卫生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现代职业教育,2018(24):92-93.
[2]冯吉波,周雪,李锦平.对分课堂在护理本科生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21,18(01):45-49.
[3]方烨.人工智能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改革研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01):85-87+94.
[4]何艺,吴敏,刘英.“三教”改革背景下课程改革与教师教学能力比赛结合点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1(14):28-29.
[5]唐健豪.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成果对我国“三教”改革的启示[J].机械职业教育,2021(01):54-58.
本文系课题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各类课题校级培育项目(双元制教学体系在我校中德护理班人才培养中的应用)”项目成果,课题编号:21mypy123。王慧荣,女,硕士研究生,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