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婷
福建省三明市梅列第二实验学校 365000
摘要:语法是培养语文文字运用综合能力的基础,掌握好语文语法知识,有助于提高我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及语文综合素养。在近十年的教学中发现,发现语法教学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语法知识无论是在初中还是高中的语文教学中,都被忽视、被淡化。所以,应重视语法教学,将语法教学渗透到语文学习的点滴之中。
关键词:初高中 语法教学 衔接 现状 对策
现在“中高一体制”教育是一趋势,为让中学生更快地适应高中高强度的学习生活,符合高中学习规律,各地的高中校纷纷办起了初中班。 很多学生中考语文成绩都不错,但到了高中,成绩明显退步,不如人意。因此,近年来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方面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与见解。而其中,语法知识的缺陷尤为突出。
语法,是口语综合性沟通能力的基础,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语法知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字词句意,也能够帮助我们准确的表情达意。同时,对于英语的学习及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十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语法知识无论对于初中生还是高中生来说都是一个空白,这就造成学生在解读文本时有一定的困难,教师无法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没有系统的教材,明确的目标要求,这些也都造成了语法知识如今尴尬的处境。因此,本文将重点谈谈初高中语法教学衔接的现状及对策。
一、初中和高中的语法教育的现状
1、现在的中学教育基本上都是功利化,“唯分数论”,考试考什么教什么。因此,老师们在课堂上关于语法的知识也只是“蜻蜓点水”,这使得学生的语言和文字运用能力不断下降。 在考试中,即使没有明确的语法题,但掌握必要的语法知识,也可以帮助学生解读文本,提高读写的语言能力。
2、初高中的语文教学出现了明显的“断层”,各自为政,必要的沟通交流和教研不足。教学中初中教师认为中考不考语法知识,因此不重视语法教学,同时认为这应是高中教师的教学任务;高中教师又认为这是初中教师的职责,责怪初中教师的“不负责任”,与此同时,也没有具体系统的了解学生对于语法知识掌握的程度进行调查。因此,语文老师在语法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互相推诿的现象。
3、近些年,英语学科地位不断提高,学生越来越重视英语的学习,这也对语文语法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学生易将英语语法知识误用在语文语法学习中,比如相同的句子成分在汉语和英语句子中的位置是不同的。
4、语文语法知识的纷繁复杂,涉及范围广,这也给学生产生恐惧的心理。语法知识体系复杂且耗时,收效又甚微,即使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学生对于生涩难懂的语法知识仍旧存在很多不足,这些都大大的降低了学生学习语法知识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大多教授语法的理论知识,没有从日常生活实际运用出发,了解学生语法知识运用能力。因此,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语法教学的效果。
5、在初高中语法教学中,没有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求。在实际的语法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于语法教学存在争议,教师们不知道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也没有系统的语法教科书,只能对基础的语法知识进行浏览式的介绍,并不能真正实质性的分析语法知识。在语法教学的过程中,目标的不清晰必然会导致教学效果的下降,给学生造成学习的难度。除此之外,语法知识繁杂的特性也造成很多语法知识的界定不够清晰,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让教师难以辨别实质的教学内容。
二、初高中语法教学衔接的对策
从目前的初高中教学现状来看,语法知识体系的欠缺,必将影响到学生高中及后续的语文终身学习,同时,也会对其他学科的读题能力、分析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做好初高中语法教学衔接是势在必行的,可尝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教学。
1、明确初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初高中语法学习的能力要求是不同的,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方面对初中生的要求是“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文言难点” [1],而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则要求“体会汉语句子的结构特点和虚词的作用,进一步领悟语法规律”[2],从这里我们不难发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法知识的要求大大超过初中,因此,初中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能力为基点,让学生对于语法规律有一定的认知,同时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高中教师则要在初中语法教学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并能运用到语文学习和生活实际中去。初高中教师只有对于各学段的语法教学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和目标,这样才能为高中语文学习做好铺垫,同时促进初高中语法教学的衔接,避免出现“分化断层”的现象。
2、加强初高中语文教师的同城教研
虽然这几年部分地区已经注意到初高中衔接问题,纷纷在高中校设立初中部,但是绝大多地区“断层”问题还是存在严重,因此各地区相关的教育部门要加强初高中语文教学的交流,多互相教研、听课,这样初高中教师才能及时的查缺补漏,调整教学策略,实现语文教学的上下联动,同频共鸣。
同时,初高中教师要有大局观,要去“功利化”,不能因为考试不考而忽视淡化语法教学。同时要高瞻远瞩,要注意语文的终身学习,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度过适应期,将语法教学贯穿于语文学习的始终,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3、改进语法教学的方法
语法的学习是纷繁复杂的,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有不拘一格的气魄,敢于放下教参,不再是单一乏味的教授理论知识,要在具体的日常生活语言环境中进行语法分析教学。语法知识的学习,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能够应用于生活实际之中,并实现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学习。为此,生硬的学习语法概念、规律等,不仅不便于学生的识记,也很难将这一理论知识运用到日常实际生活中。在新课改背景下,不能让语文教学停在静态教学上,应将语法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渗透到每一节的语文课堂中。同时又能走出课堂多样式进行语法教学,在实践运用中吸收、消化语法规则。
4、有的放矢,加强衔接的针对性
关注学情是实施教学的前提条件,在初高中新生入学时,应对其语法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考查,了解学生对于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制定适合学生的语法教学计划,同时可利用集体备课形成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的语法教案,这样才能使教师在教学中有的放失,有针对性的进行语法教学,以免出现“一锅炖”的乱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初高中语法教学衔接不是一挥而就的,需要语文教师在思想上重视并一以贯之的,只有在教学活动中不断适时渗透,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做到细水长流。
三、结语
在浩瀚的语文世界中遨游,语法知识就好比一支船桨,能帮助我们更快速的理解文本,提高语文的交际能力。为了让语法教学顺利的推进,初高中语文教师们仍需要不断地学习,提出新的教学理念,在语文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3]钱音《试论初高中语文语法教学的衔接问题》
[4]陆国平《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浅谈》
本文系福建省三明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初高中语法衔接教学现状及突破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lkt-19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