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玮婷
鹤山市第一中学 广东 江门 529700
摘要:班主任可在班会课上巧用时事热点,为班会课的主题服务。本文以结合“天问一号”系列报道的 “信念与坚持”为主题的班会课为例,探讨如何结合巧用时事热点,为班会课增添色彩。
关键词:时事热点;主题班会;信念与坚持
一、班会课设计背景
五月中旬,经过快10个月的时间的复习,有的学生感到疲倦,萌发了放弃的念头,有的学生在结束不久的二模中成绩不太理想,失去信心。整体上,班级上的备考激情减退,比较浮躁,不够专注,而在距离高考仅剩22天的时候,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需要一节能够重燃同学们激情的班会课。正逢此时,“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系列报道刷屏各大媒体。因此,结合“天问一号”系列报道,以“信念与坚持”的主题班会应运而生。
二、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国家取得的成就而产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光荣感,加强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教育;
2、通过了解科学家们在此背后的十年努力,而引发学生对高考备考的思考,引导学生要坚定信念,坚持努力,最终才能收获成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激情;
3、通过学习方法指导,为学生备考的路上扫除疑惑和迷茫,指明复习的方向。
三、课前准备
1、搜集关于“天问一号”的各种视频材料和针对高三学生5月中下旬的复习建议;
2、提取关键点,制作课件;
3、设计互动环节。
四、主题班会设计
(一)介绍“天问一号”,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1、教师先向学生提问:“哪位同学知道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在我国发生了什么大事,让举国人民欢腾?”学生回答后,教师开始介绍“天问一号”的背景知识,包括“天问”名称的由来,“天问系列”中国行星探测任务的过程和进度。再播放视频,“两分钟回顾天问一号从发射到登陆”,“视频还原天问一号着陆过程”。
2、教师再向学生提问:“天问一号”的成功着陆,具有什么意义?”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天问一号” 的成功着陆证明了中国科技实力过硬,对全国人民来说都带来了很大的鼓舞,增强了中国人民的信心和自豪感,并为下一步实现火星采样返回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教师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全面地了解到“天问一号”登陆的全过程,丰富学生的知识,也能增添班会课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快地投入到本节班会课当中。介绍“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的历史意义,学生对国家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的自豪感和光荣感油然而生,增强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情感。
(二)播放视频“天问一号成功着陆一刻,多么激动”,启发学生思考
1、播放名称为“天问一号成功着陆一刻,多么激动”的视频,里面呈现了在“天问一号”登陆的一刻,研发人员和控制室中的工作人员各种激动的表现,总设计师张荣桥在悄悄地擦眼泪。2、观看视频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联系现实生活,“天问一号”的成功登陆,给我们什么启示?然后要求学生小组讨论,畅所欲言,最后邀请几位同学发表自己的观点。
3、老师总结同学们的观点和表述自己的观点:(1)每一次成功都不是偶然,每次成功的背后一定是凝结着一群人的智慧和辛勤付出;(2)只有坚定信念、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换取成功;(3)梦想实现、获得成功能够带来无限的、持久的快乐,带来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让人感动。
【设计意图】
通过观看“天问一号成功着陆一刻,多么激动”这一视频,让学生了解到一件事情的成功背后所包含的努力和坚持,让学生对时事热点的了解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还看到内在的含义,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先进工作者的敬佩之情,从而激发他们通过自己努力去取得成功的渴望。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和发表观点,能够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能够让他们有所感悟。
(三)联系高三生活,思考我们的备考工作与“天问一号”的发射工作有何相似之处
1、本环节继续采取小组讨论的模式,让学生小组内讨论,列举高考备考工作与“天问一号”的发射工作有何相似之处,讨论结束后邀请几位学生发表小组讨论后的结果。
2、教师总结同学们的观点,及发表自己的观点:(1)一个同学高考的成功离不开他身后一群人的智慧和努力,高考备考路上,我们并不孤单;(2)为了高考,我们奋战了12年春秋,付出了多少汗水,距离我们的“天问一号”发射,仅剩22天了,相信坚持下来的人一定能够成功;(3) 在我们的努力、尽力和坚持下,我们坚信,成功必然属于我们。(4)到高考放榜的那一天,我们将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这是一种靠自身能力提升自我,收获终身的快乐!
【设计意图】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再次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引导反思自己的高考备考生活,他们会发现,高考路上他们并不孤独,因此,在迷茫时可以向老师、家长、同学求助;在想要放弃时,要想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还有家长的期待,要想到自己过往的努力和自己的目标,要想到成功后的快乐,因此不能轻易放弃,就算备考路上有很多的挫折和阻碍,都要坚持努力下去。
(四)老师作总结:坚定信念,坚持努力
1、老师提问:我们要坚定怎样的信念?提问后马上抽取一组的同学逐个回答。老师总结我们要坚定的信念:我一定行!我来课室是为了考上985的!我学习是为了改变人生的……
2、老师再做总结:只要我们坚持下来了,我们最终获得的,不仅仅是无怨无悔的高中生涯,还将会是一种积极向上,勤奋努力,坚忍不拔的人生态度,让我们终身受用!因此,现在并不是我们浮躁的时候,更加不是我们放弃的时候。梦想近在咫尺,带着信念,坚持吧!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以上三个环节,已经对学习和生活重燃了激情,而在此环节中,老师的总结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自己需要怎么做,才能做出适当的调整,在二模后重整出发。
(五)老师指导科学的备考方法
1、距离高考仅剩22天,此阶段的备考的总方向为:查漏补缺,回归课本,全力冲刺。
2、具体讲解如何回归课本。
3、针对本班二模成绩不够理想的两个科目:数学和物理,再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指导。
【设计意图】
在此次主题班会的前四个环节中,学生的学习激情被激发,但是部分同学会因为缺乏具体可行的学习方法而感到迷茫,因此,通过老师指导备考方法这一环节,能够一扫学生的迷茫,让他们掌握科学可行的学习方法,助力于学生的备考工作。
五、总结与反思
高三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考试过后出现疲倦、浮躁的情况的正常的。如果教师只是不停地说教,学生即便明白道理之所在,也无法深刻地体会,更加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因此,本节班会课,以时事热点“天问一号”成功着陆为引入,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播放相关的视频,为学生带来对时事热点全面的了解。然后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启示,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不断深入地启发学生思考,感悟人生。而且,笔者通过设置情景、问题引领、分享体会等方式,让学生能直观地体验教学,在不断的思考中懂得“信念与坚持”的重要性,并且加以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学生后阶段的复习工作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在班会课中巧用时事热点,对于学生而言,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引发学生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思考;对于教师而言,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大量的有用的素材,更加便于老师的备课,且往往课堂效果良好,为班会课增添色彩。
参考文献:
[1] 吴锦春. 当思政课遇上班会课——以五星红旗伴我成长为例[J].家长,2020,(2):26-28.
[2] 张建岭.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构建主题班——以“直面挫折,坚定信心”主题班会课为例 [J].新课程,2020,(3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