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融合思维构筑阅读教育场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曾晓丽
[导读] 阅读启智,自统编教材全面使用以来
        曾晓丽
        重庆两江新区星湖学校  
        【摘要】 阅读启智,自统编教材全面使用以来,广泛、深入的阅读已成为学校、家长、社会的共识,各级各类学校都在致力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重庆两江新区星湖学校以“融天地万物,合师生未来”为办学思想,建构了全融合语文教育,以融合思维构筑阅读教育场,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阅读能力;融合思维;阅读活动;核心素养
        
        重庆两江新区星湖学校自建校初,提出全融合教育思想,“融天地万物,合师生未来”,营造全融合教育场,培养内心温暖、头脑科学、身体强健的星湖孩童。
        基于这一办学思想,学校建构了全融合语文教育,以创作为突破口,以输出带动输入,将语文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资源、教育形式、教育策略,教育平台等进行深度融合,目前,我们正在努力地进行实践研究。
        教育家朱永新说: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在全融合的教育视野下,我们以阅读为基石,以创作为目标来开展学校的阅读活动。
        一、打造阅读空间场域
    我们结合校园空间特点,努力打造阅读空间场域。阅读室宽敞明亮,书籍众多;楼道书吧小巧精致,本身就是一道风景;架空层下,开放式书吧随时向孩子们敞开,课余、午间,只要想读,随时可去;教室里,班级书吧各具特色,成为星湖娃课余的网红打卡地。除了这些传统的纸质读物,我们乘着智慧教育的东风,专门开设了智慧阅读室,以平板为载体,班级轮流前往进行掌上阅读。通过这样一些阅读场域的打造,营造阅读氛围,丰富阅读媒介,拓宽阅读视野。   
二、推进阅读实践活动
   1.日常阅读序列化  
   为了让阅读一体化,系列化,学校把阅读纳入课表,每周一节阅读课,专课专用。每月的前三周老师带着孩子们读书,第四周进行读书交流会。我们各年级充分关照儿童心理,根据年段特点合理选择阅读书目,比如一、二年级读绘本P,我们挑选的标准有三点:故事要有趣,图画要丰富,语言要新鲜有内涵。根据这样的标准选择绘本开展阅读活动;三四年级结合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了“用脚步丈量重庆”主题阅读,先读一读和重庆有关的读物,然后跟着书本游重庆,把阅读和实践相融合,了解重庆本土的历史文化,制作这是孩子们阅读后做的书;五、六年级结合教材的《快乐读书吧》研读《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等中国的和世界的名著,在名著中汲取养分。这样的阅读立足学生阅读需求,形成阅读年段特色,阅读能力、阅读思维呈阶梯式发展上升。


2.专题阅读特色化
校长来荐书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全国各地各种建党庆祝活动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我们学校也进行这方面的专题阅读活动。校长作为读书品荐官,给同学们推荐了《毛泽东的青少年时代》、《小英雄雨来》等红色经典书籍,号召孩子们跟着伟人一起成长。
教师办沙龙
我们学校年轻老师居多,教学理论、教学经验相对比较缺乏。但老师们有热情,有干劲,好学习。部分年轻老师自发成立了晚间沙龙,在每周星期一晚上,大家相聚一起,聊工作、聊读书、聊人生。《给老师的建议》、《静悄悄的革命》、《我的图画书论》、《儿童文学概论》等理论性书籍给老师们的专业成长奠定理论基础,《彩色的阅读教师》、《玩转绘本创意读写》、《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观察》等书籍教给大家具体可操作的方法。老师们不断从书籍中习得方法,丰实自我,快速发展。
作家进校园
我们学校非常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为培养一批优秀的星湖小作家,我们成立了星湖文学社。在四月,专门邀请重庆知名儿童文学作家张雨荷到校为孩子们讲座。作家进校园,零距离和孩子交流,在孩子们心中埋下阅读的种子,梦想的种子,这样的活动非常受孩子们欢迎。
3.亲子阅读常态化
        家长是教师教育路上的同路人,我们积极鼓励亲子共读。这种共读不仅是高质量的陪伴,更有助于形成家校合力。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小,家长带着孩子读,既培养了阅读兴趣又增大了识字量;中年级,学生读,家长听,孩子和家长共进步;高年级,读一读,聊一聊,深入书籍,品味文字的魅力,开启思想之门。如今,家长和孩子的共读已成了心照不宣的约定,这样的一份美好滋养着很多家庭。
   三、搭建阅读展示平台
        我们学校正在推进全融合语文课程,很多班级从中找到自己特色发展的方向。例,一年级这个班积极探索班级节日课程,把每周四定为班级故事节,这一天,精心准备的故事大王主动上台给同学们讲故事,在讲一讲、演一演、画一画中表达自己阅读中的发现和体会。
        有的班为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发掘一批朗读能手来带动其他同学,开展了“我是小小朗读家”评选活动。从初赛到复赛,从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孩子们把喜欢的段落读出来,用声音展现对读书的喜爱。
        今年4月,学校进行“世界读书日活动暨全融合故事会比赛,孩子们把平时读到的故事用声情并茂的语言讲述出来,深深地感染了大家。
        为了以写促读,实现读写平衡,我们每个班做了班刊,每个年级有级刊,学校有校刊。班刊和级刊每个月一次,校刊每学期两期。除了校内平台,我们鼓励孩子们参加校外的各种写作比赛和投稿,《重庆晨报》、《少年先锋报》等刊物均有作品发表。
   四、践行阅读有效评价
   杜威说:教育必须从心理学上探究儿童的能量兴趣和习惯,开始他的每个方面都必须参照这些考虑加以掌握。儿童的心理有哪些特征?好奇、好动、好问,还有一个很显著的特征,好表扬。结合儿童的这一心理特征,我们非常注重对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行激励性评价。在期末,评一评“班级阅读之星”“最美书香家庭”,小小的荣誉,大大的激励,孩子们阅读的热情被持续激发出来。
        读书,永远是一件快乐且不过时的事情,以融合思维统整学校阅读,我们行在路上,未来可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