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以阅读促学生成长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林宗镜
[导读] 利用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的有利身份
        林宗镜
        重庆两江新区民心佳园小学校 重庆 401122
                                
【摘要】利用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的有利身份,上好整本书阅读课,引导家庭进行亲子阅读,做好班级共读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家校合作,共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阅读;家校合作

        语文教师是读书人,是阅读的引路人;班主任也是读书人,是学生成人的引路人。作为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理应与好书相伴,与孩子们一起走在阅读的路上。有人说,12岁以前的阅读会影响人的一生,小学阶段的阅读是关乎孩子们成长的大事,做好阅读就是做一件提升孩子一生品质的善事。利用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的有利身份,认认真真做好阅读活动,家校合作,共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用好一个时间,上好整本书导读课
        经常会听到人说“老师推荐了很多书,可我家孩子就是不去看。”或者是“我家孩子看书,就是翻书,看过等于没看。”有的老师用要求勾画批注来督促孩子阅读,但很多孩子依旧应付敷衍。其实,指导孩子们进行有效的阅读应该是语文老师的责任,导读课就不能少。我特别重视导读课,什么时候去执行呢?我所在的区早已实行了课后服务,每个语文教师每周有4—6节课的任教时间,我就会抽出这其中的一两节课去落实。如何导读呢?我会拿到一本新书,绘声绘色地介绍这本书有多么多么吸引人,多么多么想反复阅读,以激起孩子们阅读的渴望。
        比如拿到《养家之人》,我问他们“你们都10岁了吧?除了上学外,你们和爸爸妈妈做过哪些有趣的事?”在孩子们争先恐后表达自己的幸福生活之后,我脸色和语气一变,举着这本书,“可是读了这本书,我的心揪得紧紧的,同在这个地球上的一个11岁小女孩,她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啊!”孩子们紧张地问“什么磨难!什么磨难!”这样的欲说还休,二度激起孩子们阅读的欲望。马上发新书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打开书阅读,但是不得行!必须跟着我进行一系列活动(看题目猜内容、读封面猜内容、看书腰封底了解行销、看勒口了解作者),三度激发孩子们阅读本书的兴致。现在可以打开书了,翻到目录,读目录猜内容,四度激起孩子们阅读的渴望。最后聚焦绝大多数孩子感兴趣的章节来阅读,教给孩子们梳理故事情节、探寻写作密码的方法。课后布置独立阅读,并规定阅读期限!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孩子们都知道了咱们的导读课有哪些基本流程,等学生的训练结束之后,就可以考虑把导读课交给班上的阅读达人来做。
        导读课,一是不断激趣,不断引发学生对本书阅读的欲望。二是在多个活动中导读法,教给孩子们阅读的方法。通常经过导读课的兴趣激发和方法指导,会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使他们掌握拿到一本书去如何阅读的方法。


        二、建好一个阅读环境,开展好亲子阅读
        亲子阅读即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阅读的方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从第一次家长会开始,就要让家长们知道阅读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不只是在学校,更多的是在家里。著名作家博尔赫斯曾说过:“我总是想象天堂将如同图书馆一般。”教师建议每个家庭都必须建立一个舒适惬意而又童趣化的阅读环境,建议每个家庭每天都要有半个小时的亲子阅读时间,吸引着孩子们开启阅读之旅。教师还要为他们推荐合适的书目。童话、神话、民间故事、优秀的卡通和漫画、绘本、小说、文学名著……开始走进孩子们,孩子读了什么书,家长要做统计,班级要随时进行评比,孩子们就在比赛的氛围中,越来越喜欢随时随地阅读。
        美国教育家霍勒斯曼说:“假如每天你能有15分钟阅读的时间,一年后你就可以感到它的效果。”只要孩子们阅读的习惯培养起来了,家长就可以选择淡出了。而每天固定阅读的时间,也可以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增加。
        三、做好一项活动,展开班级共阅读
        经过导读课,看完了书,阅读活动并没有停止,共读才是检验学生阅读效果的最好方式。关于共读,我有两个方面的解读,一是共同的时间内阅读,简称共读。每周的课后服务时间,我还会抽出1-2节课的时间,带上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去和孩子们一起阅读。这个时候的阅读,是读自己喜欢的书,看完以后同学之间相互换着看。这个时候,我安静地阅读,偶尔表扬那些静心阅读的孩子,孩子们也学着安静地阅读。
        二是针对共同的一本书阅读,也是共读。读语文教材中推荐的书,读与课文相关的书,读优秀的经典儿童文学书……那么,如何开展共读活动呢?
        要充分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利用一个共同的时间段,借助家长监督的力量,开展共读活动。教师针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写作特色、阅读收获等方面设计一些话题,以点名答、抢答、人人答的方式,让孩子们结合同一本书的阅读情况广泛交流,以此开展阅读推进活动或是阅读分享活动。        
        有的时候,遇到一些老少皆宜的好书,教师也可以推荐给家长们看,让他们也参与共读活动,有的话题交由爸爸妈妈们抢答完成的。共读活动完毕,共读活动还不能停止,以开展创意写作、好书推荐、故事会、办班刊等隶属于语文的拓展活动,来检验孩子们的共读效果。而这些活动的开展一是要班级展出,颁发小奖状,二是要尽量让在拓展活动或阅读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家长来参加颁奖会!而每次活动中的佼佼者,发给的奖品最好就是——书。每本书共读活动结束的时候,还要评出班级的“阅读小达人”“最佳创意作品”等。同时,还要评出“最佳阅读家庭”“最佳阅读家长”,要想获得家庭类的奖,一是孩子申报“我的爸爸或妈妈最近读了……书”,二是家长在群里晒自己读的书,还要发表争奖感言。有时候,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家长也要一起写作,只是为了给孩子起到示范作用。如此一来,阅读就在语文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在家校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共同引领着学生走向文学的经典中去。
        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途径有很多种,但利用阅读经典这一条途径,无疑是最俭省的奢华,语文教师兼班主任的身份更容易搭建起家校合作的桥梁,那就为了学生的终身成长做个引路人、牵头人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