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丹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摘 要:课程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重要措施和手段。智慧职教云是集职业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和在线教学服务的平台,被广泛应用。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智慧职教平台,建设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智慧职教;护理学基础;课程资源建设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必然。《护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专业性很强的课程,是高职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传统的“满堂灌”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已不再符合教学和就业需求,也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水平。智慧职教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建设和运营的职业教育数字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在线教学服务平台。为广大职业教育教师、学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提供优质数字资源和在线应用服务[1]。探索如何将新颖的信息技术和传统护理理论知识教学联系起来,展开项目化教学设计,利用教学资源共享和服务平台,建设课程信息资源,开放在线网络课程,构建智慧护理专业课堂,促进护理专业课程教学新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
通过对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现状进行调研,修订课程标准,制作课程资源库大纲,明确建设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资源建设:
1.1课程项目化设计相关资源建设
在建设护理学基础课程资源时,首先进行了课程教学改革尝试。将传统的按工作内容分章节授课模式转变为完成若干个护理工作项目的授课模式,通过完成护理工作岗位任务,从而掌握护理岗位工作需要运用的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因此,我们进行了护理学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方案设计,基于护士执业资格证认证考试内容,以基础护理岗位工作任务为主线,完成了项目化教学的整体框架结构、临床典型工作任务、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任务实施、任务总结、任务评价、任务笔记等资源建设。
1.2课程学习相关资源建设
1.2.1课前资源建设
根据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编写配套的课程活页式教材、教案、实训指导,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导入智慧职教云平台的课前资源链接中,供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课前预习。
1.2.2课中资源建设
项目化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的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习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在这种教学设计中,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向外界寻求资源来解决疑惑,而老师则应考虑如何根据学生常常遇到的学习问题而设计碎片化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应具备简单、直观、微型、趣味等特点,能够在学习过程中随时查阅、下载,如图片、微课、二维动画、三维动画、AVR资源等。以微课为例,介绍制作过程。微课是一种微小课程,用以讲授单一知识点或突破某个教学问题,通常以简短的视频为授课素材,学生可通过微课进行预习复习,实现自主学习[2]。
①微课资源的设计:护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微课的设计类型以验型微课为主,讲授型微课为辅。设计时可采取理实一体化,涵盖案例引导、任务分析、知识和技术储备、任务实施途径、任务总结等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己动手。②微课资源的制作:微课制作过程中最核心的任务是制作脚本,这是将授课教师设计思路文本化的过程。脚本一般从结构、知识点、解说词、字幕、画面呈现和时长六个方面予以说明[3]。在制作微课视频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如展示操作技术细节时,我们可以拍微视频;讲解原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录屏软件制作录屏式微课;还可以利用现有视频资源,根据微课设计,重新剪辑组装,生成微视频,实现以往教学资源的再利用。微视频的制作,一般控制在10分钟之内,无论采取哪种制作方式,最终的目的都是将复杂的知识和技术通俗化、形象化,更利于记忆和随时学习。③微课资源的发布:微课制作完成后,我们将其上传到智慧职教课程资源平台,并引入到职教云课堂授课资源,学生登录班级课程后就可以点击播放,进行自主学习了。
1.3 课后资源建设
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制定了护理学基础课程试题库、学习笔记、实践报告、反思报告、讨论组等资源,利用职教云课后的交互功能,建立教师和学生的课后沟通,将课堂延伸,让学习继续。
2 智慧职教平台护理学基础资源建设的特色分析
2.1学习资源的多样性、丰富性和便利性
我国的护理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护理知识和技能更新换代很快,护理教师需不断学习护理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能,关注护理研究前沿热点,并将这些资源更新,纳入教学内容。基于智慧职教平台,建设的护理学基础资源,具有多样、丰富、便利、碎片化以及及时更新等特点,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学习进度,自主选择需学习内容,自行控制学习进度。
2.2学习资源的交互性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除了正常的上课时间,学生还需在课外投入时间去练习技能操作,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这一时间是缺乏教师指导的。智慧职教平台的互动模块,为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搭建了桥梁,老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和训练任务,组织讨论和在线指导。微视频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参考,学生可以反复模拟练习,并注意操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资源的交互性,使得课堂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得以延伸,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必然,“互联网+”教育模式将逐渐普及。护理专业的老师紧跟这一潮流,展开了很多基于网络平台的教学改革探索,而建设相关课程的资源库,是展开教学改革探索的第一步,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资源建设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梅,刘江越,李自臣.基于“智慧职教云”的混合式教学探索[J]. 黑龙江科学,2019,10(1):25-27.
[2] 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26-27.
[3] 李娜,姚娜.微课在高职护理教学中的设计与制作——以“静脉血标本采集法”为例[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4(1):37-38.
基金项目:2021年度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各级课题校级培育项目“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高职《护理学基础》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1mypy120)
康丹,女,硕士研究生,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