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洋
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 浙江省金华市
当今社会,信息获取日益便利、获取门槛日益降低,这为“双创”战略的出奠定了现实基础。但随之而来的是,人们日益相信海量的信息可以代替我们的思考,这是信息社会的一个 陷阱。事实上,我们需要使用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来诠释信息,需要创新思维来整合不同类型的 外部信息,从而真正生产和掌握价值,真正实现“双创”的战略内涵。如何从众多创新工具中快速选择适宜的创新工具对快速激发创造性想法和推动创造性想 法的实施有重大意义。
2014 年 9 月,李克强总理在天津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的“双创”号召,并在 2015 年全国两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出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理念在 2017 年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将每年4月21日指定为“世界创意和创新日”。 现有超过 300 种创新工具 ,其中不乏已经被广泛应用的工具,例如头脑风暴法和思维导图等。但是每种创新工具各有利弊、各有其适合的 使用情境,因此在全球范围内日益高涨的“双创”背景下,研究和推广创新工具的选用对于双创人员的创新素质、有效高双创人员的创新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创造力与创新
创造力与创新在多数情况下被认为是等同的、并且可以相 互替换的。创新是个体将有形实体应用于各种场合(即过程或产品在组织内部或外部的应用), 而创造力是在特定领域对一个特定行为产出的新颖性和价值的主观判断 4。Amabile 等也将创新定义为创造性想法在组织中成功的实施,“创新以创造力为基础,是将个体的创造力进行实施的过程”5。因此创造力和创新之间的区别在于,创造力强调“起源”,而创新强调 “应用”。课题采用“创新工具”的??法(而非“创造力工具”),聚焦于利用创新工具激发创造性想法和推动创意产生。
二、创新工具选用的影响因素
为了帮助创新创业人员选用适合的创新工具高效地解决创新问题,需要全面了解影响创新工具选用的因素(即变量)。
1)创新工具
适宜的创新工具有助于让思维工作变得缜密、有序,能够助长有价值的灵感和创造力,为 创新创业者快速地作出准确的决策。创新工具的有效性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例如运行机制、 运用领域、使用复杂度和难度、使用人员的技能要求,以及滥用的潜在风险等。显然,并不存在一个适合任何人、解决任何领域的任何问题的创新工具,因此灵活地选用不同创新工具的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解决特定的问题,需要了解各创新工具的内在特征。针对此问题已经存在一些有关创新工具特征分类的研究,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创新工具分类研究将激发创造性思维的 运作机制作为分类依据。Shah 等人根据激发创造性思维的运作机制,将创新工具分为两类:a. 实质上促进思想流动的创新工具。包括使用类比和隐喻(例如综摄法)、元素组合(例如形态分 析)、图像(例如思维导图)等。b.通过消除(抑制创造力的)心理障碍,从而扩大解决方案搜 索空间的创新工具。包括悬置判断(如头脑风暴法)、转换(例如 SCAMPER 法),随机输入(例如便利贴头脑风暴法)等 6。
2)创新问题
创新工具的选用与需要解决的创新问题息息相关。Gaubinger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将选用机 制分为 4 个部分:a.问题的复杂程度; b. 相对应的具体??述;c. 具体问题实例;d. 相对应的 创新方法/工具 。其中问题的复杂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根据问题解决理论 ,创新问题可以分为:明确定义(well-defined)的问题和未明确定义(ill-defined)的问题。不同创新工 具所能解决的问题的复杂程度各不相同。因此,在进行创新工具推荐时,需要针对适合解决的 创新问题的领域(一般性/特殊性),问题的复杂程度进行分类。
3)创新创业人员
越来越多的研究达成共识,个人创造力依赖于多个因素,包括人格因素、智力、动机和知识(尤其是特殊领域的知识),并且没有哪个因素可以单独决定个人创造力。Feist 认为存在一般 性的创造性人格,并且人格特质会对人的行为(通常与创造性成就有关)产生影响 。关于动机 和创造力之间的联系,人们普遍认为,内在动机有利于创造力,而外在的动机(如预期的奖励 和时间限制)基本上是有害创造力的 。基于此,有学者开始研究创造者的自身因素与其适用的 创新工具之间的关系,就通过对不同人格类型的研究,试图帮助不同人格类型的人选择合适他们的创新工具 。
4)创新环境
工作环境也可能影响创新过程。当有机会进行创造性想法探索、并且这种行为得到支持和重视时,创造力往往会得到蓬勃发展。诸如时间限制、激励和团队影响等因素,可以影响创新过程。环境变量控制通常被认为应当发生在组织团队行为的背景之下。因此,诸如创新工具使用的所需时间、个人使用、团队使用、团队规模、所需设备等都属于影响选择创新工具的创新环境类目中。
1)内外部多因素汇合的创新工具选用机制
现有的创新工具关注不同的创新问题、适用于不同的创新人员和不同的创新环境。每个工具和方法各有优势与不足,没有哪种方法能够在任何情境下都做到最好。因此如何根据不同的目标来选用适合的创新工具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但纵观现有的创新工具选用研究,大多从某一个因素进行 ,没有考虑到创新工具的选用是由内外部、各层次、多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发挥影响的。
2)“双创”真实情境下的创新工具需求考察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缺乏对双创参与者对创新工具真实需求的考察。以往对于创新工具的使用通常脱离了具体使用情境,而真实创新创业情境下的创新问题解决过程具有特定的领域特征,这就有必要考察真实双创情境中相关人员对创新工具的具体需求及其使用表现。
二、构建创新工具的多因素汇合选用模型:
创造力的发生有赖于个体认知因素(信息加工过程)、动力因素(人格特质以及动机等方面) 以及情感因素(情感的状态或特质)的相互作用,与创新问题的领域和复杂程度密切相关,同时与环境(刺激或抑制创造力潜能的表达)进行动态交互作用才能产生出创造性的产品。基于大量创造力研究成果,Rhodes ??出了创造力 4P 理论,将创造力研究分为了 4 个方向:创造性的人 (people)、创新过程(process)、创新成果(product)和创新环境(press)10,这四个因素综合影响了整个创新过程。本课题所指向的创新工具多因素汇合选用模型将以 4P 模型为基础进行发展
本课题基于真实创新创业情境,研究创新工具的选用机制,研究内容围绕创新问题、创新人员、创新环境、创新成果(4P 理论)展开。创新工具的选用因素包含目标活动所处的创新过程、创新人员的特质、创新问题的类型、创新活动的客观环境。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包含: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对创新工具选用的影响、创新人员与创新工具选用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同创新问题与创新工具选用之间的相互影响、创新环境与创新工具选用之间的相互影响。并通过创新成果评估的方法来研究创新人员、创新问题、创新环境与创新工具选用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缺乏对双创参与者对创新工具真实需求的考察。以往对于创新工具的使用通常脱离了具体使用情境,而真实创新创业情境下的创新问题解决 过程具有特定的领域特征,这就有必要考察真实双创情境中相关人员对创新工具的具体需求及其使用表现。
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2018Z52ZJSF075)
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2018Z53ZJSF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