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们一起苗苗苗”为例,浅谈课程故事的开展和组织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四月10期   作者:叶 晴
[导读] 2021年的春天美丽的大常州,发布了一条重要消息新冠疫苗,免费接种!
        叶  晴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艺术幼儿园 213000
一、课程故事背景
【注意】
        2021年的春天美丽的大常州,发布了一条重要消息新冠疫苗,免费接种!这“铺天盖地”新闻一下子就成了热门话题这件事,这新闻也引起了我们小朋友的热议!
        
【识别】
        这个年龄是孩子接受各种事物的最佳时期,形象知觉发展最敏感,机械记忆能力也较强,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发展,好奇心、求知欲望较强烈,肌肉的灵活性及用眼的协调性增强。他们需要通过感觉、知觉以及各种活动来探索世界,建立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概念。生活中的很多事都会引起小朋友们的讨论,有时是班里发生的一些小事,有时是社会上发生的大事,当幼儿从外界听到这些内容后,也会与小伙伴们三五成群的参与讨论,而这些话题,有时可以成为我们的教学契机。
【回应】
        大家对于疫苗这件事好像很感兴趣,不过,大家对此都有许多疑问,疫苗安全吗?要预约吗?在哪里接种呢?你有没有接种新冠疫苗了呢?既然孩子对疫苗有一定的兴趣,不妨从这一角度切入设计一些适合本班幼儿的活动,这样既满足他们的游戏需要,又让孩子感知疫苗的作用。于是我们围绕气球开展了课程小故事《我们一起苗苗苗》。
二、案例描述
(一)你害怕打疫苗吗?
【注意】
        虽然从出生到现在小朋友也打过很多次疫苗,但是面对接种疫苗这件事,大家多多少少都会有些许害怕和担心,我们能不能想出一些小妙招,来给大家支支招呢?
        
【识别】
        《指南》中指出:“幼儿能结合实际情境,注意别人的情绪,了解他们的需要,给予适当的关心和帮助。”面对老师和同伴对打疫苗的担心和害怕,幼儿通过共情的方式表达关心,并送出合乎情理的温暖小贴士。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发现和同伴之间担心的事情,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身边的人克服在打疫苗上的心理担忧。我们班的孩子们,真的很有爱,很善良,很有智慧哦!
【回应】
        绘画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在绘画的过程中能专心的投入到自己的创作中,能在绘画中大胆的表现自己对老师和同伴的关心,并且能愿意和别人分享、交流自己的想法。

(二)探究疫苗本里的小秘密
【注意】
        小朋友们不能打新冠疫苗,那你们有其他打疫苗的经历吗?有的小朋友说:“我以前打疫苗的时候会哭,但是现在不会了。”“打疫苗的时候要排队,有好多小朋友都在排队。”“打疫苗的时候需要疫苗本,是一个绿色的小本子。”那什么是疫苗本?是一本绿绿的本子?到底它长什么样子呢?里面有哪些内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识别】
        《指南》中指出:“幼儿知道接受了任务要努力完成。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不愿意依赖别人。

”小朋友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疫苗本翻开来,首页有自己的姓名、出身年月、爸爸妈妈的姓名。不过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自己无法理解的符号,第二页上面有许多钩,这是什么意思呢?后面还有许许多多的时间、数字都代表着什么意思呢?
        
【回应】
        孩子的事例引起我的思考,如何在孩子能力水平和活动价值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呢?对中班幼儿来说,疫苗本上的有些内容确实有些难度,但克服障碍取得成功的体验将成为儿童能力发展的“升级板”当孩子独立操作,遇到困难时便自然产生寻找合作者的意愿,他们会去沟通、协商、学习与他人合作、交往的社会技巧,促进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幼儿不怕困难、敢于探索和尝试的学习品质。
(三)寻找疫苗本的不同之处
【注意】
        在探索疫苗本的过程中,幼儿发现了疫苗本之间的许多相同之处:我们小时候都打过乙肝疫苗、脊灰疫苗、麻疹疫苗等等。不同之处:我们打疫苗的时间不一样,后面签字的名字也不一样。有的小朋友打过水痘疫苗,有的小朋友没有。”
        从找不同的疫苗游戏,小朋友们还有许多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在一个班,打针的时间和次数都不一样呢?”“疫苗除了打针能不能通过口服呢?”“为什么我要打两次疫苗呢?”相信懂得医护知识的保健医生肯定能回答你们,要不去实地采访她?于是小朋友们来到了保健室......
【识别】
        《指南》中指出:“幼儿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及活动,会用礼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小朋友们在游戏中自己发现疫苗本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在游戏中学到了知识与本领。幼儿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回应】
        在发现与解决疫苗本中的问题时,幼儿利用自己的疫苗本,与同伴的疫苗本进行对比、猜测与验证,当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他们会将疑惑的问题可视化后向身边的保健医生进行调查与访谈,获取有效信息后,还会再次与同伴分享。一本小小的疫苗本,已经成了幼儿学习的内容与学习的支架。
        
三、总结
        在探究完疫苗本的小奥秘后,小朋友们还了解了除了我们疫苗本上的疫苗我们还有打什么疫苗?还了解到了一些科普小知识:1. 接种疫苗是我国政府提供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服务。2.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最经济的措施。3. 疫苗是人类战胜传染病的重要武器。4. 接种疫苗可以保护儿童健康。
5.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内原有通过接种疫苗获得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所以要加强免疫。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幼儿兴趣、需求与教育目标的关系。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幼儿将兴趣指向学习任务,使学习成为明确、积极主动的行为过程;另一方面,则要把教育目标转化为幼儿的需求。《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应“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引发孩子的认知冲突,同时为儿童提供可供攀缘的“脚手架”,给予孩子在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使教师心中的“目标”转化为幼儿的自主活动。
        在课程活动中,我们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养成积极主动、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的良好品质。我们始终以幼儿为中心,给予他们充裕的时间来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比教师在活动中提供知识技能、维持秩序的角色更有意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