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宏国
深圳市桂园中学 广东 深圳 518023
摘要:中考是一个区域性义务教育后阶段教学成效的最后检测“杠杆”,是对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的全面评估与结束,更意味着是对学校教学质量的一次次考核。如何在这一特殊阶段中考科目教学过程,也适当融入学科美育教学,发挥学科美育功能,落实国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使学校的美育工作能够有效益地渗入落实,提出了现实问题与思考,以引起同行的关注与交流。
关键词:中考 美育 艺术课程
每当自己站在初三年级的三尺讲台,满眼望着全班学生埋头苦干地做着中考学科作业之时,心里不免又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作为美术学科教师,本应是正常的教学时间,却为中考科目全力以赴奔中考,被“明确”放弃美育课程;中考压力下学生们的应试能力确实提高了,但是美育课程是否可以完全被“免掉”?这也是长期困扰初中美育的现实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一、中考业绩与美育功能存在一定的现实差距
1、“题海战术”仍是中考学科教学模式。作为中考项目的如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物理等学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除本学科的教材、教参以外,存在大量的课堂内外辅助作业练习题,翻开这些学生每天所面对不同花样的练习题,尤其是在整个初三一年里,都是以看谁的“刷题刷得多、刷得广、刷得快”为主要目标,以至于在学校的月考、区域性的模拟考,看谁拿高分、上名榜。特别是对初三年级学生来说,人人挣月考高分,班班挣学校表扬荣誉,已经成为他们的学习奋斗目标,至于学科教学过程是否融入些美育,是否发挥学科美育功能,分享美育情感熏陶,对师生们而言已经显得不重要……
2、美育功能明显存在学科教学差异。依据“美育”理论,“美育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起到认识世界、创造性的改造世界的作用……”这些“美育”功能初看起来,似乎离我们现实的学科教学有些距离感,但是,细究起来其实就在我们的学科教学过程。以文科类为例,如语文、英语、历史、道法(道德与法制)学科在教学过程,是完全能够渗透些美文、美句,体现美育经典事件展开审美教学。那么理科类如数学、物理、生物学科,是否也可以体现美育功能呢?答案是肯定的。蔡元培先生在谈“美育”一文指出,“如数学中数与数常有巧合之关系,几何学上各种形式是图案之基础;物理化学能力之转移,力量、光色之变化……无不于智育作用中,含有美育之元素……”①也是大有可为的。但是,落实学科美育教学的关键点在于教师本身。
作为目前理化类学科教师,在面对现实中考教学过程,如以概念、公式、数字、符号和几何图形等抽象形式所呈现的学科教材、教参,在与还处于12~15岁少年“萌懂期”初中学生的时候,更直接、更有效地进行“刷题、对答案”来得更加现实。而对如何融入美育思想,发挥学科美育功能,在思想上就缺乏基本的认识,在实践上缺乏操作经验。因此,在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就只能是“刷题、刷题、再刷题”,哪有审美活动、美育过程可言。
二、学校实现美育的主要途径—艺术课程没有得到应有的落实
1、艺术课程没有按照要求一以贯之,随时被阻断教学。现实中的初中阶段美术、音乐教学课时,在初一年级还是有按照每周一课时来执行授课,虽然也有经常被其它学科所占用现象出现,但是总体上还是能够完成七年级的艺术学科课程教学任务。从初二年级开始,美术、音乐课程就已经开始处于“停停、上上”的状态了;尤其是一些地区很有名气、有品牌的初级中学,学校完全不把美术、音乐课程当回事,往往采取“挂羊头卖狗肉”处理了。到了初三年级阶段,课程表上名正言顺地成为“综合”课程,完全去掉了美术、音乐课程教学的份额。艺术学科教师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看学生做作业“刷各种各样题库”的“看班”老师。以往在初一、初二年级所实施的审美活动活动,已经全部被阻断,得不到继续延伸和发展,有喜欢艺术课程的学生也只能到校外培训班去学习。而对美术、音乐学科课程执行而言,只能说是“八年义务教育”。
2、学校领导决定着学科美育落实与发展方向。造成学校美育途径与中考科目相冲突的直接原因,是中考升学压力所致。就目前初中学校现实的发展而言,如果一个地区的某所初级中学中考升学率不高,升入本区域内公办名高中学生高分段人数不多,那么无论在艺术教育,或者在其它学科方面教学多么有特色,周边的群众还是不会感到满意,更不会有好的“口碑”,会想方设法,甚至不惜重金地超支购买升学率高学校附近的所谓“学区房”,造成学校办学的生源压力,学校领导不得不作出选择性考虑,重抓中考升学率。而作为一名学校艺术学科教师,自然也要为学校考虑到这些实际因素,虽然也很想努力争取完成国家所交给的艺术学科课程美育任务,但是,每当看到班级黑板上所布置的密密麻麻的学科作业;课堂上学生们有做不完的练习,刷不完的题库,也就再不忍心严格地执行艺术学科教学任务……
老一辈美学家王朝闻他在《我的游踪》一书里,曾经这样描述在他自己旅途中所见到的一些低级趣味的现象后,深情而感慨地指出:“美育不能轻视。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审美的理想在人民中的普及,是大家的审美趣味丰富化和高尚化。只有当审美趣味普遍地提高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建设才有精神性的保证。”②对于初中学校来讲,中考升学率虽然仍是目前学校教育质量的风向标,但是如何把美育融合到中考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使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共融发展,这也正是目前所面临的现实课题,值得教育大家共同引领与探讨,为学校美育工作落地、落实指明前行方向。
参考文献:
①蔡元培经典 当代世界出版社 2016年2月
②王朝闻全集 青岛出版社 2018年 第十卷,第3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