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银振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高校重要的组织基础,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不断推进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优化,这样才能保证其有效性,为此下文将对其展开分析。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
1 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少数高校用人不规范,组织队伍兼职化现象普遍
我国高校在用人环节个别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存在各级党务干部身份不清,专兼职混合,二级学院党总支、党支部缺乏专职党务人员,只能由辅导员或专任教师兼任;而学校层面,工作机构健全,但人员配备总体偏少,主要原因是编制紧缺,不能足额配备。二级学院行政负责人、少数党支部书记认为党建工作是虚功,软要求,只要把业务工作做好了,就是把所有工作做好了,再加上党建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对基层党务工作者系统化培训不够,党务知识匮乏,二级学院的教师党支部书记基本上由专任教师担任,普遍存在在繁重的业务工作和党务工作之间取舍的无奈,因此使得党建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打了折扣,有的干脆只抓业务,忽视党建工作,缺乏党建、互相促进,齐抓共管的政治责任心和能力。
1.2 党建工作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
在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下,部分高校现有的机制体制难以达到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主要表现在:师生党员的制度意识还不强,主动学习制度、掌握制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还比较弱;有的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还不够系统,有效制度供给不足,无效制度影响工作开展,尤其在立足实际规范实体性制度、细化程序性制度、强化保障性制度方面还明显不足;有些基层党组织对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会制度,党委会、党政联席会等会议制度执行不到位、打折扣,甚至流于形式。
1.3 工作流于形式
简单对付、应付了事是我国很多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常态,由于工作仅基于级党组织的规定完成,忽视结合高校实际的自主党建。在创新意识和手段的缺乏影响下,基层党建工作的模范作用发挥往往会受到较大制约,工作也会出现凝聚力与吸引力不足问题。受流于形式的基层党建工作影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教学管理工作往往存在“两张皮”现象,互不配合,各自为阵,党建工作合力的形成因此受到较为负面影响。
1.4 党建教育工作的推动力不足
经过对各高校党建工作的调查可知,大部分院校并不重视该环节的教育工作。这就导致很多高校在开展党建活动时,内容较为形式化,而且经常做表面文章,甚至忽视该项工作的开展。具体表现为:经常寻找借口阻止该项工作的落实,其参与人员的工作热情也较为低下,一些党建教育工作者自身经验不足,仍然采取以往的、较为落后的说教方式展开工作。在这样的党建工作背景下,高校党建教育工作缺少活力,长此以往,逐渐形成不利于党建发展的循环模式。
2 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路径
2.1 坚持党的领导和高等学校功能实现相结合
一是要保证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建工作围绕高校的主要任务来完善和加强,围绕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建设和国际交流合作等重点工作来做好统筹协调,从体制与机制,内容与形式上,保证大学整体功能的实现。
二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与落实学校业务工作相结合,要根据高校历史传统、现实状况、优势领域、办学思路而形成的独特发展道路,将基层党的建设工作与高校中心工作同频共振、同步发展,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各单位、各部门的阶段性工作中心中去,落实到具体的工作重点上去,让党的基层组织充满活力,将党的自身建设提升到新的层次,使科学化的党建工作成为学校事业发展、推进中心工作的重要力量和重要保障。
三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与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结合。
党的领导在任何时候都要与具体组织、具体单位、具体实体的改革发展目标相关联、相促进,共同提高。高校基层党组织要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把握正确的办学方向,深化党建工作创新,加强党建制度建设,使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把从严治党和依法治校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成为高等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有力执行者,成为高校基层各项工作的政治核心和坚强战斗堡垒。
2.2 健全党建工作制度
党内法规制度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依循,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有力保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高校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完善系统配套、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一是健全完善现有制度,提高各种制度机制的有效性,如建立基层党组织工作指导标准、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党支部工作实施细则、培训教育等相关配套制度,促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精细化。二是建立完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检查督查机制,强化贯彻执行实效性和时效性,扎实有效地开展党内组织生活。
2.3 结合新媒体时代变化
为适应新媒体时代催生的一系列变革,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也需要针对性采用应对措施,只有转变思路,建立党建网络信息交流平台,并同时加强网络监管、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才能够保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较好适应新媒体时代变化。以某学院的相关探索为例,为适应新媒体时代变化,该学院开始应用微信公众号、微博、论坛传播基层党建信息,配合学校开设的新媒体知识相关教育课程,高校基层党建平台中新媒体得到充分利用,并真正成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力助手。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网页、APP了解信息,党员的知情权得到较好保障,配合针对性建设的高校党建应急危机处理机制,校园党建网络空间得以实现充分净化,基于网络互动平台的信息传播与问题答复也使得基层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大幅提升。近年来该学院结合新媒体时代发展建设了一支具备专业信息管理技术且政治思想过硬的复合型基层党建队伍,基层党建工作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实时性由此获得充足动力。
2.4 积极开展与党建相关的指导活动
为确保高校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高校党建工作者应该积极开展与党建相关的指导活动。为确保该活动的实施效果,相关教师在培训期间,应协调好党建活动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党建相关理论进行系统学习,使高校党建工作的知识储备愈加丰富。在展开相关工作期间,党建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其指导的内容进行充分分析,以保证其指导内容的全面性。同时,合理规划相关内容的时间,尽可能提高其指导课程的课堂效率。在制定与党建相关的实践活动时,党建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学生的参与度,使其在党建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为确保党建活动参与人员有所收获,相关教师在指导相关活动时,应该重视考核、评价环节的力度。对于上课认真、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于学习态度较差、考核未及格的学生,给予谈话、警告处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多方面复杂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积极开展与党建相关的指导活动、结合新媒体时代变化、健全党建工作制度、坚持党的领导和高等学校功能实现相结合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路径。为更好开展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高校党建品牌的建设、智慧党建的探索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赵芳,袁海占.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党史博采(下),2020(08):35-36.
[2]舒忠.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智库时代,2019(43):27-28.
[3]赵天淼.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18(12):65-67.
[4]金红,郭爱民.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盐化工,2018,45(01):126-127.
姓名:魏银振 西安海棠职业学院
(出生年-):1986.09.08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河南省濮阳县
职称:初级(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署名单位】
单位名称:西安海棠职业学院
省市:陕西省西安市
单位邮编:71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