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炜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盘井实验小学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6064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逐渐成为了教育教学中的热门词汇。小学数学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阵地,也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将核心素养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对学生开展因材施教,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知识学习的同时综合能力和素养得到积极的发展,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本文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构建生本课堂的教学策略角度展开论述。
关键字: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生本课堂
生本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更加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将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老师从学生的角度来开展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发展为依归。生本课堂需要老师才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能够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主动、全神贯注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同时跟随老师的引导主动展开知识的思考和探究。
一、引导课前预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前预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老师可以结合新知识内容为学生设计制作微课,用生动的微课视频来调动学生课前预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在微课辅助下开展自主学习,对新知识内容在课前先进行初步了解,对未能理解的知识内容进行汇总及时反馈给老师,方便老师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在微课辅助下的课前预习环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开展教学设计,对学生开展因材施教,从而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积极的发展。比如“时、分、秒”这课,老师为学生制作了“认识钟表和时间”的视频微课,视频中生动的为学生讲解了钟表表盘的构造,引导学生在家中结合微课内容来进行生活观察,通过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动一动,学生对本课知识内容拥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基础知识内容,在微课辅助下轻松高效的完成了课前预习,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1]
二、开展课堂导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环节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也是打造生本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环节。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导入不仅能够快速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也能够为学生自主探究活动指明了方向,使学生积极的围绕课堂导入的内容展开新知识的深入探究,化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为打造高效的生本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图形的运动(二)”这课为例,老师在导入环节为学生展示了生活中多种轴对称图形,如、五角星、枫叶、蝴蝶等等,并告诉学生它们具有相同的特征,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进而积极地围绕导入内容展开观察、思考和探究,使学生水到渠成的理解了“轴对称”的特征,为学生探究轴对称的知识内容做好了铺垫。[2]
三、组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转化为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辅助者,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来自主探究,解放学生的双手、眼睛、嘴巴和大脑,使学生自由的畅游在数学知识海洋中。老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合作学习模式,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开展互助性学习,使学生通过组内的互动交流、激烈讨论来达到思维碰撞的效果,拓宽个人思维的广度和深度,通过组内的优势互补和取长补短来更加轻松高效的突破知识难点,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不仅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形成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在亲自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得到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的显著提升,从而构建起高效的小学数学生本课堂。以“数学广角—鸡兔同笼”这课为例,老师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思维变得活跃起来,不断的挖掘思维潜能,将想象融入问题解答中,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不仅发现了这道经典数学题目的趣味性,同时也找到了多种解题方法,提升了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3]
四、指导学习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在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的方法指导必不可少,不仅能够简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体验,使学生在轻松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数学核心素养也得到显著的提高。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中的一种基础思维方法,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形结合能够有效化解数学的抽象性,用直观的图形来辅助理解抽象的知识内容,使学生获得生动直观的感官体验,在科学学习方法指导中得到了逻辑思维能力的积极发展。比如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为了使学生理解起来更简单,老师为学生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指导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来将抽象的分数知识变得形象直观,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亲自经历知识的探究过程,在数形结合思想下认识了分子、分母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构建起高效的生本课堂。
总结:
生本课堂是强调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是对传统师本教育的突破和创新,使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完成知识的理解吸收, 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在老师的指导下轻松高效的完成了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文雷林.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生本课堂构建探讨[J].课堂内外.2020(2).
[2]叶鸥翔.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思考[J].科学咨询. 2019(6).
[3]张国芬.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构建策略[J].新一代.2019(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