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秀利
江苏连云港市灌南县孟兴庄镇白皂小学 222500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育中必修基础课程之一,关系到小学生的文化素养、综合素质、语言应用能力及认知水平等,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非常重要。但在现代视角上,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虽有保障,但水平并不满足当前要求,说明小学语文应当进行改革,这时微课的出现给予了小学语文改革契机,可以从多个层面加强小学语文教学作用,促使质量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
传统的语文教学不注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采取机械灌输手段,致使学生无法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要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就应及时转变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并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其自觉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在主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1.教学观念陈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师对统编教材钻研不足,无力优化教学模式,只会机械地复述教材,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缺乏动力。其次,由于当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家长和老师都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而家长和老师在学生没有取得理想成绩时不会科学地鼓励和引导,而只一味进行打击教育,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信心便受到打击,学习效率更加低下。
2、教学形式单一,忽视引导独立思考
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教给学生正确的答案,而忽视培养学生自主解答问题的能力,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会死记硬背正确答案,而不注重对解题思路的思考,下次再遇到类似题目时也无法灵活变通,活学活用。
二、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1、立足生活教学,强化学习乐趣
语文知识中有很多值得学生学习的人生道理,其中包含的生活经验对学生成长发展也有重要影响。生活是知识的主要来源途径,真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获得。所以,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应注重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随着学生的生活经验及社会阅历等逐渐丰富,教师应以不同课程内容为依据,把生活内容融入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与自身生活感悟相结合,具体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这一过程不仅能实现多向互动课堂教学的目标,还能达到有效锻炼学生能力、思维的目的,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及生活等方面的体验。
2、课外教学管理
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涉及课外教学,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学习环境为网络信息环境,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这一环境的隔阂,使得教师不能像实际教学一样,直观掌握学生学习状况,不知道学生是否对微课进行了学习,因此某些小学生在课外可能不会进行自学,微课效用自然无法发挥。面对这一现象,建议教师在微课课外学习中使用一些教学应用软件来进行管理,例如,某教师为了做好微课课外教学管理,首先录制微课发送到平台中,并向学生传递了学习思路与学习任务,其次使用了“作业布置”软件,贴合微课内容设计了作业,学生在学习完微课后需要做作业,且学生必须做完作业才能将成果反馈给教师,这样教师就能通过学生是否完成了作业、作业正确率等信息对学生课外学习情况进行判断,如果发现问题可第一时间进行指导,确保微课效用充分发挥。
3、运用信息技术的方式提高课堂学习的氛围
要想有效地促进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还可以有效地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进一步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提高,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综合使用,然后在课堂上通过播放短视频的方式,进而营造一种符合小学生学习的教学环境,使得他们能够在一个舒适的教学环境当中进行语文学习。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弄懂学生哪个地方还没有理解和明白,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教师还可以组织班级上的同学一起相互讨论和交流,对课本当中的内容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起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氛围,从而充分地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方式,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4、学生思考时间要充足
要想让每一次的课堂提问都变成有效提问,那语文老师就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问题的时间。不能一个问题刚一提出来,就想着让学生们回答出正确答案,这是不符合学习规律的,也是不科学的,除非学生提前知道问题的答案。否则,每一个问题,哪怕是再简单的问题,都是需要一定的思考时间的。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做一个有耐心的语文老师,“静待花开,静待成长”。小学语文课堂,要讲解的内容并不是特别多,所以,每提问一次就要有一次的效果,不能单纯地为了提问而提问,也不能单纯地去追逐提问的次数而忽略回答问题的质量。如《别饿坏了那匹马》一课,我提问道:“文中主要通过人物的言行、神态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品德,同学们,你能试着找出来几句吗?”这个提问,表面上是在发问,其实是在引导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去具体地分析人物的品德,即要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态、心理等。所以,这个提问之后,就要留给学生更多地时间去速览课文,然后找出具体的言行、动作等句子,再去试着分析这些句子表现了文中人物什么样的美好品德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充足了,提问才会更有效,回答就会更完整。
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以生为本的教育趋势,长期贯彻落实这一教育理念,时刻牢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通过语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达到高度统一,从而提升语文教学效率,真正落实核心素养培养。
参考文献
[1]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等.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101-106.
[2]石雪萍.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例谈[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4):182.
[3]李建东.浅谈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7(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