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豫筑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顺海小学 550018
摘要:兴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为学生提供进行美术学习的“能源”,让学生始终保持着进行美术学习的动机,不断促进理想教学成绩的实现。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结合学生的兴趣进行美术教学,以此可以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主动发现美、创作美,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下面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对激发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实践进行一番阐述和说明。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学生;兴趣;激发
艺术教育对于小学生的人生发展有着持久的影响。根据新课改的标准,小学美术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在授课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的兴趣。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美术课堂上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及美术教学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获得预期的良好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美术审美水平,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以往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的教学模式比较落后,学生更多接受的是理论知识,教师很少引导学生自主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导致整个教学过程非常的单一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探索更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探究如何激发与培养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是有必要的。
一、设计引人入胜的导入,集中学生注意力
兴趣是推动求知的一种力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认识它、研究它,这就必然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在小学美术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这一特点,把一些资料,通过挂图、放幻灯、电脑等电化、网络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也可根据不同的手势、魔术、漫画等多种方法因势利导,使学生寓学于乐,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以后的美术学习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做铺垫。进行一个比赛活动,请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看谁画上的线的种类多?并说说用在了哪里?让同学们去体会、感受其中之美。接着拓展找一找生活中哪里还有线条?用心灵和美术知识来表现和创造我们更美的世界……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为学生设计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认真进行美术新知识的学习,从而能够减少学生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的现象,不断促进小学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教师要积极为学生设计引人入胜的导入,以此可以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
例如,以《走进春天》为例,在进行新课的引入之时,我先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同学们,你们对春天有什么感受呢?并为学生出示了春天景色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以及已有的生活经验,说了说自己的感受,以此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了春天的魅力。然后,我对学生说道:同学们,既然秋春天这么有魅力,那么,你们想不想将多姿多彩的春天留下来呢?有什么办法可以将春天留下来呢?现在,就让我们学习《走进春天》,共同用画笔留下春天,感受春天的美好吧。这样,教师通过设计引人入胜的导入,激活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使学生有效与教材内容进行了对话,取得了美术教学的极大成功。
二、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
小学美术教学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于教学内容不够重视,并且认为美术教学无法与其他专业课相比较,这样的想法是造成美术教师对美术教学出现偏见的原因,在课堂教学中限制了学生对于学习美术的兴趣。但是,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佳时机,小学生年纪小看待事物单纯,更容易看透事物本质,并且富有想象力,有效的美术教学内容对于其人生观的树立有重要帮助。因此,美术教师应该重视美术教学内容,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提升小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形成主动性的学习态度,积极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来。
教师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同时,应该以多媒体技术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制作有趣的课件,利用多媒体放映给学生。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美术的兴趣,还能为学生拓展眼界,有助于审美能力的提升。因为每个年级的学生兴趣爱好并不统一,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根据学生的实际爱好,找到学生兴趣的切入点。
在进行美术教学时,除了美术课必备的颜料、彩笔等工具,教师可提供给学生工艺品、玩具、画册等物品,为小学生进行创作提供素材。在课堂上播放艺术普及类节目、电影、动画等趣味视频,营造活泼的艺术氛围,也能为学生进行自主创作提供空间条件与可供模仿的范本。教师可在课堂上定时为学生介绍艺术展览与活动的信息,使浓厚的艺术氛围能够延续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来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在课堂上展示学生创作的作品,能够激励学生的创作兴趣;组织全班同学进行集体创作,可以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使得学生能够激发彼此的灵感,将美术教学融入学生的社交活动中,加强美术学科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感,帮助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达生活中的所思所想。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创造
小学生年龄小,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并且富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传统美术教学课堂没有为学生的创造力发展提供好的平台。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开拓视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达到激发学生思维提升创造性的目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时候要结合现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或者将已经讲过的课程与现有课程做有效衔接,提升学生的想象空间。小学生本身具备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在进行艺术创作时,丰富的想象力会带来很大的优势。要想充分利用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创作,同时为学生提供自由创作的空间。小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被社会同化,看待问题的视角与成年人有很大区别,教师需要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时,发现小学生独特的视角,并引导学生用美术学科的表达方式将独特的想法表达出来,切忌限制学生的想象、统一学生的思维。教师也有保护小学生独特视角的责任,鼓励学生的异想天开,有助于增长学生对于艺术学科的热情,也有利于学生发展自身的艺术天赋,完善自身的个性。
四、实施多元化教学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进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实施更为有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出公平合理的评判,这对激励学生不断发展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要注重实施更为科学的多元化教学评价,根据美术新课标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评价指标,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思考积极性和绘画水平、想象力、创新思维等多个方面的发展,要实现量化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特别是要突出评价的正面激励作用。评价方式上也要进行更多的创新,除了教师的点评外,还要加入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方式,通过学生对自我表现的评价,这样更能让他们认识到自身在美术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优势和不足,正是由于学生在美术学习发展中的不均衡,更能促使他们不断取得进步,获得更高的课堂教学效益。
总之,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一般都期望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从而充满兴趣地参与其中,在这种无法抗拒的吸引力作用下,才能实现更为有效的教学。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围绕学生这个主体不断优化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从而促使课堂教学更为高效,更富有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李杰.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J].大众文艺,2017(24):236.
[2]柳红斌.探究式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内江科技,2017,38(12):157+123.
[3]朱小梅.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7(24):144.
[4]王晓岚.小学美术课堂中创作思维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7(24):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