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四月10期   作者:林青青
[导读]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林青青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苏坑中心小学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文是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综合表现,是学生个性的重要表现形式.随着课程改革深入和教学实践的推进,小学习作教学中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学生厌烦习作,缺乏个性和创新,不会谋篇布局,抄袭蔚然成风,其现状不容乐观.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对小学习作教学的一些看法及策略,即立足生活;结合阅读;注重积累;培养能力;激发兴趣等方面着手指导,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关键词:有效开展 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的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拼西凑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一、教会观察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尽管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无法理解到这个深度,但是可以让他们去观察生活中的直观细节,用所学的词汇表达出内心真挚的情感。因此让孩子们学会观察生活是学会写作的基础,因为只有有感而发的作品才是有意义的文字。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所以,“生活是作文之本。”然而,小学生的生活范围是很窄的,这种狭窄的生活范围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麻木和不敏感。因此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认知能力,让他们能从身边人、琐碎事中感悟到不平常,找出一点使人心动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以正确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因而,引导学生学会真实的写作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教师要加以恰当的引导,引导他们在写作文时把所见到,所听到,所感受到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运用文字和文章表达出来。能在大量的以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把作文变成让学生感兴趣的一样东西,让学生爱写,并能通过作文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
           二、引导积累词汇
        作文的基础是积累,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词汇,才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积累词语,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来积累词语,积少成多,循序渐进,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为写作文奠定基础。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总感到为难,不知道写什么,感觉脑子里空空的,这种现象很常见。因此,语文教师就得引导学生如何积累写作材料和内容,就能轻松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对自己身边发生的而且了解的事情记叙,或者是自己熟悉的人物进行描写,还可以是自己的见闻进行表述等等,都可以是小学生的写作范围。每一篇作文都有它的中心思想,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习惯,通过思考判断,发现其中的本质思想。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加以适当指导,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例如,在写人的文章当中,指导学生要分别通过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来表现人物的特征。在写记叙事情的文章中,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尾,要描述清楚。在描写景物时,注意描写顺序,比如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等顺序进行。
        三、加强审题训练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必须审好文题。对于小学生来说,审题就是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根据这个字眼设计安排写作思路。很多小学生不懂如何找出题目中的关键字词,所以经常出现跑题的现象。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将课文内容与标题联系起来,思考作者是如何围绕标题中的关键字词写作的。比如在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时,通過阅读文章,学生可以发现“战”是这篇文章的关键词,整篇文章主要是围绕“战”写的。文章先写明因何而战,再写如何战,最后写明战的结果。此外,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笔者经常要求学生仔细分析文章的题目,让学生对文章题目的特点加以了解。有的文章是以人物的名字为题目,比如《司马光》《黄继光》《詹天佑》等,有的是以事件名称为标题,如《飞夺泸定桥》《晏子使楚》等。通过启发,让学生根据题目给文章分类,使学生对课文的命题规律有了基本的了解。经过长期的训练中,学生的审题能力就能得到有效提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偏离中心、文不对题的情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以阅读促写作
        叶圣陶曾经说过:“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优化作文教学实践,那么必须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以读促写,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提高基本语文素养,掌握更多的好词好句,使自己的文章更具感染力,从而强化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比如《找春天》运用了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语言十分优美,值得借鉴和学习。于是笔者要求学生仿写文章中的相关语句,让学生在仿写训练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笔下的春天之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将自己对春天的印象用文字表达出来。为深化写作练习,笔者又要求学生以“春天”为题进行短文写作,在借鉴《找春天》的写作手法和语言表达方式的基础上,笔者朗读了一些关于春天的优美句子、片段和文章,让学生在这些优质写作素材的感染下更好地书写春天,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
        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洒下辛勤的汗水,才会有丰硕的成果。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而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
        参考文献:
[1] 朱一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途径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04).
[2]张希让.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实现个性化作文的对策研究[J].考试与评价.2016(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