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苹
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民族中学 青海 果洛814300
摘要:初中是学生们思想、行为、观念、身体等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文化基础,有了自己的心事和认识,想要挣脱学校、家庭的束缚,但是他们又缺少生活经验、社会经验,缺乏辨别是非、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通过德育对初中生进行观念、思想、行为等方面的引导是学生们健康发展的保障。学科教学是落实德育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语文这种蕴含丰富文化、情感与思想的学科,更适合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工作;开展策略
引言:
传统教学理念及模式下,语文教学就是灌输基础知识,以分数作为唯一追求的目标。但是,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除了知识层面,还有思想观念。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要对语文教学价值进行深入的挖掘,通过语文中蕴含的优秀文化思想与丰富的内容对学生思想、品德进行正确引导,发挥其德育作用,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与品质。
一、提升语文教师综合素养
教师是制定语文教学计划并实施教学工作的人,语文教学中德育能否有效开展,首先是由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决定的。对此,语文教师要从三方面来优化自身。其一是教学理念,也就是教师对语文教育目标、方式及价值的认知。语文教师不应将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成败、好坏的标准,应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利用语文思想、语文文化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有着健康情感、正确思想、优秀品德的人,只有秉承这种教学理念,语文教师才能积极、主动、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其二是教师言行,教师无论在课堂中授课还是在课下,都应该在态度、情绪、言行举止以及个人形象等方面给予学生良好的榜样。比如,教师说话要态度和蔼,言辞幽默、真诚,不要过度严厉、也不要随意嬉笑。再如,女教师在穿搭上要得体、大方,不要浓妆艳抹、穿着暴露等。其三是教师专业,一方面是教师在语文知识方面的造诣,比如掌握的语文知识范畴、对语文深入的研究和解读以及学科之外的渊博学识等等,当然还包括教师在德育相关内容方面的了解;另一方面是授课的专业性,比如教师掌握的教学方法以及是否能够恰当、灵活的运用等等,这些都会影响语文教学中德育开展的效果。
二、挖掘语文教材德育元素
语文教材的内容有的写人物、有的写风景、有的写故事等等,虽然题材不一、内容各异,但是均表达了健康、积极的思想以及优秀、高尚的品德。教师在教学时要分析文章内容,挖掘其与德育相关的因素,然后用恰当的方式充分、具体的展示出来,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触动学生的内心感受。
比如,《狼牙山五壮士》体现在是战争年代,五壮士为了对抗敌人、保护国家和人民而英勇就义的爱国情怀。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相关影片,影片中故事情节丰富、人物形象饱满,学生观看时更容易调动内心情感,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一故事改编成剧本,分角色演绎,让学生们在表演中体会面对敌人、危险、死亡时的内心感受,从而被五壮士英勇就义的勇气以及坚定的信仰强烈震撼,使学生认识到牺牲个人生命都要维护国家利益,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再如,《背影》中体现了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教师在讲该文章时可以播放《感恩的心》或者《父亲》等歌曲,并在音乐声中让学生们聊一聊对父母有哪些难忘的事,以调动起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培养他们孝顺父母的品质。
三、开展语文活动体验德育
德育不是空谈理论,要在实践中落实,并通过实践让学生体验德育,从而巩固学生认同的德育思想与行为。对此,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来开展相关语文活动,活动方式是多样化的,课内活动可是是辩论赛、交流会等等,课外活动就更丰富了,可以是游戏、是旅行、是劳动等等。比如,《只有一个地球》表达的是保护生态环境、热爱自然、爱护地球的一种期望,同样这也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教师可以将“环境污染”作为话题让学生们进行探讨,分析环境污染的类型、危害以及目前我们国家在治理环境方面制定的政策、取得的成效等,并让学生们想一想还有哪些爱护环境的方法,作为学生,可以做哪些有益于环境保护的事,从而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的品德与保护自然的能力。再如,《腊八粥》这类介绍传统节日的文章,教师可以组织“熬制腊八粥”的活动,先向学生讲解腊八粥的由来、寓意等等,然后在学校食堂的辅助下,教师带领学生准备腊八粥的食材,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一起熬制,最后亲自品尝,在有趣、快乐的活动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文化自信。还有《皇帝的新装》这类故事,是对“虚荣”的一种讽刺,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们思考。比如,现在很多人为了追求品牌、名牌,陷入“套路贷”,或者走上非法挣钱的歧途,和学生聊一聊提前消费、贷款消费到底对不对?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
四、结束语
从学生长远发展以及身心成长规律分析,德育应当放在教育的首位,因为有了正确的思想观念与优秀的品德,才能引导学生规范自身的言行,才能指导学生明确人生目标与理想,清楚的认知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此时再开展知识教育、技能教育等,教师更省心省力,学生也就更主动、积极。但是,目前这样的效果还难以达到。德育任重而道远,语文教师们仍需不断努力,在语文教学中探索德育的有效开展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如仓.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实践[J]. 西部素质教育, 2020(2):40-41.
[2][1]张頔. 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的方法与途径[J]. 文学教育, 2020, 000(012):P.52-53.
[3][1]姜慧琴. 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研究[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1):020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