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荷香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幼儿园 (河南 南阳) 474450
摘要:幼儿园教育需要将保护幼儿安全,培养幼儿安全意识放在首位。但是,幼儿阶段的幼儿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发展均尚未成熟,欠缺自我保护意识,对外界安全风险缺乏辨识能力,很容易发生意外安全事故。因此,在幼儿教学中培养幼儿安全意识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章对幼儿园安全教育及幼儿安全事故的预防研究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安全教育;安全事故;预防
引言
幼儿缺乏生活经验,更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这些都是导致幼儿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教师不仅有责任保护幼儿的安全,避免让幼儿接触不安全因素,还应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看护、爱护不如自护”,可见,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幼儿茁壮成长的需要。
一、幼儿园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一)保障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阶段的幼儿对外界新鲜事物好奇心比较强烈,幼儿从3周岁开始,就已经具备了较强身体平衡能力,能够脱离家长和教师的扶助完成独立的行走行为。这时,幼儿会萌生摆脱他人束缚、减少对成年人依赖的欲望,在自主行动中对外界新鲜事物进行探索。但是,摆脱成人照管的幼儿在陌生的环境中常常会遇到潜在的危险。因此,加强对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能够让幼儿对潜在安全风险具有一定的辨识能力,从而保障幼儿健康成长。
(二)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有心理研究表明,当人们承受压力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烦躁不安的情绪,所以幼儿的心理状况也会影响到幼儿的智力发展。如果幼儿出现了不顺心意的事件之后,幼儿会思维明显迟钝,无法保持专注力。相反,心理健康的幼儿学习起来更加轻松,他们会带着自信心去学习,在学习了知识之后会产生满足感,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策略
(一)开展安全常识主题教育活动
幼儿园有必要开展一些安全常识主题教育活动,加大安全常识宣传力度,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帮助他们了解安全常识,让安全知识扎根于幼儿的心灵深处,增强他们的防范意识,有力保护幼儿不受伤害,从而使幼儿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比如,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短视频,让幼儿观看消防队员救火的演习训练,了解玩火是非常危险的,同时也了解着火以后如何采取灭火措施。还可以进行交通安全的主题教育活动,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教师讲解交通安全知识。这种理论知识的讲解是非常有必要的,是必须让幼儿记住的安全常识,因此通过视频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比教师直接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因为幼儿能够亲自看到怎样做才是安全的。如果能够带领幼儿亲自到红绿灯路口观察过往车辆的运行规律,观察过往行人的走路或者是停止,同时观察红绿灯的变化,那么幼儿就能够亲自验证交通规则的内容。这样,教师就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幼儿进行安全主题教育,加深他们对交通规则的印象,促使幼儿在上下学的时候能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从小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让安全伴随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和学习。
(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师要将对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各领域教育教学活动中,利用图片、视频、宣传彩页、故事、儿歌、绘画等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帮助幼儿理解自我保护知识、掌握自我保护技能。
比如,在开展语言活动“我爱我家”中,教师要让幼儿知道并记清自己的名字、家庭住址,以及自己父母的姓名、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如果走失可以电话求助;在开展科学活动“认识火”中,教师要让幼儿知道如何防火、灭火,发生火灾时如何保护自己;在开展社会活动“特殊的电话号码”中,教师要让幼儿记住报警110、急救120、火警119等特殊号码,知道遇到危险应拨打哪个电话求助;在开展健康活动“侦察兵”中,教师可在游戏场地设置障碍物,让幼儿扮演“侦察兵”,发现不安全因素,把危险品清理掉,排除安全隐患;在开展绘画活动“防溺水”中,教师要强化防溺水安全教育,使幼儿了解自防自救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利用动画教学方法提升危险辨识能力
幼儿大多喜欢从动画片中获得新的知识。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将安全教育融入动画教学,让幼儿在观看动画的同时受到安全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例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安全教育相关的动画片在教学中播放。目前,此类动画比较多,其中《幼儿安全教育动画系列》一共有60多期,安全教育内容涵盖家庭、公共场所的安全以及饮食安全等,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利用此类教学动画,不仅能够提升幼儿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还能让幼儿在观看动画的同时获得感悟,从而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幼儿园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
(一)强化安全检查工作
第一,幼儿教师应在每次开展幼儿园运动课程前,对运动场地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寻找和发现运动场地中所存在的各种不安全的因素。例如,运动场地上是否有各种异物、水渍等;了解运动场地上是否堆积有杂物。此外,教师还应认真细致地检查运动器材、运动设施与设备是否受到了损坏,如果发现运动设施与设备受到损坏,应立即提醒幼儿停止使用,并迅速上报给幼儿园管理层,由管理层安排人员到现场进行维修处理。如果确认是不能进行维修处理的,幼儿教师要做好记录,等待园方重新购置新的、安全的运动设施与设备,从而确保运动设施与设备的安全性。有效规避因为运动设施与设备的损坏而导致的安全问题。第二,在开展幼儿园运动课程教学时,教师必须科学合理地把控幼儿的运动量和运动时间。幼儿园运动课程的开展目的是锻炼幼儿的体能,提升幼儿的健康水平。如果幼儿在运动课程中运动强度较大,可能会导致他们在运动中反应迟缓,并因此产生安全隐患。因此,幼儿教师要在开展运动课程的过程中,根据幼儿的年龄及生长特点,控制幼儿的运动量,促使幼儿精力充沛地参与运动课程活动,集中精力地进行学习。这样的方式能有效保障幼儿的安全。
(二)创建完善的管理制度
好的管理制度能够有效确保幼儿安全教育的顺利开展,并让家园合作的效率得到提升。明确划分家庭与幼儿园在幼儿教育工作中的内容与责任,要确保其中各项分工更加明确,避免教育工作出现混乱的现象,对之后的教育效果产生影响。比如,在对幼儿安全教育建立监督评价体系时,评价指标需要结合幼儿安全教育制度的建立情况、执行情况、幼儿对安全教育的掌握情况和实际应用情况等,对整个幼儿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加以有效评价。通过最终得到的评价结果,积极调整幼儿安全教育开展的形式和方法,确定安全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并对安全教育工作要给予重视。而且要与家长建立共同合作关系,建立一套全面的幼儿安全教育监督评价体系,在开展安全教育监督工作的同时,也能够推动整个幼儿安全教育得到健康发展。
结束语
总之,幼儿的安全教育是最重要的,幼儿园要高度重视,建设相关安全制度体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育之路上,幼儿教师对幼儿的安全教育责任重如山。幼儿园、家长和幼儿教师要形成“三位一体”,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在开展学前教育过程中做好安全措施,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陈楠.幼儿园安全教育之浅见[J].求知导刊,2020(49):2-3.
[2]姚瑶.以生为本,安全护航——幼儿园安全教育之我见[J].知识文库,2020(22):23-24.
[3]曹会芳.在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的有效对策[J].科幻画报,2020(11):79.
[4]张君.幼儿园安全教育探究[J].考试周刊,2020(93):163-164.
[5]蒋婷.幼儿园安全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J].新智慧,2020(31):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