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四月10期   作者:张丽青
[导读] 民间音乐具有着鲜明生动、朴实淳厚的特点,更是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
        张丽青
        福建省武夷山市百花幼儿园  福建省 武夷山市 354300
        摘要:民间音乐具有着鲜明生动、朴实淳厚的特点,更是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将其应用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提高幼儿教学质量的关键,更是促使幼儿全面发展的有力举措。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就需要不断拓宽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幼儿体验与实践。
        关键词:民间音乐;幼儿园;音乐教学
        引言:将民间音乐应用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而且可以增强幼儿体质,培养良好的品格与素质。笔者作为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程英老师课题《童心本位视域下福建民间音乐文化启蒙教育的研究》(课题编号:FHB180606)的子课题南平地区负责人,在课题的实践开展过程中,从以下几点,谈谈民间音乐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一、民间音乐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应用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有着非常深远的价值与意义。主要表现在:第一,幼儿阶段的孩童,正是身心成长发育的初级阶段,也是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工作,将决定着幼儿未来的品格与素质,必须受到高度重视。因此在幼儿品格与素质培育中,就可以实现民间音乐的应用,既可以起到熏陶与感染作用,促使幼儿对民间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又可以将舞蹈与歌曲紧密结合,增强幼儿的体质,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等[1]。第二,音乐教学,还在于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对生活、自然产生热爱之情。而民间音乐是千百年来,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中积淀的精华,体现了广大民众的精神品质、审美观念、生活情趣。将其应用到幼儿音乐教育中,就可以带领幼儿用心去感受,用实际行动去发现与体验,去感受生活与自然的美好,发展幼儿的想象与创造力。第三,传统民间艺术,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民间音乐的应用,还能够培养幼儿的民族情感,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民间音乐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基于幼儿特征,选择适宜内容
        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学习经验较少,思想能力等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就需要选择幼儿感兴趣、形象直观、生活化民间音乐内容,才能激发幼儿兴趣,促使幼儿积极踊跃参与,提高音乐教学效率。首先,作为幼儿教师,要结合幼儿的个性特征,选择一些贴近生活的民间音乐。只有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才能拉近幼儿与民间音乐之间的距离,促使幼儿积极踊跃参与[2]。此外,为了将民间音乐快速融入到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活动与民间音乐的结合,促使幼儿在参与、实践、体验中,获取相应的知识、技能与经验,从而喜欢上民间音乐。其次,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民间音乐。比如在游戏活动中,或者日常教学中,教师都要密切观察幼儿的兴趣爱好,结合幼儿的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乐曲。比如部分幼儿对乐器感兴趣,教师就可以选择以乐器表演为主导的民间音乐,包括唢呐、二胡的演奏;部分幼儿对戏曲与舞蹈感兴趣,就可以选择戏曲音乐与舞蹈音乐,满足幼儿的实际需求,促使幼儿积极踊跃参与。最后,选择经典性、传承性的民间音乐,将我国民间艺术传承与发扬光大。

比如京剧、秦腔、黄梅戏等等,都是较为经典的民间音乐,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进行合理选择,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
        (二)基于当地特色,实现深入挖掘
        每一个地区都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与丰富资源,因此在民间音乐的教学中,就需要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进行民间音乐资源的挖掘,才能激发幼儿兴趣,满足幼儿的实际需求,为幼儿提供更多体验、实践的机会。首先,作为幼儿教师,需要通过书籍查阅、网络查阅、询问他人等方式,搜集当地优质的、具有价值的民间音乐资源。一方面是为了拓宽自身的思维视野,另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幼儿对于民间音乐的兴趣。只有教师不断提升自我,在日常教学中进行贯穿与渗透,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幼儿,对民间音乐产生浓厚兴趣[3]。其次,在民间音乐资源的挖掘与学习中,还需要幼儿教师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比如了解某歌曲的起源、背景、思想情感与价值,还要会演唱、演奏、表演,利用趣味、直观的方式传递给幼儿,才能丰富幼儿接触民间音乐的途径,对其产生浓厚兴趣。最后,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开展的前提与基础,因此幼儿教师还要根据幼儿的个性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比如3-4岁幼儿,其教学目标为喜欢民间音乐,对歌曲、舞蹈内容有一个初步了解,并且敢于自我表现与实践。4-5岁幼儿,其教学目标为能够形象感受民间音乐的旋律与节奏,能够在互动交流、表演实践中,了解民间音乐的内容与舞蹈动作。
        (三)做好教学指导,提高幼儿能力
        幼儿由于学习经验较少,学习能力低下,因此还需要教师给予指导引导,逐步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直观、形象、趣味演示,以画面、视频、声音等方式,将民间音乐展现出来,激发幼儿兴趣,吸引幼儿眼球,增强幼儿的感知与体验。其次,借助游戏活动,实现趣味教学。将民间音乐与游戏活动完美融合,可以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取学习经验,增强对音乐的感知、想象、表演、体验,了解歌曲与舞蹈的内容、思想、情感,发展幼儿的综合素质。最后,教师要为幼儿留有自主思考、想象、互动、实践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表现音乐能力。比如模仿舞蹈动作,拍打节奏,歌曲改编等等,都可以积累幼儿丰富的学习经验,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互动交流、勇于表现能力。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在给予点拨指导,帮助幼儿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民间音乐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策略,展开了详细深入的分析,希望为后续的实际工作,提供坚实可靠的理论依据。那么在今后的教学中,就可以通过基于幼儿特征,选择适宜内容;基于当地特色,实现深入挖掘;做好教学指导,提高幼儿能力等策略,实现民间音乐与幼儿教学的完美融合,促使幼儿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少芸,袁泽月.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民族民间音乐应用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1(03):78-79.
        [2]万媛媛.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民族民间音乐运用的策略思考[J].国际公关,2020(07):71-72.
        [3]陈仙仙.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融入民间音乐[A].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二)[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